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普冲成形 工序
(1)外观。根据工艺文件上的模具号确认所用的模具;装好模具先清理上下模面,防止模面上残留碎屑而造成工件压伤,生产过程中也要经常清理上下模面;检查模具定位销(尤其是简易模和型材冲孔模)的位置是否恰当(有多次因定位销定位错误导致产品不良);调模时不但要注意工件尺寸,更要注意工件成形角度,成形尺寸及角度都合格后才能锁模生产;模具冲孔下料时注意毛剌方向;工件成形后注意成形处表面有无明显拉伤痕;检查模具定位有无防呆,防止工件冲反方向。
(2)尺寸。依图纸对模具成形尺寸进行全尺寸检测;注意图上带公差的尺寸;注意圆孔或方孔到成形边的尺寸;用角度规对成形角度进行检测,尤其是90°折弯;特殊的用卡尺不好检测的尺寸尽量做专用治具检测。
(3)功能。若有通用治具的用通用治具检验,若有相对应的工件适配则用工件进行适配。
(4)特性。模具成形时重点留意:定位、防呆、模高,如果哪一项出了问题产生的后果是工件批量性不良甚至 废,冲压时就要集中精力认真操作,因为冲压时出现工伤意外的几率较多,要重视安全生产。
12 机加工 工序
(1)外观。依图纸确认所需机加工的设备(如车床、铣床、锯床等);清洁摆放工件的工作台面及设备夹具,防止对工件造成划碰伤及夹伤;依图纸确定机加工的方向、位置、外形;机加工后注意清除工件上的毛剌、尖角。
(2)尺寸。依图纸对机加工尺寸进行全尺寸检测;注意图上带公差的尺寸;注意斜面、斜角等不规则的尺寸;用角度规对机加工角度进行检测,尤其是非正常角度。
(3) 功能。若有通用治具的用通用治具检验;若有相对应的工件适配则用工件进行适配。
(4)特性。铣加工物料摆放的区域应该是铣加工时飞溅物落不到的地方,防止工件表面污染或划碰伤。
13 焊接 工序
(1)外观。依图纸确认焊接位置、焊接方式(满焊/段焊)、焊接方向、焊接工件的数量、工件焊接的先后顺序;注意焊接后工件的变形程度,必要时用工装保证变形度(如户外柜有防水要求的焊接必须先用工装定位后焊接);碰焊时注意调好设备参数,防止工件碰焊后工件背面有明显凹凸痕,影响工件外观质量;焊接完毕后焊接飞溅、焊渣需要清理干净。
(2)尺寸。依图纸对焊接尺寸进行全尺寸检测,注意图上带公差的尺寸,用角度规对焊接后的工件或组件角度进行检测,尤其是非正常角度或垂直度要求很严的工件;对焊接螺母、焊接螺钉焊接后要进行强度测试。
(3)功能。焊接时充分使用工装进行保证尺寸(先确认工装的有效性);有相应检具测试的用检具测试;有相应工件适配的则优先使用工件进行适配(如相关孔距);用相对应的合格螺母螺钉检测焊接后的螺钉、螺母牙纹的有效性。
(4)特性。焊接前要调试好相关参数;焊接时注意工件间隙是否合理,若较大时先调至适当间隙;焊接后注意检测焊接强度;焊接后焊瘤、焊缝是否合格;有无漏焊、虚焊、错位、未焊透、焊核偏移等不良现象。
14 打磨 工序
(1)外观。依图纸要求对需要打磨的区域进行打磨;一般情况下,保护区域禁止打磨,特殊情况下必须是在线长/班长的指导下进行打磨;依打磨后的表面质量要求合理选用合适型号的打磨片;确认打磨后打磨处的打磨效果,确保无明显塌边,无明显凹入感,工件喷涂后看不出打磨痕迹。
(2)尺寸。对打磨尺寸的基本原则是打磨区域越小越好,但必须保证打磨后工件的外表面合乎要求;打磨时看清楚保护区域,保护区内不能打磨。
(3)功能。若打磨区域离保护区很近时可以考虑在保护区边缘划一条细线进行界线标识。
(4)特性。打磨的重点是依工件下工序的外观要求选好相应的打磨片;对于外观要求较高的产品,必要时考虑采用抛光的方式进行保证工件外观品质。
钣金表面处理各工序管控要点
钣金表面处理工艺主要有:电镀、静电喷涂、碱洗/氧化、丝印、喷漆。
1 电镀 工序
(1)外观。依据相应外观检验标准执行电镀前的工件检验;注意检查电镀前和电镀后是否进行了良好的包装防护。
(2)尺寸。直径为20 mm的球接触到的区域镀锌层厚度平均为8~20μm,最低厚度不允许低于6μm,一般一个平方米拾取5点,最低电位区域(如槽内)允许最小厚度5μm以上;直径小于20mm的球接触不到的区域,其厚度不做要求,但是需要满足防腐蚀性要求。
