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段积极推进6C数据分析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安全分析中心的建设,构建了科学有效的供电检测监测体系,提高了供电设备的风险防控能力。通过精准监测、科学分析,实现了检测监测的高效化、信息反馈的及时化,以及设备几何参数的可控化,为铁路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7月8日,在成都供电段6C数据分析中心,该段分管领导开门见山地说。
“6C系统”让风险防控进入“大数据”时代
6月12日16时28分,该段接触网检测车行驶在宝成线上行天回镇区段时发现14号支柱螺帽缺失。这项安全隐患立即被录入6C数据分析系统,青白江供电车间接触网技术员王洋登陆6C系统获取到这一讯息,立即着手排除隐患……
据了解,6C系统是由6个检测装置和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组成的供电设备检测监测和分析系统。接触网检测车、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GW3500弓网检测装置、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受电弓滑板检测装置、作业车检测装置就像人体的“七经八脉”般辐射该段管内各条线路,6C数据分析中心则更像这套系统的“心脏”。
“我们利用这一系统每月进行两次检测,分别对管内铁路设备缺陷以及外部环境进行巡检。这套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专业的检测装置进行录像和拍照,减少了供电设备缺陷的现场检查作业量。”分析中心主任介绍,“在没有使用6C系统之前,我们只能靠一线职工手举望眼镜到现场去巡视、上接触网去检查,并制作Excel表格整理数据。6C系统可以很直接地对海量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和分类管理,实现接触网检测监测作业的‘白领化’。”
“通过6C系统能够做到对供电设备缺陷的有序管理,形成检查、消缺的闭环。自今年5月1日投入使用以来,6C系统共录入基础数据80000多条,发现录入1、2级缺陷数据1018条。”面对新型设备的使用效果,向瑞林很满意。
实时监控系统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在宽敞明亮的大厅内,一面由9块显示屏组成的巨型荧幕墙镶嵌在正前方的墙上。上面分别显示了实时视频图像、汽车运行状态、监控视频等视频图像。下面几十台电脑分区排列,包括综合、车辆、枢纽、达成、宝成,成渝、内六等6个调度台,十几名调度员正伏案工作,严密监视着实时动态。
抢修调度车间党支部书记说:“调度中心大屏幕的投入使用,可很好满足调度实时对现场的管理、监控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指挥者可根据多屏显示的图像和资料、机车运行路,结合外部环境等因素,迅速对突发事件进行判断、决策和指挥。”
坐在综合调度台前的调度综合工区工长李安建,此时正偏头将话筒压在肩上,一手在速记本上飞快地做着记录,不时看着大屏幕,和电话另一端的人进行交流……他转过身来说:“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可谓我们运筹帷幄的‘法宝’”。
“云服务器”让现场监督有迹可循
走进该段安全分析中心,安全科专工曾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播放的画面,则是内江北供电车间6月29日至7月5日的现场作业画面。画面里,作业职工正进行绝缘工具遥测试验,同时清点照明工具和防护用品,探照灯、验电器、扭力扳手、紧线工具一应俱全……
“我段每个工区都配发了作业记录仪用于现场作业拍摄录制。按规定时间上传至服务器,我们便通过音视频云服务器共享软件实现远程调阅现场作业视频,对现场音视频作业记录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曾靖介绍,“这样可以更好地监督卡控现场作业过程,督促职工更好地按标作业。”
在风险管理系统运用方面,该段安全分析中心结合各车间各种问题类型、风险类型进行数据统计,开展日、周、月安全风险分析,为该段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在音视频系统运用方面,安全分析中心还加大监控设备的投入及使用,并开创典型作业“两违”视频汇编,用于职工安全警示教育,形成了全段干部职工“杜绝违章、按标作业”的良好氛围。不仅如此,该段还积极组织开展修程修制改革、召开精测精修现场会,让干部职工懂标准、执行标准。(宋捷 胡志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