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6117改造风巷过断层施工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概述:
我区一队施工的Ⅱ6117改造风巷G1点前36m处揭露断层,煤层厚800mm,顶板伪顶发育,泥岩厚度1.7m。为确保巷道过断层期间的安全施工,特编写过断层施工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二、技术要求:
Ⅱ6117改造风巷自G1点前36m(平距)开始跟顶板(直接顶)施工。
Ⅱ6117改造风巷过断层跟顶板施工期间,顶板较好时采用锚梁网索支护:巷道净宽×净高=3000mm×2400mm,锚梁网索支护时净宽指帮到帮之间的距离,改造风巷内净高指巷道矮帮高度;巷道净宽允许误差为:中线至任意一帮0~100mm,净高允许误差为:无腰线测全高0~200mm。
三、施工质量标准及材料规格:
Ⅱ6117改造风巷顶板锚杆选用Φ20mm、L=2000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支护,顶部锚杆每眼分别采用1卷K2350型、1卷Z2350型树脂锚固剂锚固,托板、减摩垫片、预紧力螺母分别配套使用,间排距为800mm×800mm,顶板采用“M”钢带,“M”钢带规格:长×宽=2800mm×160mm,眼孔间距800mm;两帮采用规格为:长×宽=2200mm×160的平钢带配合Φ20mm、L=2000mm金属螺纹钢锚杆支护,每眼采用1卷Z2350型树脂锚固剂锚固,托板、螺母分别配套使用,帮部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允许误差均为±100mm。
顶板金属网采用长×宽=3600mm×1000mm菱形金属网;帮部采用高强塑料网,规格:长×宽=2400mm×1000mm;帮部最下排锚杆距底板超过500mm时必须及时补打锚杆,最下排帮部锚杆下扎角度15°。
Ⅱ6117改造风巷过断层锚梁网支护时采用锚索加强支护,选用Φ17.8mm钢绞线,锚索必须生根于顶板稳定岩层中,且生根长度不少于1000mm,锚索最短不小于6000mm,锚索间排距1400mm×2400mm, 采用“二二”型居巷中对称布置,每眼分别采用1卷K2350型、2卷Z2350型树脂锚固剂锚固,装入锚固剂和锚索,启动锚杆钻机带动锚索旋转,匀速将锚索推至孔底,使固化剂与胶泥混合均匀,搅拌时间控制在20s~40s左右,等待时间480s;托板、锁头配套使用,锚索外露长度150mm~200mm,过断层施工期间锚索必须紧跟迎头。
Φ17.8mm的钢绞线的小孔径预应力锚索的设计理论极限载荷不小于240KN,锚索预应力不得小于100KN,不大于120KN,锚索必须实施拉拔试验,其试验拉拔力不得小于100KN。
锚杆眼的直径、深度、间排距及布置形式,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施工;锚杆角度与巷道轮廓线垂直,其角度≮75°;锚杆外露长度(螺母外)15mm~40mm。
锚杆锚固力及预紧扭矩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顶板锚杆锚固力不小于80KN,预紧扭矩不小于200N·m,帮部金属螺纹钢锚杆锚固力不小于60KN,预紧扭矩不小于100N·m,且托板紧贴岩面不松动,帮部锚杆滞后迎头最大不超过4排。
梁、网必须紧贴岩面,严禁空帮、空顶、空肩窝;梁网压茬宽度不小于100mm,并间隔200mm用12#双股铁丝扎紧,锚梁网施工时严禁退锚。
刷帮时,巷道两帮应垂直巷道底板,表面做到平整,严禁超挖、欠挖等现象,严禁肩窝留有伞檐,局部片帮掉顶时必须先采用锚杆锚注再使用半圆木镶帮。
锚杆必须打一根锚一根,严禁采用一次性打好所有锚杆孔后,再一次性安装锚杆的方法施工。
安装锚杆前,必须用水将锚杆眼内的煤(岩)粉冲洗干净,装入锚固剂和锚杆,启动锚杆钻机带动杆体旋转,匀速将杆体推至孔底,使固化剂与胶泥混合均匀,搅拌时间控制在20s~40s左右,等待时间480s;锚杆支护时正常使用减摩垫片。
锚杆及锚索必须分类进行喷名编号管理,当班施工、当班喷名编号,并认真填写记录,并由安监人员签字确认,严禁弄虚作假,由当班班长负责。
Ⅱ6117改造风巷过断层施工期间锚梁网施工时,严格按测量所给中线右帮1100mm偏中线施工。
过断层期间,生产技术部地质人员加强顶底板岩性的探查,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做好水样分析及地质预 ,及时指导生产。
其它未尽事项,仍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质量标准化标准》有关规定执行。
四、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每班施工前,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点眼位前,必须先看好中腰线,方可打眼、装药、放炮;严禁一次装药,分次爆破,打眼放炮严格按爆破图表及爆破说明书作业。
过断层施工期间采用短掘短支,每次打眼深度不超过1.1m,采用湿式钻眼,严禁打旱眼,风锤打眼前必须检查风、水管是否完好,畅通,其连接是否牢固,风锤零件是否紧固,并注油试运转,发现问题必须进行处理。
打眼时风锤钎子与打眼的方向要保持一致,推力要均匀适当,不要过大,以防断钎伤人,扶锤人员要站在锤的一侧进行操作,严禁骑在锤腿上打眼,扶钎子点眼位人员严禁带手套。
