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销量迅速提高,同时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越来越强,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由于消费者换车速度较以往增加很多,二手车市场在近两年发展迅速,很多的消费者也开始认可二手车。
二手车交易平台应运而生,例如优信二手车、瓜子二手车等等大家熟知的二手车交易平台,极大方便了消费者与销售终端的二手车交易。我们也经常听到”二手车水太深”这样的忠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忠告呢?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二手车的检测,今天我们来谈谈二手车检测的一个重要仪器—漆膜仪。
一、漆膜仪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漆膜仪顾名思义是用来检测金属外面包裹的漆面厚度,它的原理很简单,测头通过永久磁铁来探测金属的位置,进而计算出探头距离金属的位置差,这个位置差便是车漆的厚度。一般情况下,二手车检测师在评估一辆二手车时都会使用漆膜仪来检查车辆漆面是否进行过维修。
维修过的漆面,由于维修时的技术原因,会导致漆面厚度增加,在漆膜仪上显示的数值高于正常原厂漆位置,进而可以判断一台二手车的车漆是否完整。车漆检查是二手车评估的重要环节,车漆的完整程度表明一辆二手车的事故率或者说车辆在事故中的损坏程度如何。
二、漆膜仪的检测结果真的可信度那么高吗?
漆膜仪在对维修过的车漆表面进行检查时,的确可以检测出车身的某个部分是否做过钣金喷漆。漆膜仪也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对于更换过的翼子板和保险杠,漆膜仪的检测结果会有一定的出路
很多车辆在追尾或者被追尾后会更换全新的保险杠或者翼子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使用漆膜仪对同一个配件上的几个点进行检查时,漆膜仪测出各个点的结果都是一致的,检测师就会判定该部件没有进行过维修,但是实际上该部件整体进行过更换,因此说漆膜仪在检查时存在局限性。
比如我们在优信购买的二手车福克斯,整体更换了右前翼子板,用漆膜仪测量右前翼子板上的几个点的漆膜厚度都是一样的,优信的检测师会认为该车左前翼子板没有进行过维修,但是该车更换过左前翼子板这明显与实际不符。
那么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检查,既然漆膜仪无法给出答案,我们就需要自己用眼观察,检查翼子板或者保险杠的固定螺栓有没有维修痕迹。保险杠和翼子板的固定螺栓在生产喷漆时是与保险杠或者翼子板共同喷漆完成的,因此螺栓上会有一层原厂漆,如果更换过保险杠或翼子板,这个螺栓的维修痕迹很好判断。
2.对于车身板件整体更换后的漆膜加厚,漆膜仪也无可奈何
在二手车评估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做了整个车门的更换后,在漆膜仪检查更换过的车门和其他原装车门时,检查结果就会出现纰漏。检测师如果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会判定原本好的车门更换过,而整体更换过的车门却没有被检查出来,这样就会与实际不符。
这里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曾经有一台奥迪Q3的左后门由于遭到侧面碰撞而更换了左后门。在该车进行二手车评估时,使用漆膜仪测量左后门时,发现左后车门的漆膜厚度大于右后车门的漆膜厚度并且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检测师判定左后车门是完好的,右后车门做过相关维修处理(补漆或划痕过多抛光处理次数过多),漆膜仪的测量值误导了检测师的评测。那么如何来判断一辆二手车的车门是否更换过?与保险杠和翼子板的检查方法相同,就是检查固定螺栓是否进行过维修。
3.漆膜仪也有检测范围,对于漆面凸凹不平的位置检测失准
漆膜仪毕竟是仪器,因此有检测范围,超过了检测范围后,漆膜仪也同样无能为力,例如,车漆表面特别是A、B、C柱这样的位置因倒角增多,维修漆面后的厚度增加过大,这时漆膜仪就会爆表,漆膜仪爆表虽然说明该车的A、B、C柱进行过维修,但是维修的程度或者说该车曾经的事故严重性有多大,仅靠漆膜仪的测量值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检查A、B、C柱的实际受损程度。那么车辆的A、B、C柱如何检查呢?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将密封条扒开便可知晓。扒开后观察各柱的焊点是否消失,门框有无刮涂痕迹等等。看到的结果可能会比漆膜仪的数值更让人无法接受。
总结:漆膜仪在二手车评估中是常用的仪器,漆膜仪的测量值可以说明车辆一定的维修事实,但是漆膜仪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购买二手车时还是应该多观察,多检查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例如保险杠螺栓、汽车大灯灯组出场时间等等。这样就不会担心自己上当受骗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