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lastday:能否landing,那就是拆盲盒

前言:

蚂蚁lastday感言:

已P7,来蚂蚁还不到一年,来的时候是最开心的一天来了之后快速改变了这个想法,当来一个月的时候就迫切的想要离开这个地方。师兄pua之王(我之前不知道什么叫pua,现在是深有感触)。来了小组以后,本来师兄有义务带的,但是实际上是师兄啥都不管我,问同组的同事也是爱答不理,要不然就是扔一堆文档过来,但是那些文档根本就没法看,我就不知道了,同组同事相互帮助不是应该很正常的吗?为什么在蚂蚁同一个组的还能让我感觉到明显的大家在相互竞争?本来几句话演示一下就能说清楚的事儿,看文档要很久,关键是文档还是错的。

经常有时候问个问题,问A,A说问B,B说问C,C说问D,最后换了五六个人,发现问题还是没解决。在小组里面就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师兄也不管不问,竟是看我犯错,看我在团队磨合中乱撞,能作为P7进去的,技术我觉得都不会太差,不然也面试也很难通过,作为新人更多的是需要在入职一个月内快速有人能指导一下在新公司的做事沟通方式,以及新公司新系统的快速熟悉。每次只知道diss,一直被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但是又不告诉你到底什么才是行。

我做的方案有三个,全被diss,被很严肃的diss,说话特别难听不断说你是P7,P7是专家,但是你做这东西根本不行。(实际上最后其他人还是按照我的方案做的)。曾经一度内心煎熬感觉都要抑郁了,夜里也几次失眠到夜不能寐。每次上班也都特别排斥,在公司唯一能觉得放松一点的,就是中午午休与蹲厕所的时间。

再说一下团队,我整体的感觉是,蚂蚁里面跨团队工作太难了,因为有太多的装睡的人,各种已读未回,各种交流困难。实际上我发现了,其实并非交流困难,本质在于你自己去找别人做的事儿,能让别人375吗?如果不能,别人自然不会想管你。在蚂蚁(我不确定是不是整个阿里都这样),非常淡化项目经理这个职位,在我们组,其实就没有项目经理这个岗位。其他组我不知道。本人之前的公司,每次有需求都会有排期,排期都会有项目经理把控,包括跨部门的合作,也会由双方项目经理前置沟通,确定排期什么的。但是在蚂蚁,你需要别人做什么那你自己去联系别人,或者联系别人的领导,让他们给你做。

经常的,当别人看你工号这么大,一看就知道是新人,可能完全不理你,各种已读不回。事情很难办。

给我留下好的印象是:

整个阿里的底蕴还是比较深的,包括阿里系整体的业务布局还是比较宏大的。另外,我现在还是觉得阿里或者蚂蚁,应该还是很多组不像我们组这么难受。问了几个熟点的同事,有些也是之前其他组转过来的,结论是:并非每个组都是这样,但是我们组确实氛围就这样。另外,并非每个师兄都像我师兄这样,我师兄应该是蚂蚁中的蚂蚁,阿里味中的阿里味只是,恰好让我遇上了。所以说进蚂蚁,能否landing,其实很多时候要看师兄,但是师兄是分配的,这个就等于说是拆盲盒。

在阿里,需要有梦想,因为没有坚定的梦想,你是待不下去的。最后,奉劝每一位想来阿里的人,慎重考虑,来之前一定了解清楚你入职的这个组的具体情况。最好能通过关系,了解下你师兄的为人。另外,如果非要来阿里,一定留好退路,如果来了后发现不对,一定及时逃离。还有就是,如果有能与阿里匹敌的offer,尽量不要来阿里。如果你对其他公司没有任何像样的offer那你就来吧,虽然阿里风评不太好,但是目前还是有一定认可度来经历一下,无论高兴或难受,也算一场不错的经历。

笔者有话说:

该职场人有一些观点笔者比较认可,但有一些观点,笔者必须要指出,避免很多应届生走进选择的盲区。

阿里任务拆解系统很强,可以拆解到员工具体要做的细节点,让员工变成机器上的螺丝钉;阿里对员工的授权比较多,员工跟客户签合同可以自己做决定,这样员工面对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大量思考商业模式。所以,我们外界会发现从阿里出来的人谈模式和概念的比较多;这种模式的缺点就是员工不知道他现在做的具体的事跟模式上最直接的差距。而模式就是纸上谈兵,但是大家屁股坐的不一样的时候,想的也就不一样了。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在大厂过得幸福不幸福取决于你自身性格与直属领导。而不是该职场人所说的阿里风评不太好,任何与阿里匹敌的offer都是围城。千万别钻死胡同,你以为你拒了阿里的offer,到其他地方就会好过了?遇到不对味的人,在哪都痛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12月 6日
下一篇 2021年 12月 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