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学习(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将拉力传递到稳定的岩层或上体的锚固体系。锚杆的一端与岩土体或结构

物相连,另一端锚固在岩土体层内,并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岩土压力、

水压力、抗浮、抗倾覆等所产生的结构拉力,用以维护岩土体或结构物的

稳定。它通常包括杆体(由钢绞线、钢筋、特殊钢管等筋材组成)、灌浆

体、锚具、套管和可能使用的联接器。预应力锚杆施工包括:钻孔、预应

力钢筋制作安放、灌浆、外锚头制作及张拉与锁定。

(2)技术指标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指标应符合标准《锚杆喷射混凝上支护技术规范》

GB5 0086-200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2-99、《岩土锚杆设计与

施工规范》(送审稿—2004)等的规定。通常锚杆钻孔直径为130—160mm,

荷载设计值为200~300KN

(3)适用范围

预应力锚杆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岩土体加固工程,如隧道与地下洞室的加

固、岩土边坡加固、深基坑支护、混凝土坝体加固、结构抗浮、抗倾覆,

各种结构物稳定与锚固等。

(4)已应用典型工程

预应力锚杆在国内的土建王程中,例如高层建筑深基础工程、水电工程、

铁道工程、交通工程、矿山工程、军工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中逐渐得到广

泛应用.比较典型的工程有北京京城大厦深基坑支护工程、三峡永久船闸

高边坡预应力锚杆加固工程、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地下车库抗浮工程、小浪

底水利枢纽地下厂房支护工程、京福高速公路边坡加固及滑坡整治工程。

小E总结:关于预应力锚杆施工

(一)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

分层开挖土层-锚杆孔定位-锚杆成孔-锚杆制安-第一次注浆-第二次高压注浆(部分)-锚头支座制安-锚索张拉锁定

(二)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成孔:成孔采用XY-1、2或MCJ-50型锚杆钻机成孔,成孔直径为150mm,当成孔中遇到障碍不能达到设计孔深或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时,应立即与甲方及设计单位联系,及时确定处理方案。

(2)锚杆孔钻至中风化岩面时,须取芯检验后再继续施工,孔底超过设计长度0.5m。

(3)成孔完成后需用清水循环洗孔,洗净孔底沉渣,泥浆比重控制在1.1-1.2范围。

(4)按设计要求将钢绞线制作成束,自由段采用硬质PVC塑料管隔离,自由段钢绞线须涂油防腐处理,孔口预留1.2m张拉段钢绞线。

(5)杆材焊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杆体上每隔1.0m~1.2m设置隔离架,确保锚索能安放于空中间,锚头安装导向帽。下锚时须将注浆管绑在锚索前端,使注浆管送至钻孔底部。

(6)根据锚索试验结果,对锚固段较短而又不入岩的锚杆,采用二次高压注浆施工方法。二次注浆应重点加强土层锚固段抗拔力。制锚时预埋二根注浆管,本工程二次注浆管端头预埋在距锚索端头处,并在锚固段每隔1m留孔洞,按预定注浆量高压注浆,形成锚杆扩大头。注浆分为两次注浆,第二次注浆压力比第一次大,原因是第一次注浆是形成扩大头,第二次注浆就是将第一次注浆的空隙填满且在扩大头处切割土体,形成更稳定的锚固效果。

(7)工程锚杆注浆完成7天后,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即可进行张拉。张拉过程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张拉按设计荷载的1.2倍进行检验,第二次按80%设计轴力张拉锁定。

(8)施工中出现坍塌或者流沙涌水时,采用XY-2型液压钻机护管法成孔,待注浆后再将护管拔出。流沙涌水处,用排水管导水,然后再做局部灌浆处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9年 9月 19日
下一篇 2019年 9月 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