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家的珍贵物19张图有些成了古董,农村家的秤砣为什么成宝贝

农村老物件,让人回忆过去,有些成了古董,南方和北方不同。这不是小时候用过的洋火吗?火柴叫洋火,自行车叫洋马儿。

这个大篮子我们这里叫大箢子,是白柳条编的,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滴水不漏,不知道现在新做的是否能够做到。

这种鞋是当年妈妈做的虎头鞋,如果没有王字,就叫猫头鞋。如今妈妈老了,妈妈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了我。

这是一个瓷器,里面不知道是放什么用的。

这种电话出现在座机电话的后期,它每一个格就是一个脉冲,拨1就一个格,拨9就9个格,也就是能听到咔咔声9次。每个对应位置就接通一次脉冲,错过位置就断了,下一个格又是一个脉冲,0就是10个脉冲。还有一种是手摇电话。

这是一位70后大哥收藏的 纸,把当时小说连载和自己喜欢的正能量文章剪下来,贴在记事本上,现在你还看 纸吗?

门环,这就是农村家的标志物,人的进进出出都是从门里进的,双扇为门,单扇为户。一个门有一个家的故事,家家没有过不去的坎。

这是真正的老榆木长板凳,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

牛角,1200元一对。现在农村养牛的少了,谁也不会忘记家里的牛,牛总是那么憨厚老实,在地里干农活。我家的牛老了,为了我上学,卖了1万块钱。

这种石头叫元宝石。又称砑光石、踹布石、扇布石、踩布石、飞雁石等,是古代染布作坊用于碾整染布成品的特有工具,由上爿和下爿两部分组成,有五、六百斤,现在卖5000元,这个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在村里的染坊才有。

过去瓷器修补是要打把锔的,这就要在瓷器上打孔,瓷器很硬,没有用金刚石做的钻头是干不成这样活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修补的是一个瓷盘,需要找碴对缝、定位点记、打孔、锔钉、补漏等,需要经过十多道工序。

木楼梯,南方村民家用的,北方很少见到。

这是分割苇子的工具,现在成了稀罕物。工具再好,父辈是辛苦的,他们的手很可能划出口子。

大哥收的这些农具来自村民的家,大哥说,现在收集一整套很麻烦,就是赚个功夫钱。

大哥说这些农具,孩子们未必都认识,所以有很多人收藏,饭店用的也很多。这一套卖1200元。

汤婆子,取暖用具,是一种铜质或磁质的扁扁的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有铜质、锡质、陶瓷等多种材质,一般为南瓜形状,小口,盖子内有厣子,防止渗漏。灌足水的汤婆子旋好螺帽,再塞到一个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子里。

暖手炉,现在可以烧香用。

没有电子称的情况下,秤砣更是人们日常交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具。我们都是在老家走出来的孩子,人际交往中,要学会低调,不管权有多大,都要做个实在、诚信的人,好好孝顺自己父母和老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8年 5月 15日
下一篇 2018年 5月 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