分一下三大部分叙述:

一、专利挖掘概述

二、如何挖掘专利

三、专利挖掘注意事项

一、专利挖掘概述

什么是专利挖掘?

指从专利的视角出发,基于研发项目任务或产品技术开发等,对相关研发成果进行剖析、拆分、筛选以及合理推测,进而得出各技术创新点和专利申请技术方案的活动。

1、视角点:专利

2、立足点:项目任务或产品技术开发等

3、方法论:对研发成果剖析、拆分、筛选以及合理推测

4、目 的:找出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

专利挖掘的本质

专利挖掘的作用

二、如何挖掘专利

专利挖掘的主体

专利挖掘的时机

专利挖掘客体案例:太阳底下能被人双手创造出来的技术方案(法2条)

1、轨道板本身的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纵连式轨道板,该轨道板可以方便的实现板间纵向连接,因此,该纵连式轨道板是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

由于该轨道板的创新之处在于端部采用剪力装置结构,为了更好的保护该装置,剪力装置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而且不管现有的何种轨道板只要采用了该剪力装置结构,就会构成专利侵权。

对于城际高速铁路的无砟轨道,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圆曲线型轨道板和缓和曲线轨道板。

2、制作轨道板的模具,由于轨道板结构发生了改变,那么轨道板的模具也会有相应改变。不同的轨道板专利申请对应不同的轨道板模具专利申请。

因为承轨台的变化,需要底模承轨槽能够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故出现了固定式、一维可调和二维可调的承轨槽模具专利。

3、轨道板的制作工艺,研发了一种快速循环生产轨道板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申请发明专利。如果制作工艺中还开发了新的工装或者对现有的工装有改进的,都可以申请专利。

4、轨道板的铺设工艺,为了提高铺设效率,研发了一种路基九连板纵连张拉施工方法,该方法可以申请发明专利。张拉施工中,开发了钢筋连接器,该连接器使得轨道板间的预应力钢筋的连接更为可靠,因此,可以单独申请专利。

专利挖掘客体

注意:对于属于专利法第25条规定的内容,不授予专利权

1、科学发现

指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揭示,属于认识的延伸。如卤化银在光照时具有感光特性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不符合三个技术原则,不构成技术方案。如行车规则、比赛规则等

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体为直接实施对象,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对象为人体,无法在产业上应用

4、动物和植物品种

动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授予专利权

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如用核变换方法获得的同位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6、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具体可以从哪些方面挖掘专利客体

客体之一:零部件、成套产品

客体举例:

1、绝缘钢筋、锚具、连接器、堵头等

2、剪力装置、张拉装置、震动装置、检测装置等

3、轨道板、轨道板模具、轨道板运输车……

可申请的专利类型:

1、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针对结构的变化:形状、位置、连接关系的变化

2、外观设计:外观的改进,针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等外观要素所作的新设计

客体之二:制造工艺、控制方法、配方、施工方法等

客体举例:

1、轨道板制作、检测、测试方法

2、各种控制方法、施工工艺等

可申请的专利类型:

1、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

专利挖掘的方法

1、从研发项目任务出发进行挖掘

2、从某一技术创新点出发进行挖掘

3、从遇到的技术问题中挖掘

4、挖掘中的常用辅助方法

三、专利挖掘注意事项

1、专利工程师和技术工程师的互相配合

知识产权部门与技术部门的双向培训

对技术部门:专利培训

对专利部门:技术培训

专利挖掘与项目进展同步

专利工程师经常参加工程部门的技术会议和立项会议。

2、专利挖掘应该与企业的整体规划相结合

专利挖掘要与企业整体市场相结合

市场产品

市场地域

上市时间

专利挖掘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结合

基本专利战略

外围专利战略

3、专利挖掘要结合竞争对手的专利技术

通过结合对手专利,有助于更好地进攻

通过结合对手专利,有助于更好地防护

通过结合对手专利,有助于更好挖掘

4、专利挖掘中要容许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专利存在

挖掘的专利不可能完全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

理论:技术本身有高有低

现实:各大企业的普遍现象。

技术含量低的专利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保护

宣传

竞标

打击对手

5、一个产品中可能挖掘出很多专利

一个专利是就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个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个产品研发过程中可能会解决很多问题

6、简单的方案不一定就没有创新

赠送第四部分如何写技术交底书

什么是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发明人对其发明内容及相关技术的详细描述,是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依据。

为什么应当重视技术交底

一份好的技术交底有利于代理人撰写出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从而获得更好的授权前景和更宽的保护范围。

如何撰写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书内容

发明名称

现有技术及其不足(背景技术)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名称

要求体现名称和类型(方法或设备)

不要求写入发明点,只要求体现通用名称或领域即可

不能在名称中写入产品的型号、人名、地名、商标或者商品名称

不超过25个字

现有技术及不足

针对某一主题,具体说明现有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包括哪些结构、步骤等等,可以配合附图进行说明。这部分原则上需简单说明现有技术的状况,并结合技术分析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就是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是什么,解决什么具体的技术问题。一般来说,发明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缺陷而产生的。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

