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豆用的小熨斗,很是可爱,小到可以托在手掌心上。但熨压的过程也很讲技巧,熨斗要缓慢、均匀地压过每一片图案。快了,豆子还没融化;慢了,有些地方化得太厉害,与整体不协调。熨完表面后,将钉板与图案一起反过来,此时就可以把底部的钉板掀走,再用小熨斗隔着隔热胶垫熨另一面。两面都熨妥了,拼豆的作品才算真正完成。
掉进”拼豆坑”的宝儿
玩法 百颗豆豆拼成巴掌大的图案
宝儿说,图案和配色一般都是在网上搜,或者自己设计。可以是各种卡通动物、人物,也可以是自画像。宝儿就试过拼自己的头像。有些人物的衣纹复杂,或者光影变化多,豆子的颜色搭配就要很费心思。“如果颜色搭得不好,拼出来就不像,就连黑色头发也会有深浅的变化,要找近似的豆子配搭。”有时半个巴掌大小的图案就得用十几种颜色、过百粒豆子。为了让拼出来的图案更好看,宝儿除套装外还会散买许多有细微差别的不同颜色豆子。半个巴掌大小的一块图案,单是拼砌可能就需要一个小时,甚至更长。
把豆子都固定在钉板上拼好后,只完成了一半的工序。此时就需要熨斗出场了。我们先用透明的隔热胶垫铺在拼好的钉板图案上,再用小熨斗在上面来回用力熨压。原本紧挨着的塑料豆子遇热后稍微融化,就互相粘成一体了。
心语 与友同乐,把无聊拼成快乐
拼豆考验耐性、锻炼观察力和手指精细操作,不仅对儿童是一种启蒙玩具,如今已成为许多成年人的玩意儿。现在拼豆已和乐高、十字绣一样,成为了波普艺术的分支——像素艺术的一种。波普艺术本身是二次创作的艺术形式,大部分作品是对原有图案进行二次创作,主要是通过不同材质的复制、拼接。而像素艺术则是波普艺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形式——由像素点代替丝网,由色块代替颜料,创作方法更加简便,赋予了波普艺术更多的可能性。从吃豆子、贪吃蛇到超级玛丽,都可以说是像素元素在游戏中的应用。
宝儿掉进“拼豆坑”也是几个月的时间,她说当初一玩就“中毒”了。她不仅一个人中毒,还连带着把身边的朋友也拉起了坑。好朋友结婚,她拼了新郎和新娘两个人像当礼物;朋友爱美,她拼了一对耳环当礼物,她还有许多钥匙扣、项链等拼豆作品被朋友们所追捧。这种费时费精神的手工活儿,一坐一两个小时,会闷吗?宝儿说,拼豆确实需要考验耐性,但并不一定是自己闷头坐。
晚上一有空,她就会带上各种拼豆工具,与闺蜜一起在咖啡馆里坐着,一边闲聊一边一起拼豆。几个人分工合作选色、拼豆、熨压,一晚上就能合力做出好几个图案来。“虽然会眼花、颈酸、手痛,但很有成就感。拿着拼好的图案晒出来,很开心。感觉越做越上瘾。”网上有许多人将拼豆制作成项链、服饰、还有名画,这些成了宝儿的目标。她希望以后可以设计更多图案,做一些更好玩的作品出来与朋友分享。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