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了“爱车”而去“伤车”,注意这些容易犯小错的小地方

汽车对于一般家庭来讲,也算个个比较昂贵的大件生活物品,尤其是它还需要在日常的维护保养过程中再花一部分钱。

所以大部分车主也总结出了一套“节约用车”的经验,比如从不大脚油门猛加速、从不狠踩踏板急刹车、避免原地打方向或将方向盘打满,这些基本上都是属于驾驶习惯的范畴。但其实还有一些会“伤车”的错误也是主观习惯所带来的,可不要在一些“爱车”的小地方犯了“伤车”的小错误。

1、发动机机油(润滑油)不应加注过多

发动机机油(润滑油),大部分车主都知道它的功能——润滑活塞与气缸壁,保护发动机可以正常运作,减少磨损。于是很多车主就犯了“多多益善”的错误,认为机油加的多,保护效果就好。

还有很多人听说过“烧机油”,认为发动机润滑油会随着使用而减少。但机油和汽油可不一样,机油加注过多反而会导致烧机油,还会带来其它发动机的问题。正确的加注量是参考机油标尺,标尺上会有上下两个刻度,别低于最低刻度,也别高于最高刻度。

2、发动机防冻液(冷却液)不应加注过多

发动机防冻液(冷却液)和机油类似,可以在夏季的时候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冬季时可以保温,维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并且它也会随使用而消耗,所以一些车主也会加注很多。

但实际上没必要,防冻液会在用车时循环,并且也是高温沸腾,加注太多会喷出来,很浪费。而且以酒精为主要成分的防冻液,在溅到发动机舱内各处时也很不好。防冻液瓶子上也有刻度尺,别添加至超过标尺即可。

3.正时皮带不应调的过紧

发动机前部连接曲轴与发电机的皮带就是正时皮带,有的车型则是金属链条的。车在启动时,电机通过皮带来带动发动机曲轴运转,启动以后,发动机再通过皮带驱动电机来发电,供应车上的用电器。

但一些车主总愿意将皮带调紧,认为可以防止打滑,运行效果更好。但实际上这样会加快皮带的磨损老化,还容易勒坏各类涨紧轮。另外,正时皮带或链条本身也是消耗品,一般建议10万公里进行更换,若是有明显老化损坏,更换时间还会再提前一些。

4.轮毂螺丝不应拧的过紧

像固定轮毂的螺丝(螺栓),很多车主也可能会因为出于安全考虑,而拧的很紧。但实际上这样做反而不安全,容易造成螺丝变形,牢固性反而下降,甚至容易造成滑扣滑丝或折断现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11月 1日
下一篇 2021年 11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