详细、具体地描述本发明的实现方式,要结合一个或多个具体实现过程描述,并清楚说明在所有实现过程中,哪些结构或步骤是必不可少的,哪些结构或步骤是可选的。

可以给出最优选的实现方式,还可以给出非优选的多种可能的实现方案。申请人应该尽可能将所想到的各种实现情况全部写上。

如果多个具体实现过程的大部分内容是相同的,只有很少的区别,那么,只需说明区别即可,相同的部分可以略写。

1、机械电子类

整个发明的构成部件

各部件之间的位置或连接关系

各部件的功能作用及其如何实现

整个发明的工作流程

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2、控制方法类

把整个方案分成若干一定顺序的步骤

对每个步骤进行描述或细化

对步骤的描述尽量用流程图方式

注意各个步骤的上下衔接

技术效果

有益效果是指由所述的技术特征必然产生的。它可以由产率、质量、精度和效率的提高;能耗、原材料、工序的节省;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的简便;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有用性能的出现等方面反映出来。

对于机电领域的发明,可以结合其结构特征和作用方式进行说明。

对于化学领域的发明,需要借助于试验数据(包括相关性能测试数据、方法学试验数据、动物试验包括药效学和毒理学试验数据、临床试验数据等)来进行说明。

补充——绘图要求

1、附图不得使用工程蓝图、照片。

2、附图应当用制图工具和黑色墨水绘制,线条应当均匀清晰,并不得着色和涂改;附图的周围不得有与图无关的框线。

3、附图的大小及清晰度,应当保证在该图缩小到三分之二时仍能清晰地分辨出图中的各个细节。

4、附图中所有部件应当用数字作为附图标记

其他注意事项

围绕技术改进点描述

对涉及到的每个图做详细描述

案例

背景技术——现有的纵连式轨道板直接通过连接板将纵向钢筋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虽然能够达到无碴轨道上轨道板与轨道板之间的纵向连接,但是对于路基沉降不均匀地段,很可能造成纵连式轨道板局部悬空,在列车车轮的压力下,纵连式轨道板的端部极易被折断,也就是常说的轨道板端的“点头”现象,从而造成轨道的损坏。

名称—纵连式轨道板及其连接方法

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可以保证路基上纵连式轨道板剪切应力的有效传递、分散到相邻的轨道板上,有效减少正压力对轨道板端的作用,防止因路基沉降导致轨道板端被折断的纵连式轨道板。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高一种所述纵连式轨道板的连接方法。

技术方案:

如图1-6所示,一种纵连式轨道板,包括纵连式轨道板7,所述轨道板7的承台10台面设有1:38~1:42轨底坡9,也即本实施例采用有档肩承台结构,轨道板7端部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上预埋有剪力装置,该剪力装置包括连接板1,连接板1一侧采用焊接方式固连有预埋钢筋2,预埋钢筋2为U型钢筋, U型钢筋的端部向外弯曲,使得预埋钢筋与轨道板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更可靠,预埋钢筋2采用热轧带肋钢筋;连接板1另一侧采用焊接方式固连有剪力板3,其中,所述预埋钢筋2和连接板1预埋于轨道板7混凝土中,且所述连接板1与剪力板3连接的一面外露于所述凹槽8底部,所述剪力板3外露于轨道板7端部;所述剪力板3一面设有齿6,所述齿6的齿槽方向与连接板1垂直,当出现温度变化,纵连式轨道板热胀冷缩时,因相邻纵连式轨道板的剪力板的纵向有啮合的齿,该齿可以沿齿槽方向滑动,从而保证轨道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齿6的齿槽6-1可以采用V型或者其他齿槽结构,齿顶6-2为平面,平面是为了防止应力集中,所述剪力板3上还设有两个连接孔4,该连接孔采用条形孔,为了便于轨道板制作时剪力装置安装于轨道板模具上,连接板上还设有安装孔5。

所述纵连式轨道板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纵连式轨道板7沿轨道线路首尾顺次预铺在路基上;

如图7所示,将相邻两纵连式轨道板纵向端面凹槽8上装有的剪力装置的剪力板3设有齿6的面相向放置,调整好该相邻两纵连式轨道板位置后,使得相向设置的剪力板3的齿6相互啮合,用连接螺栓11穿过剪力板3上的连接孔4,并用螺母12将所述配对的剪力板锁紧,同时使得该相邻两纵连式轨道板的纵向中心线满足轨道铺设的要求。

本法明尤其适用于路基上铺设轨道板的情况。

这种纵连式轨道板的剪力装置的设置及其两轨道板之间剪力板通过齿啮合连接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路基沉降时轨道板间剪力传递的问题。

技术效果:

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保证路基上纵连式轨道板剪切应力的有效传递、分散到相邻的轨道板上,有效减少正压力对轨道板端的作用,防止因路基沉降导致轨道板端被折断;当出现温度变化,纵连式轨道板热胀冷缩时,因相邻纵连式轨道板的剪力板的纵向有啮合的齿,该齿可以沿齿槽方向滑动,从而保证轨道板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9年 2月 21日
下一篇 2019年 2月 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