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筋的分类
按照外型及作用的不同,加强筋可分为以下几类,下面分别介绍各类筋条应注意的要点。
1、单向筋
单向筋一般用在细长型的塑件,只需要单方向刚性的情况。单向筋通常是一系列平行的筋组合使用,设计时应注意系列筋的间距。
T为塑件厚度
加强筋的最大厚度A,A≤1/2T
加强筋的高度H,一般H≤3T
两个加强筋的最小间距L,L≥2T
备注:增加强度的办法是增加筋的数量,而不是增加筋的厚度。
2. 交叉筋
交叉筋就是两个直角相交的筋,就是我们常见的十字筋,其相交处容易形成较厚的截面,如图所示:
因此为避免塑件缩水,在相交筋接合处设计一个适当尺寸的芯,使筋的厚度保持在1/2壁厚内,以满足加强筋壁厚设计要求,如下图所示。
螺丝柱处的十字筋,应参考下图
尺寸A是加强筋上端宽度,应≥0.5mm
尺寸B是加强筋的底端宽度,建议取值螺丝柱高度的0.2-0.5倍
尺寸C是加强筋距螺丝柱平面的距离,应≥1mm
3. 两端相接塑件侧壁的加强筋
加强筋的方向最好与流道方向一致,加强筋两端最好与塑件侧壁相连,起增加塑件局部刚性的作用。
若筋没有接上塑件侧壁,末端部份不应突然终止,应该渐次地将高度减低,直至完结,从而减少出现困气、填充不满及烧焦痕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发生在排气不足或封闭的位置。
4. 与侧壁不垂直的筋
有些筋与侧壁相连时,方向与侧壁不是垂直相交的,而是成一定角度,如下图所示,筋与侧壁相连处厚度大于侧壁厚度的1/2,为避免收缩,应将筋与侧壁相连处厚度切至壁厚的1/2,或将筋与侧壁相连处改为与垂直相交。
螺丝柱
1、螺丝柱的高度:
螺丝柱的高度在4mm~35mm为宜,若攻丝深度太小(小于4mm)则自攻螺丝吃不住劲容易滑丝;若螺丝柱高度太高(大于35mm)则丝针太长容易变形。
2、螺丝柱的强度:
螺丝柱应有一定的强度,当螺丝柱的高度H>5T时,应加角筋保证螺丝柱的强度。
如下图所示
T:产品壁厚;
d:角筋厚度
a= 2T~3T
H-h≥2(没有特殊装配要求时)
3、螺丝柱的防缩水:
外观要求严格的表面螺丝柱应加斜顶进行防缩,设计时应考虑制品上有无其他结构影响斜顶的顶出,斜顶的行程是否足够。设计斜顶防缩螺丝柱时应尽量减小倒扣的深度(L),螺丝柱的底座应设计成喇叭口以利于斜顶的出模(喇叭口单边斜度3-5°)。对于过高的螺丝柱,螺丝柱的高度不应超过35mm,其余部分设计在螺钉柱底座上。如图所示
无法做斜顶结构的螺丝柱,应加火山口以减少底部的厚度较少缩水,火山口的深度N=0.4T,底部宽度建议1.5mm~2mm,槽的外边缘渐变过渡防止亮痕。
4、螺钉柱的内外径:
螺钉柱的内外直径应符合加工工艺性,优先选用值见下表
孔
产品结构设计常见的孔有两类,一类是圆形孔,另外一类非圆形孔。设计孔的位置时,应在不影响塑件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模具加工难度。为尽可能优化,设计应遵循以下要求。
1.孔与孔之间距离,一般保证在孔径2倍以上 ;
2.孔与塑件边缘之间距离,一般为孔径的3倍以上,如因塑件设计的限制或作为固定用孔,则可在孔边缘用凸台来加强;
3.侧孔的设计应避免有薄壁的断面,,否则会产生尖角,有伤手或易缺料的现象。
如下图
文字图案设计
塑件产品上的文字图案分为凸起与凹下两种,加工方式一般有两种,小型文字图案由模具蚀刻而成,大型文字图案由模具加工而成。
塑胶件上的文字及图案最好采用凸出表面的方式,这样方便模具加工。如有结构需求不允许的凸起时,可采用下沉一个凹槽,然后文字再凸起,凸出文字最好比凹槽表面低0.1mm。
塑胶件产品上文字及图案,凸出表面高度一般为0.15~0.3mm,凹形文字及图案深度为0.15~0.25mm,如下图
螺纹设计
螺纹在塑件产品上也常用到,但一般要求不高,精度高的螺纹很难成型,不像五金件通过机械加工的精度高。螺纹有内螺纹与外螺纹之分。
1、外螺纹直径一般不小于3mm,内螺纹直径一般不小于2mm,螺距不小于0.5mm;为便于配合,螺纹配合长度不宜过长,建议配合长度不大于螺纹直径的2倍。
2、为便于脱模,螺纹首尾端设计一段无螺纹的圆柱面,高度0.5mm以上。
嵌件设计
我们常见的塑件中,常会嵌入螺丝、螺母或其他金属类零件便于装配,
在嵌件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嵌件周围塑料层厚度不宜太薄,否则会因收缩而破裂。
2、嵌件各尖角部位应倒圆角,这样可减少内应力。
3、嵌件在塑件中应固定牢固,可采用开槽、加凸台,或滚花结构。
4、在设计中应考虑嵌件在模具中便于安装,正确和牢固定位,成型时有利于塑料流动,模具制造方便。
写在最后
以上的资料是我拜访了很多行业内资深大佬获取,经过仔细整理后得到的精髓部分,现在分享给大家,想学习Creo产品结构设计的你绝对不能错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