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地深入排查整治森林草原防灭火风险隐患 源头防控 防患于未“燃”

行进10多公里从驻点到所管辖村,再花上一天时间在村里巡查,重点检查祭祀用火、生产生活用火等隐患……这是红原县刷经寺镇林业工作站护林员唐其每天要做的工作。

防患于未“燃”,源头防控是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中之重。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来,我省各地紧盯风险隐患问题抓整治,突出重点区域部位全覆盖排查摸清隐患底数,强化野外火源管控,抓好林牧区可燃物管理和输配电设施火灾等隐患的排查整治,切实提高火灾源头防控效能。

查隐患人防技防,不留死角

专项整治工作启动后,省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级各地要进一步做深做细风险隐患排查,分类分层分级梳理森林草原防灭火风险隐患。阿坝州林草局副局长张桂林介绍:“按此要求,我们对农事用火、宗教祭祀用火、生产生活用火隐患,对外来人员踏青、旅游、科考用火隐患等逐一排查,确保路口有人把、山头有人看、坟头有人守,共发现各类风险隐患5000余个。”

在刷经寺镇林业工作站,唐其等34名护林员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力量。“这里地广人稀,但野外火源管控压力不小。护林员实行网格化巡护,以确保隐患排查不留死角。”工作站站长唐强林介绍。煨桑祈福是藏区群众的习俗,针对煨桑活动,当地设有专门的煨桑点和煨桑炉,并派护林员现场监督。“护林员要等煨桑活动结束,确保现场无风险隐患后才能离开。”

根据计划,到2021年,阿坝州还将增设80个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站,加强对野外火源的管控。

科技手段的运用,对火灾隐患的排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近日,通过查看无人机拍摄的高清照片,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发现米杠东线有线夹螺帽脱落,随即展开整改工作。“攀枝花有23%的输配电线路穿越集中林区,长度达1800多公里。虽然我们每天有专人巡护,但有些隐患肉眼难以发现,借助科技手段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运检部输电专员王周介绍,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对线路“三维建模”,可测算线路在大风中摇摆起来后树线距离是否满足要求,也可测算树木倒伏后是否对输配线构成威胁,以便帮助消除隐患。“运用这些技术,目前已对穿越林区的500公里输配电线进行隐患排查和风险预测。”排查工作将继续推进,实现林区全覆盖。

销隐患立行立改,不留漏洞

隐患排查只是第一步,整改到位,才能实现闭环管理,不留漏洞。

近日,国务院四川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督导组在西昌开展督导工作,要求西昌市全面清除林下可燃物和开设重点区域防火隔离带。西昌市立即启动整改,组织各乡(镇)、街道办、村组、林场及重点单位等,按照属地原则,对可燃物实行户清理、村收集、乡(镇)街道办清运,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山脚和村庄附近的林缘地带,采取铲清结合方式清除可燃物,开设不少于10米宽的防火隔离带;在加油站、液化气站、水厂、城镇、学校、国省道等重点区域,清除50米至100米范围可燃物,开设防火隔离带。目前,全市共清除林下可燃物1775.5吨,防火隔离带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

在阿坝,针对隐患排查情况,该州分类分区分层建立台账,并对台账实行“责任制+清单制+销号制”管理,通过“日 告、旬督查、月通 ”等方式督促整改。与此同时,对不同的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阿坝州落实责任单位。比如,未成年人用火隐患由教育部门加强教育引导,输变电线路火灾隐患由经信部门加强监管,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0年 7月 1日
下一篇 2020年 7月 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