过断层放炮前,必须将迎头退后10m的风水管路、风筒、监测线路护好,防护采用笆片或废旧皮带捆扎,防止放炮时崩坏,监测线路及设备在放炮前挪移至安全地点并采用废旧皮带遮挡,放炮后及时将监测设备归回原位。
每班进尺前,放炮后瓦检员必须检查该巷道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及迎头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汇 矿调度所,采取安全有效措施处理瓦斯,只有在Ⅱ6117改造风巷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在0.8﹪以下时,方可进行掘进工作。
放炮时,必须坚持“一炮三检”、“一炮三泥”、 “一炮三哨”、“三人连锁放炮制”和“一炮三警戒”,警戒距离半煤岩及全岩不小于150m。放炮时,巷道半煤岩及全岩时,掏槽眼以下必须使用彩带,彩带必须扎牢在引药上,露出炮眼长度300mm~400mm。
放炮前,班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可能通往放炮点的所有通道上设置警戒;放炮结束后,方可由班队长亲自将警戒线撤除,确保放炮安全。
每次爆破完毕待炮烟散尽后,爆破工、瓦检员和班组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共同巡视工作面的残爆和拒爆情况,确认无危险后方可进行其它工作;打眼时严禁在残眼位置处加深,每次爆破后的残眼要用炮泥封严封实。
发生拒爆、残爆时,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342条规定进行处理。
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每班开工前必须认真检查各个测点,延好中、腰线,严格按地测所给中、腰线进行施工,打眼前先点好眼位后再打眼。
Ⅱ6117改造风巷过断层期间,临时支护采用挑棚,迎头浮矸必须找净,采用一梁两柱挑棚作为临时支护,进尺前,首先由当班班组长用专用工具(长度2m)进行敲帮问顶,将迎头帮顶的活矸,危矸或煤块彻底找净后,再将点柱配合半圆木进行临时支护,点柱为DWB28-30/100型玻璃钢单体液压支柱,柱距为1400mm,初撑力不小于20 KN (2.6Mpa),半圆木规格为:Φ=200mm、L=2500mm,在其掩护下进行作业,底板松软时点柱必须穿柱鞋,且拴牢防倒绳,永久支护距迎头最大距离不大于1.1m,帮部锚杆应及时紧跟迎头,距离迎头不超过4排锚杆。
过断层施工期间,加强顶板管理。每班开工前、放炮后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敲帮问顶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在打眼前、爆破后、处理片帮漏顶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
②敲帮问顶操作人员应经过实操培训,并考核合格。
③找帮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用长把工具找顶时,防止煤矸顺杆而下伤人。敲帮问顶要采用专用工具,专用工具不少于2m,并且要有备用。
④敲帮问顶作业应由两人配合进行,一人操作,一人观察。观察人应站在找帮顶人的侧后面,并保证退路畅通。在进行敲帮问顶作业时,所有人员必须站在永久(正规)支护下面,严禁进入空顶区域。
⑤遇有大块断裂矸石,应首先设置临时支护,保证安全后再顺着裂隙、层理慢慢地找下,不得硬刨强挖。
过断层施工期间必须加强通风管理,风筒口距迎头半煤岩不超过5m,全岩不超过8m,严禁无风、微风作业。
Ⅱ6117改造风巷过断层期间加强水文监测,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施工中时刻注意地质条件的变化,迎头或其它地点发现有煤壁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告矿调度所,发出警 ,撤出所有受水威胁人员,并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排水管路及水泵要准备好,排水管路必须紧跟迎头以防迎头出水。
巷道过断层期间,由专人观察帮、顶压力情况,注意瓦斯变化,发现不安全时,立即发出警 ,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及时采取安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Ⅱ6117改造风巷过断层施工期间,必须清理好巷道,保证撤退路线畅通无阻。
Ⅱ6117改造风巷过断层段必须增设一组顶板离层仪,对顶板及时进行观测,发现顶板下沉量超过40mm或顶板沉降速度明显变快时及时向调度所汇 ,采取加固措施进行处理。
出货时,必须坚持煤矸分装分运,严禁矸石进入系统。
斜巷运输必须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斜巷严禁超挂车、放飞车、不带电松车,严禁蹬钩头、坐皮带。
其它未尽事项仍按《Ⅱ6117改造风巷掘进作业规程》中有关事项执行。
六、Ⅱ6117改造风巷断面图:
Ⅱ6117改造风巷斜矩形断面图
Ⅱ6117改造风巷过断层斜矩形断面炮眼示意图
爆破说明书
七、Ⅱ6117改造风巷过断层放炮警戒示意图:
注:图中A、B点为放炮警戒位置,警戒距离不得小于150m,放炮时,警戒点以里不得有人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