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条板工艺标准

? 术语及产品类型

? 设计要点及构造要求

? 材料要求及施工准备

? 施工工艺要点

一、术语及产品类型

1、术语与定义

(1)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以下简称 ALC 板):以磨细石英砂、水泥、石灰和石膏等为原料,以铝粉为发气剂,再根据结构要求配置不同数量经防腐处理的钢筋网片的一种轻质多孔新型的绿 色环保建筑材料。经预养、切割、高温高压蒸养,反应生产具有独立多孔状结晶的轻质蒸压加 气混凝土板,其密度较一般水泥质材料小,且具有良好的耐火、防火、隔音、隔热、保温等无 与伦比的性能

(2)蒸压加气混凝土专用砂浆:与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相匹配的,能满足加气混凝土砌块、 板材建筑施工要求的内外墙专用抹面和砌筑砂浆。

2、ALC 板的分类与级别

(1)分类

ALC 板按使用功能分为屋面板(JWB)、楼板(JLB)、外墙板(JQB)、隔墙板(JGB)等常用 品种。

级别

ALC 板按蒸压加气混凝土强度分为:A2.5、A3.5、A5.0、A7.5 四个强度级别。

ALC 板按蒸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分为:B04、B05、B06、B07 四个干密度级别。

3、外形示意和规格尺寸

1)ALC 加气混凝土板的外形示意图 1

2)ALC 板常用规格见表 3-1。 表3-1常用规格

3)内墙板最大长度规格见表 3-2。表 3-2内墙板最大长度规格

二、设计要点及构造要求

1、设计要点

1)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与主体结构之间采用柔性连接构造,利于适应主体结构在地震与风载 作用下的层间变形,缓解地震破坏。

2)采用柔性连接构造时,用于内墙时不限制适用高度,节点构造主要有 U 型卡法、直角钢 件法、钩头螺栓法、管卡法。见图 2。 图2 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材内墙连接构造详图

注:一般住宅内隔墙主要采用管卡法、直角钢件法及 U 型卡法(明装),外墙主要采用钩头螺栓法。

施工前应进行排板设计,并绘制相关图纸,以方便配料并减少现场切锯工作量,计算板材 和配件数量。

2、构造要求

1)墙板平缝(裁切板)拼接时板缝缝宽不应大于 5mm 且不应小于 3mm(板缝宽度不包含倒 角宽度),安装时需采用挤浆法保证缝隙满浆。

2)墙缝要求:

a)结构保证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墙板侧边及顶部与钢筋混凝土墙、柱、梁、板等主体结构连接处 应预留 10~20mm 缝隙,缝宽需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b)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宜采用柔性连接时,宜用 PU 发泡剂等弹性材料填缝,有防火要求时应采

用防火材料填缝(如岩棉、玻璃棉等)。

c)内墙板板缝应采用嵌缝剂(专用粘接剂)嵌缝。

d)板上端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水平板缝在填放弹性材料压缩后的厚度可控制在 5mm 左右。

e)板下端应先坐 1:3 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3、附墙暗管做法

1)开槽:不宜横向开槽,可沿板长方向开槽且在板内纵筋间的位置;宜避开主要受力钢筋;开槽 时应弹线,并采用专用工具开槽。严禁随意打洞、剔槽及损伤节点连接。墙板开槽的深度不得 大于 1/3 板厚,宽度不得大于 30mm。

2)敷设管线:需要时可用管卡件将管线固定在墙上。严禁将板材钢筋暴露板外,也不得任意切断 墙板钢筋。

3)填槽:敷设管线后应用专用砂浆填实,表面略低于墙板面 2mm,再用专用修补材料补平后, 沿槽长外贴耐碱玻纤网格布或设置钢丝网增强。

4)墙面防裂措施:墙板与不同材料(如混凝土、钢结构、金属配件)交接处采取防裂措施, 如采用耐碱玻纤网格布压入粘接剂的做法。做法见工序要点。

5)板材破损修补 对板材破损部位基层进行清理,绝对不留浮尘。应用与ALC板性能相匹配的专用修补剂压入填实,可适当掺和切割板材余留的粉末,每次修补厚度不宜>7mm。修补完成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用钢齿磨板和磨砂板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三、材料要求及施工准备

1、ALC 板材料要求

1)外观质量:ALC 板允许修补的外观缺陷(见图 3)限制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表 5-1 的规定。

表 5-1 ALC 板外观缺陷限值和外观质量

2)尺寸偏差

ALC 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2 的规定

表 5-2 尺寸偏差

3)基本性能

ALC 板基本性能,包括干密度、抗压强度、干燥收缩值、抗冻性、导热系数,应符合表 5-3 的 规定。

选型原则:选用ALC 板作为内隔墙时,板材的型号主要以实现其隔声防噪和安全功能为目的。

100 厚 ALC 板+两面 1mm 腻子 隔声检测值为 40.8db;150 厚 ALC 板 隔声检测值为 43.8db;150 厚 ALC 板+ 两面 3mm 腻子 隔声检测值为 45.6db;200 厚ALC 板 隔声检测值为 49.8db;200 厚ALC 板+两面 3mm 腻子 隔 声检测值为 51.3db。

专用板材粘结剂技术性能要求

二、施工前准备

1、验收、运输及堆放管理

1)板材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和产品性能检测 告,并对全部板材进行外观检查。

2)板材宜采用专用工具平稳装卸,吊装时应采用宽度不小于 50mm 的尼龙吊带兜底起吊,严 禁使用钢丝绳吊装。运输过程中宜侧立竖直堆放,多块打包捆扎牢固,尽量不采用平放。

3)板材宜堆放于室内或不受雨雪影响的场所;露天堆放时应采用覆盖措施,防止雨雪和污染; 堆放场地应坚硬平整无积水,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堆放,并宜靠近施工现场,以减少多次搬运。

4)堆放时,两端应设置垫木。垫木长约900mm,截面尺寸100mmX100mm,每点设置2根,设置点距板端≤1/5板长应分层设置垫木,且垫木上下成铅垂线,每层高度≤1m,每垛高≤2m(如 图4所示)。垫木可用ALC砌块替代。

2、施工技术准备

1)接到施工任务后,应进行图纸会审,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 ALC 板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熟 悉施工图纸。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符合板材的产品规格,结合点位图科学深化,排板时需注意机电管线 预留位置,尽量避免线盒跨缝,通常最小宽度应不小于 200mm,门窗洞口两侧宜用整块板。并 绘制相关图纸(图五),明示安装顺序的排板图需贴于施工现场;依据排板图确定施工程序, 或划分施工段,规定施工工艺,明确技术要点,安排操作人员的组合,提出质量标准和成品保 护措施及安全措施,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针对工程特点,结合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前必须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施工人员交底

ALC板内隔墙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ALC板进场检查验收方案、排板图、 工艺流程、安装顺序、质量控制要点、成品保护等。

4、施工机具准备

施工机具包括冲击钻、小型云石机、电刨子、切割锯(带淋水功能)、电钻、墙面打磨工具等。

四、施工工艺要点

2、现场施工工序要点

3、现场施工安装示意图

4、质量检验与验收

墙体板材的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测方法应符合表 8 规定

表 8 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测方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2年 7月 1日
下一篇 2022年 7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