(3)功能。电镀后需要使用符合国标的紧固件对螺纹孔及螺柱执行检验,确定是否存在螺纹电镀腐蚀现象。
(4)特性。耐腐蚀性要求:电镀彩锌满足72h盐雾要求、镀黑锌满足48h盐雾要求、蓝白锌及白锌物料满足48h盐雾要求(试验应在电镀完成24h以后、三天之内进行,每生产批一般检查一件零件);
结合强度:试验应在电镀完成24h以后、三天之内进行,同一供应商每三个生产批建议抽检一次;按ISO 2409的试验方法,在试样或样件上划出1mm见方的100个小格,然后用标准胶带拉扯,应没有钝化膜或镀层脱落现象,否则该生产批零件不合格;
RoHS要求:一般电镀物料Cr6+含量应<1000PPM,可以采用经济型水煮法对Cr含量进行定性,当发现电镀物料含有Cr6+时应进行化学定量分析确定是否符合RoHS要求。
2 静电喷涂 工序
(1)外观。上线的零件表面是否有锈蚀的迹象(如发黄等),在进行喷涂保护时检查喷涂保护面是否锌层良好,喷涂保护面不允许打磨。
颜色要求:对照标准色板检查喷涂是否存在目视色差,当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时使用色差仪进行判定,所有产品均应进行颜色检查。
纹路要求:需控制喷涂后桔纹、砂纹大小及密度是否与样板相符,所有产品均应进行纹路检查。
依据相应外观检验标准检查上线及喷涂下线后的产品外观是否合格;喷涂后的产品需要佩戴白色干净棉布手套,不允许裸手直接拿放工件。
(2)尺寸。依据相关标准测量喷涂膜厚,确保喷涂厚度符合要求;依图确认有无漏保护、多保护、保护错误、保护尺寸错误(喷涂上线前检验)。
(3)功能。所有螺纹需要进行相应的喷涂前保护,用相应的紧固件检验,徒手拧进为良,否则为不良。
(4) 特性。附着力测试:使用百格刀进行附着力测试。
盐雾测试:基材为镀锌板、电解板的物料盐雾测试要求为1000h、基材为冷轧板的盐雾测试要求为500h,根据产量自行确定抽检频次。
3 碱洗、氧化 工序
(1) 外观。表面色泽均匀一致,无水印、油污、异色、麻点、发黑、发黄、明显挂具印、氧化后划碰伤等缺陷;注意依图面确认氧化前的加工方式,如喷砂、拉丝、抛光等。产品之包装,摆放及保护是否合理,包装良好,要求用干净的EPE、PE袋或瓦楞纸隔离保护,避免划碰伤。
(2)尺寸。针对有沉孔、薄孔的料件注意氧化后孔不可有变大的状况。
(3)特性。阳极氧化处理的工件表面都不导电,化学氧化工件表面导电,可用万用表进行检测区分,拿放产品需要佩戴白色干净棉布手套,不允许裸手直接拿放工件。
4 喷漆 工序检验项目
(1)外观。对照标准色板检查喷涂是否存在目视色差,当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时使用色差仪进行判定,所有产品均应进行颜色检查;依据相应外观检验标准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合格。
(2)尺寸。依据相关标准测量喷漆膜厚,依图确认有无漏保护、多保护、保护错误、保护尺寸错误;依图检验是否存在保护未拆除问题。
(3)功能。所有螺纹需要进行相应的喷涂前保护,用相应的紧固件检验,徒手拧进为良,否则为不良。
(4)特性。附着力测试:使用百格刀进行附着力测试。
5 丝印 工序检查项目
(1)外观。颜色要求:丝印字体颜色及图文以目视进行检查,要求与标准色卡比较应无明显差异,当存在争议时用色差仪进行比对。
外观要求:印刷文字、图案上不允许出现颗粒、针孔、气泡、划伤、夹杂外来物、断线、网痕、龟裂、桔皮、飞墨等缺陷。依据相应外观检验标准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合格。
(2)尺寸。依据图纸使用菲林尺及卡尺测量丝印字高、字体大小、粗细、丝印内容、丝印位置尺寸。
(3)特性。附着力检验:依据相应标准使用3M胶带进行附着力测试。
耐磨性检验:依据相应标准使用橡皮擦进行耐磨性测试。
硬度检验:依据相应标准使用H级以上铅笔进行硬度测试。
耐溶剂性检验:依据相应标准使用浓度95°以上的酒精进行耐溶剂性测试。
——摘自《钣金与制作》 2019年第6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