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于单县一中语文组。曾用名初晓,爱春晓之生机;网名含晨阳,怀姊妹之情真。幼少成长于辽宁,终有黑土地之眷恋;高中负笈于单县,始怀青春期之怅然。雅爱文学,时有班门弄斧之小作;仰慕师长,便为传道授业之人师。四十而不惑,小得从业之成果;五十知天命,乃悟人生之浩歌。
祈愿曰:
为人师表,桃李三千;
岁月无恙,国泰民安;
乐天健体,诗文怡情;
求真求善,欢喜人生。
怀念的味道
散文家吴伯箫曾说过,美好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同样的道理,在我心里,美好的文章留给人的记忆也是长久的,所谓“好文不厌百回读”。值得深味、给人触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好文章往往是令人感动的。譬如朗朗阿哥的这篇《钱湖吻别》。
《钱湖吻别》从一道家乡的菜说起,在给我们介绍家乡菜的不同吃法的同时,特别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去东钱湖摸蛳螺的乐事,并在回忆中以小见大,阐述哲理,行文在自然的张弛中透露出文化的蕴涵。这种回忆是美好的,但也是令人惆怅的,特别是当现实生活再也回归不了旧时的情态和滋味,当东钱湖再也找寻不到小时候那种纯真的时候;这种惆怅也是引人遐思和回味的,因为人人打童年走过,每个人的成长烙印里都深深镌刻下了童年的影子;这也增添了行文的张力和魅力,共鸣者读此自会会心的微笑。
那种眷念故土、眷念儿时生活、眷念自己故乡特有文化风俗的真挚情感,怎能不深深打动我们的心?是啊,对于游子而言,故乡是什么?故乡是寂静月夜下高悬于东方碧空的那轮圆月,故乡是霭霭黄昏里若有似无的幽幽短笛声,故乡是吟咏不尽的滚滚民族文化长河中的那一首首诗,故乡是赏观不已的绵绵民族宝库里的那一幅幅画,故乡是梦,故乡是歌,故乡是《橄榄树》的忧伤,故乡是《信天游》的热泪,故乡是深埋于心底的永远的思念,是令人永远摆脱不了的忧伤和眷恋,是惆怅,是怀念,是追忆,是热爱……
是的,故乡,这就是我们的故乡,烙印了我们童年永远怀恋的故乡;这就是故乡的味道——我们对于故乡的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情感。无论是妈妈的饭菜、儿时的歌谣,无论是家乡的炊烟、石子的小路,无论是插田、捉鱼,割草、摸蛳螺,无论是记忆里多么遥远的童年的画面,无论是哭,是笑……故乡永远绵亘在我们思念的心田里,随着路远天长,随着年岁增长,扎根越来越深,牵动越来越近。
爱我们的故乡吧,爱我们故乡的一草一木、点点滴滴,爱故乡所赋予我们的文化、魂魄、气息、味道,爱我们曾经走过的岁月,爱这片土地,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是怀念的味道。这也是人生中最珍贵的一种财富,不是么?
我的故乡并不美,我的故乡又多么美。呵,故乡,永远的故乡……
2022年5月29日修改
附:散文《钱湖吻别》
这不是一篇浪漫的爱情故事,更不是一场缠绵的爱情游戏。
有这样一个谜语:“小小瓶,小小盖,小小瓶里装荤菜。”打一种食物。其答案就是螺蛳。
我们宁波人叫螺蛳为“蛳螺”,因为宁波话中与螺蛳同音的有自攻螺丝、平头螺丝、十字螺丝等等,如果我们请人家吃螺丝还以为要害人家的意思呢,所以,干脆将螺丝称作为蛳螺了。
那么蛳螺与“钱湖吻别”有什么关系吗?仔细一想,我们吃蛳螺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一个动作呢?先用手(不用筷子,更显品味)直接将蛳螺拿来放到嘴上,然后很用力地一啜,将肉吸在嘴里,再将手用力一“帅”,将壳放到桌上,如果将这个动作进行得快一点,就有了“吻别”一样的味道和情调。所以,我们东钱湖人将钱湖蛳螺叫作“钱湖吻别”,从此吃蛳螺也有了一个很浪漫很有文化味的名称。
东钱湖蛳螺与其它地方的蛳螺完全不一样,它个子不大,壳呈淡青色,我们叫它为青壳蛳螺,那肉又嫩又脆又香!我从小吃东钱湖蛳螺长大,而现在却很少有机会再吃到小时候那样正宗的东钱湖蛳螺了。
记得在莫枝中学读书的时候,有一天下午自己一个人逃课去东钱湖摸蛳螺,一只“杀功”(宁波话,潜水的意思)下去,就可以摸到一大把蛳螺,那种收获的感觉真的不亚于今天赚到一千元一万元。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杀功”下去,将手伸进水下的岩石缝中,捞了一大把蛳螺,却怎么样也不能将手退出来了,而这时感觉到自己可能要被闷死在水下了,在万分绝望的时候,灵感便来了,将手中的所有蛳螺都放手,手自然就出来了。所以,我现在有时候在想,其实做人也如此,在自己感到痛苦或者郁闷的时候,不妨放下,不妨退一步,才会发觉自己其实一点也没必要痛苦和郁闷,那样的话,快乐也就来到了自己的身边。
捞蛳螺其实有很多方法,不一定要“杀功”下去,比如用长竹篙顶头“笆”蛳螺,也可以用一个竹箩放在水下,一天后捞起来,里面就有了好多蛳螺,还有……等方法。
俗话说蛳螺壳里做道场,别看蛳螺这么小,可里面的这块蛳螺肉可是非常的鲜美的,无论是用嘴直接啜,还是用牙签挑都别有一番风味。
蛳螺有很多吃法,如炒蛳螺,是我们宁波人最常见的吃法。先将油放在锅里,油开了后将姜、红辣椒等放到油锅里,随即将螺蛳下锅不断翻炒,烹入点黄酒,加一些些酱油、水、味精,翻炒几下,等蛳螺“燕”脱下了,立即出锅装盆,如果能再放一点“乌葱”则更好,那味儿真是无穷无尽的美啊。这是比较清淡的一种做法,着力突出蛳螺的原汁原味,不仅蛳螺好吃,并且汤也鲜美异常。小时候用这种蛳螺汤泡饭,饭量常常不知不觉地就大增。
酱爆螺蛳则是另外一种风味,做法大致与上面相同,只是不放水,而起上一点淀粉而已。还有,最近我吃到一种新的做法,不用放油,也不要放酱油,而是在放水的同时放上一杯牛奶,再另外加一个大蒜头,那味道也真不错。
我们宁波人还喜欢用“螺蛳肉炒韭菜”招待客人,其味美也能让人垂涎三尺。
真可谓“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
古话说:清明蛳螺赛过鹅。蛳螺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清明前后,春暖花开,大地复苏,潜伏在东钱湖湖泥中休眠的蛳螺纷纷爬出泥土。此时,正值螺肉肥美,并且壳中没有小蛳螺,是食用蛳螺的最佳时候。所以,一到春天,东钱湖的大大小小饭店都会推出不少有关蛳螺的美味菜肴。
就像张学友在《吻别》中唱的那样:前尘往事成云烟,像是风筝断了线。只可惜,现在的东钱湖水没有像我小时候那样的纯那样的清了,蛳螺多多少少也受到了一些污染,尽管现在还是能吃到东钱湖的蛳螺,但我总感觉没有小时候的味道纯真了。
我怀念小时候的东钱湖蛳螺,怀念钱湖吻别,怀念过去那清清朗朗的生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