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官庄水库已连续六次开闸放水给农田解渴

“这点水,只够打湿渠道。”站在官庄水库醴陵排口,市防办主任邱运众焦急万分。

7月27日,官庄水库水位为108.57米,已经跌破109.95米的自然排水位,连接醴陵排口的引水渠,跟水库沿线的砂石一样裸露在外。

烈日下,邱运众只感觉脚底生火、眼冒金星,却始终盯着不远处的“大象”吃水。

“大象”其实是抽水机组,两两为伍,“出生”于1982年,每头重量达8吨。从安装那天起,它们就一直躺在醴陵官庄水库102泵站机房,安逸了许多年。今年不同,醴陵降雨量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少值,官庄水库比正常蓄水位低了足足10米。从5月底开始,官庄水库已经连续六次开闸放水给农田解渴,目前来到死水位,需要“大象”伸出长鼻子,先吃水再把水吐到引水渠。

102泵站机房内,三五个汉子已经焊接好“象鼻子”,钢管直径有0.8米,需要比拇指还粗的螺帽固定。火光四溅的机房内,发电机组经过调试后,要通过钢轨,用转扬机顺着60多度的陡坡放到水库取水口,机组重新喷上了油漆,腐蚀的部分已经全部更换。

准备就绪,邱运众又守在钢轨不远处,指导工作人员一点点放钢索。“设备之前没有启用,每前进一步都要控制好坡度和力度。”邱运众说,没用几十吨的牵引力,没有电机的精确控制,光靠人力根本放不下来。

到了中午时分,三头“大象”顺利达到水面,开启电源后,白花花的水流流进了引水渠,众人终于舒了一口气。

官庄水库醴陵灌区管理处主任邱道绵介绍,这条引水渠可覆盖官庄灌区醴陵境内的5个乡镇,灌溉农田面积10万亩,由于水库补水及时,灌区内没有出现大面积干旱。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28681062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8年 7月 22日
下一篇 2018年 7月 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