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学防鼠,降低出血热发病

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鼠类体内,但不会令鼠发病,而当病毒传染给人时,却可令人发病。鼠类携带汉坦病毒,并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噬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

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四季均可发病。野鼠型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家鼠型流行高峰为3~5月。

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野外优势鼠种以黑线姬鼠占主导优势,居民区以褐家鼠占绝对优势。

黑线姬鼠是一种小型鼠类,身材纤细灵巧。栖息环境广泛,在农业区常栖息在地埂、土堤、林缘和田间空地中。在林区生活于草甸、谷地,以及居民区的菜地和柴草垛里,还经常进入居民住宅内过冬

褐家鼠是一种中小型啮齿动物,。分布于全世界各地,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该鼠的存在,主要栖居于人的住房和各类建筑物中。

因此,疫苗接种和防鼠灭鼠一个都不能少。

那么如何做好防鼠灭鼠呢?

一、物理灭鼠:物理灭鼠主要是利用捕鼠器械如捕鼠夹、鼠笼、套扣、压板、铁刺、电子捕捉器等器械以及水淹法、扣捕法等进行灭鼠。

二、化学灭鼠:化学灭鼠是指使用有毒化合物杀灭鼠类的方法。化学灭鼠包括胃毒剂、熏杀剂、驱避剂和绝育剂等。化学灭鼠的优点是投放简单、工效高、灭效好、见效快,是目前大面积控制鼠害猖獗普遍使用的一种灭鼠方法。

三、生物防治:利用自然界中某些生物来防治老鼠。控制鼠类的生物(即鼠类的天敌)如鸟类、蛇、黄鼠狼、狗、猫等;也可以使用生物杀鼠剂肉毒梭菌毒素等防治老鼠。

四、生态控制:生态控制又称生态学灭鼠法,主要包括环境改造、断绝鼠粮、防鼠建筑、消除鼠类隐蔽处所等,以改变、破坏适宜害鼠生活的环境条件。改变生态环境,造成不利于害鼠生存和繁殖的条件,以降低害鼠密度,是生态防治的重要手段。

投饵方法:

家庭灭鼠:将毒饵投放于鼠洞附近和经常出没的地方,如墙角、杂物堆附近、草垛等处。室内每15平方米投饵20–30克,每堆5–10克。

野外田间灭鼠:将毒饵投放于鼠洞附近及田边、地埂、地堰等处,每亩投放100–150克,分10–15堆投放。投饵后2–3天出现死鼠,4–6天为死鼠高峰期。

投饵量的多少视鼠密度高低而增减,鼠多处多投,鼠少处少投,无鼠处不投。为保证灭鼠效果,应做到药量、空间、时间三饱和,投饵后发现已被全部取食时,应补充投饵以求鼠类种群均能服用致死毒饵量。

注意事项:

  1. 配制毒饵应用新鲜谷物,不用霉谷物,以免影响适口性。

  2. 用热水稀释药剂优于冷水稀释药剂。

  3. 如误食中毒,可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维生素K1解毒。

  4. 死鼠要集中深埋处理。

防鼠、灭鼠是消灭本病的关键。做好食品、环境、个人卫生,必要时可用出血热疫苗预防注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8年 3月 21日
下一篇 2018年 4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