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碧桂园·云溪天境项目智慧工地“软硬兼施”,助力安全生产

AI智能摄像头、VR安全体验、外墙喷涂机器人……近日,在碧桂园·云溪天境项目“智慧工地”,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加持的“硬核设备”不断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这是碧桂园粤东区域内首个运用机器人建造的房产项目。

“在碧桂园工地做安全管理,我觉得制度非常完善,并能得到大家内心认同。”近期,碧桂园粤东区域“安全生产月”已近尾声,但谈及安全生产,云溪天境项目工程技术经理林鹏仍打开了话匣子。

碧桂园·云溪天境工地。

建筑行业是各国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工业部门之一,近年来,碧桂园积极探索数字科技,利用智能化、精细化过程管控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同时也通过建筑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替代原本由人力承担的繁重、危险劳动,提升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水平和效率。

施工现场全封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人证合一,三级安全教育,项目总周巡盘……碧桂园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保障。在安全生产中,碧桂园完善机制,落实举措,开展安全活动,一项项安全举措的不断加强开展,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安全生产工作,守护施工人员宝贵的生命。

落举措 集“智慧”

安全生产守底线

踏入碧桂园工地,从实名制大门到定型化安全防护,从各式安全标语到机器人施工,碧桂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大型机器设备纷纷“进驻”工地,也为安全生产添砖加瓦。

房屋建造工程中,如何防范非法翻墙入侵?项目内突然起火、冒烟又如何检测呢?这些担忧在碧桂园云溪天境“智慧工地”,得到极大降低。

“‘智慧工地’是集智能、高效、精益于一体的施工现场管理一体化平台,也是碧桂园通过科技手段探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林鹏称,工地内覆盖了人脸识别、AI智能摄像头、VR安全体验、塔式起重机远程安全监控、环境监测等系统。系统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智能化检测、行为监管和结果分析,采集项目施工信息数据,实现工程可视化、精细化管理,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另一方面,借助科技手段,“智慧工地”系统也在探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人脸识别,健康普查仪系统既能记录工人工作时长和身体状况,也可对工人突发疾病倒地、作业区域突然起火、冒烟等异常状况进行监测,保障工友和项目施工安全。同时,通过塔吊螺栓预警螺母和螺栓划线等管理措施,对大型设备牢固性能进行监控,在发生固定螺栓松动时能进行有效警示,解决全生产管理中大型机械设备监测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工人工地宿舍采用36V安全电压、USB插座、集中食堂做饭、摆脱传统宿舍大功率电器使用,大大减少工人居住环境安全隐患。

保安全 提效率

软件硬件双运用

吊钩可视化。

设置简洁但功能不简单。“它能人性化显示工地现场塔机的运行状况,并借助无线网络将塔机的各种健康参数实时上传到远程监测管理平台。”此外,对于违反操作的塔吊可实现实时预警、高效处置提供极大便利。

消防喷淋系统、实名制安全帽、配备对讲机,机器人运用……软件系统成为大小角落生产安全“护身符”的同时,碧桂园·云溪天境作为碧桂园粤东区域内首个运用机器人建造的项目,还将诸多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加持的“硬设备”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

楼层内部,一台长相“萌萌哒”的楼层清洁机器人不紧不慢地在各个角落巡逻,它负责对建筑施工楼层现场小石块以及灰层的清理工作,所过之处,地上遗留的建筑垃圾一扫而光,留下片片净土,清扫效率是人工的4倍。它还会自动定位和导航,反馈当前清扫状况,全自动完成清扫清倒的全过程。

机器人测试。

打磨机器人。

站在室内中间顶着“长臂”作业的是墙内面打磨机器人,它面对恶劣、高危的传统施工环境却是“迎难而上。在传统人工内墙面打磨作业中,现场弥漫的粉尘会对施工人员产生极大影响,打磨工作强度大,墙内面打磨机器人以科技之力为施工环境带来了新的改变且打磨效率约是人工的2倍以上。楼房外部,又是一台机器人对着外墙面进行自动喷涂作业。

在用工数量上,机器人作业则是更胜一筹,“在工人需要4到5人进行作业时,机器人只需要1人1机。”林鹏坦言,即便长时间作业,机器人也只需要充电一人,且是多款机器人同时充电只需要一人,作业两人轮流作业即可完成长时间作业。 此外,在安全性上,每一款机器人都有防撞保护,在触动防撞保护时,机器人会停下来,而且每个遥控器或者平板上都有急停按钮,可以使机器停下来。

外墙腻子打磨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天花打磨机器人、螺杆洞封堵机器人……碧桂园·云溪天境项目里各机器人运作井然有序,各司其职,忙碌不断。

办活动 强意识

安全文化入心脑

安全生产,绝非个人之事,也不仅仅是企业之事,需要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个体,牢记安全事项,树立安全意识。

在碧桂园项目工地上,每到开工节点, 场地入口处,会播放工人家属录制的安全短视频,安全小喇叭时刻警醒工人牢记安全第一。这是碧桂园集团正在实施的“护航者计划”,通过措施的创新,作业区的工人时刻铭记自己是家里重要的“顶梁柱”,安全也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家人,从而强化自我驱动的安全意识。

安全志愿者。

此外,在“护航者计划”中,项目总经理带领各管理人员,戴上徽章、穿起马甲,下工地,变身“安全志愿官”,监督现场违章现象。林鹏介绍,自己在做安全志愿官时,对于未正确佩戴安全帽、反光衣、高空作业未佩戴安全带的工人,会第一时间吹起警示哨子,提醒他们做好安全防范。“多数工人得到提示后,会积极配合,对个别不配合的工人,我会拿起随身携带的安全事故例子及相关图片给他们进行教育。”

事实上,“护航者计划”的安全监督指引只是碧桂园开展的诸多安全生产意识服务活动中的的其中一项。为帮助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碧桂园还在项目上举办一些安全专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元的安全生产体验、安全知识科普等系列活动,强化、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撰文】董志豪 纪金娜 黎碧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9月 1日
下一篇 2021年 9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