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专栏」螺丝装配,如何返工?

螺丝在装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扭矩、角度超监控窗口 警。

螺丝一般需经过返工合格后,才能让产品流到下一步工序,那么,对于螺丝返工的管理,应该如何做呢?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项?

今天,螺丝君,来和各位老铁一起交流。

01

返工比例

螺丝装配,既要保证装配点的有效拧紧,又要保证流水线的节拍。

这就意味着返工的比例和次数不能太多。

那么,多高返工比例是可接受的呢?

螺丝君认为,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如果是适量的超扭矩或角度监控窗口 警,紧固件和被连接件本身未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返工只需要退出螺丝,重新拧紧,那么,3%-5%的返工比例,是可接受的。这个比例的返工对节拍的影响不大。

当返工比例为5%以上甚至10%以上时,返工人员会较难跟上生产节拍,扭矩技术人员此时应介入分析,通过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的分析找到导致 警的原因。直至消除 警比例,或降低至可接受范围。

另一种失效,如拧紧过程中出现了内螺纹滑牙、螺丝被拧断,焊接螺母脱落等问题。因为返工需耗费较多时间,如内螺纹滑牙需专业工程师重新攻螺纹,拧断的螺丝需从内螺纹中取出,焊接螺母需下线至指定区域重新焊接。

螺丝君认为,该类问题返工比例要尽可能降低至零,实现零缺陷。

此外,如涂覆微胶囊化学胶的紧固件,该类零件的返工,需要更换新的紧固件,此外,对手件的螺纹也会有残留胶水需清理。因此,螺丝君建议比例为不超过2%。

02

如何返工?

返工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线返工,另一种是下线返工。

  • 在线返工是指拧紧点出现扭矩或角度 警后,在原拧紧工位上返工。
  • 下线返工是指拧紧点出现扭矩或角度 警后,将装配零件送至线下指定区域进行返工。
  • 螺丝君建议,优先选择在线返工,这更符合精益生产的要求。

    对于在线返工,先退出拧紧的紧固件,观察紧固件的表面损伤情况和对手零件情况,如无异常,直接在原工位上进行拧紧。

    对于是否需用更换紧固件,需拧紧特性和紧固件特性,确认该拧紧点的螺栓是否可以重复使用?如出现内螺纹损伤、焊接螺母脱落应尽快进行下线返工。

    在线拧紧时如再次出现监控窗口 警,则建议采用扭力扳手进行返工。

    如果不方便采用扳手返工,建议将零件送至指定返工区域进行下线拧紧。

    下线拧紧时,也需先观察拧紧点的螺纹和对手件的损伤情况,再采用扭矩扳手进行返工。

    对于扭矩法拧紧的位置,按照定义的扭矩拧至规定扭矩即可。

    而对于角度法拧紧,则需要通过色标标注原始位置和拧紧后的位置,确保拧紧的角度基本是准确的。

    由于扭力扳手的自身误差较大,建议采用双人双眼原则,确保拧紧尽可能准确可靠。

    拧紧后的螺丝,建议标注下色标。

    03

    返工注意事项

    螺丝君建议,在项目阶段,就定义好紧固件拧紧一次性使用清单。

    2、 返工前,应先完全退出原拧紧的紧固件,观察内螺纹和螺栓的表面状态,确认螺纹无损伤,涂层未完全破坏,才可继续拧紧。

    3、 对于多次拧紧后才合格的拧紧点,建议评价下拧紧曲线是否正常。

    4、 对于扭力扳手返工的零件,建议拧紧后做上色标。

    5、 对返工合格的拧紧点,抽样测试残余扭矩,验证扭矩有无明显衰减。

    6、 返工后的拧紧点需在流程卡或相关系统中进行记录。

    04

    总 结

  • 扭矩和角度超监控窗口 警的返工比例应控制在5%以内;螺纹滑牙、焊接螺母脱落、螺栓断裂等失效导致返工应该尽可能保证零比例。
  • 返工方式,优先选择在线返工,在线返工2-3次不合格后,应在指定区域进行下线返工;返工过程中需完全退出螺丝,观察表面损伤状态,螺丝是否可以重复使用一般根据拧紧工艺和紧固件特性确定。
  • 扭矩扳手返工的拧紧点,应做色标处理;角度法拧紧时采用双人双眼原则;对返工的拧紧点适当的抽检残余扭矩。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2年 6月 9日
    下一篇 2022年 6月 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