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的幽灵!快艇到不了的地方还有长尾船

就像“贡多拉”之于威尼斯,长尾船足以代表湄公河乃至东南亚水路交通。造船业发达的今天,造型古朴、可搭载不同动力的木质小船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就像是金三角水路的幽灵,天色渐暗时鬼知道从哪个角落摸了上来,听到嘈杂的马达声时候才发现晚了”

《湄公河行动》的大热,让金三角又重回人们视线,沉冤的惨案得以昭雪,阴影却依然难以吹散。

当游客提出要去孟莫时,在清盛码头招揽生意的泰国船夫吓得连忙摇头:“我只能带你在这一带转转,孟莫那边我们不敢去,糯康就是在那边被抓获的。”

湄公河发源自青海,中国段是那条以急湍而闻名的澜沧江,从云南流入中南半岛,自北向南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全长2668公里,流域面积达63万平方公里。缅甸、老挝和泰国三国交界的金三角正是很多船家谈之色变的凶险之地。

“在孟喜摊水域航行的一个多小时像是经历一天那么长,敏感到听不得一点柴油马达声。”

孟莫距离“金三角”最凶险的孟喜滩只有几公里的距离。河两岸分属缅甸和老挝,水道复杂,暗礁遍布,河流从云贵高原汇入,水势湍急,行船困难。除此之外,非法武装活动在这三不管地区异常猖獗。

“金三角容许使坏,河床长满青苔谁都别想过来。断掉文明世界的消息,暂停还没搞定的难题。忘记打道回府的日期,温柔先收起来人之初性本坏”

正如歌词中所唱,文明触及不到的黑暗,人性罪恶之花在此开放。

人们关于长尾船印象,更多停留在泰国南部美丽的海岸线,涂成五颜六色、挂着鲜花丝带的长尾船,俨然是海上的一道风景。无论是在湄南河的早市,还是在甲米海滩,都能轻易捕捉到它纤长的身影。

鲜艳的船饰总是引人瞩目, 如果看过长尾船出游指南,除了要选择干燥的位置,还有一条更为重要的提示:“不要碰船首。”

船主们把船首看做是佛头,长尾船初次下水,会请来佛教僧人祝佑船首。每天早上开船前,船主都要为船首换上新的花环并燃香祈福。长尾船的船首往往系满彩色的丝带,向“船祖母”致敬。这是多年渔猎民族留下的传统,常年漂浮在海上的渔民们相信,只要敬重“船祖母”,她就会保佑行船,赐下好运,确保一路平安、渔获丰收。

长尾船的发展一直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先民时代,小巧灵活的长尾船是渔民们出海捕鱼的工具。东南亚海岸线贸易日益繁荣,阿拉伯和印度的商人把这种香蕉型、木质船身的瘦长船只带到了更多的地方,造船技艺也逐渐成熟。

在泰国的甲米府是长尾船主要的制作地,造船的过程通常始于龙骨,其次是船头、船尾,然后是舷缘列板。船的框架由细绳和金属线串联在一起。最后才是装上“肋骨”。接着,钉子、螺母和树脂胶把一切固定在一起。根据“肋骨”的数量差异,长尾船也有不同的长度。造船的最后一步是捻缝,以防木质列板中间的缝隙漏水。造船工匠们把棉线浸在面包树树脂里,然后用它填在缝隙中。最后,给船上漆。

一艘标准的长尾船有25条肋骨,12米长、3米宽,三四个工人手工需要两月时间做好,而它能用30年。外形流畅、吃水浅的长尾船是穿梭在城市狭小水道和各处海湾洞穴、浅流的理想工具。

人力驱动的长尾船逐渐减少,人们将农机上的发动机拆下,装到船尾的托架上,托架能上下或平行移动。这样,船身可以轻松地被引着入港或者左右转舵,发动机可跟着移动,同时带动长尾末端的螺旋桨,在行进中避开岩石、珊瑚、渔网、绳索或水面漂浮的垃圾。在行进过程中发出的嘈杂噪音,成为长尾船的标准背景音。

在普吉的小岛、曼谷的水上市场、沙巴的红树林游玩时,我们有机会感受这种纯手工打造的木质轻舟。

风和日丽的天气,看船身推着波浪徐徐前行,也是惬意舒适的享受,而殷勤海浪会让旅程刺激得如过山车,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

窄窄的水道像是从湄公河逃离的小孩子,长舟摇曳其中,不避小滩小阻。欢畅地溅起水花,淘气地打湿旅人,在浓郁的市井气息中自顾自的游荡。

静寂的夜,闪烁着如繁星般的萤火之森,手划着小舟,屏着呼吸靠近,越黑的夜有越美的风景。

如今的安达曼海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快艇游艇穿梭其中。然而时间并没有让长尾船的制造工序发生太大的改变。依然是传统木料,没有图纸、匠人们言传身教的传授,唯一改变的是制作的成本在逐年的增加。

标准的长尾船重量超过2吨,而今工业中必需的硬木越来越供不应求,更多的渔民和船夫倾向于修船或者选择快艇,这对传统长尾船行业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五年前,一艘长尾船售价大概是20万泰铢(约合6000美元),现在的价格是40万泰铢。其中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本地木材的缺少,进口木材的成本逐渐仍在增加。”

木料成本的增加,现代化造船业的冲击,长尾船的传承似乎越来越让人担忧。从老一辈工匠手中接过技艺的匠人却一直保持了乐观的心态,喜欢自己的工作,为每一件作品的而骄傲,

“人们一旦开始想象没有长尾船的枯燥生活,就能更多地理解它在泰国文化中的地位,”甲米造船厂的一位老前辈吞云吐雾说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看我们工作,因为他们欣赏其中包含的技艺。曼谷政府终究也会欣赏我们的。我们想要的一切,就是继续工作。”

船一直都是东南亚国家文化中的一部分。你能想象吗,曼谷水上市场泊满各色豪华游艇、乘着快艇奔驰在傍晚的红树林。当这些不相干的画面强行挤占原本的美好,丑的东西多了,美反而显得刺眼。

长尾船摇曳千年,是东南亚人共同的记忆,承载着无数人从蛮荒走进文明;越来越先进的快艇有到不了的水域,越来越现代化的社会,也会有文明到达不了的地方;或黑暗、或闭塞、或贫穷,又或许是我们心底最美的回忆。

快艇到不了的地方所幸有长尾船,文明到不了的地方依然有自己生存法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8年 5月 1日
下一篇 2018年 5月 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