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客运总站,安全例检员张志清在检查客车底盘)
“叮叮当当……”安全锤的敲打声不绝于耳。
1月8日凌晨5点10分,天还未亮,寒冷刺骨,市客运总站车辆例检区已迎来了第一辆待检客车。安全例检员张志清忙拿起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 告单,握上安全锤,进入了工作状态。
“例检员是看管车辆技术状况的哨兵,一个螺丝都不能放过,一旦检查出问题,必须马上督促车辆检修,排除故障后才能上路。”张志清介绍说,每一辆客车出发前,都要经过例检,首先是车辆、驾驶员资格检查,然后是外检,包括车窗玻璃、轮胎外观等,最重要的是车辆性能检查,包括车辆转向、照明、制动等细节。
“你听,这个声音‘嘣嘣’响,说明轮胎气压充足,如果发出‘嘭嘭’声,那就需要补压了。”“这个车轮螺栓,别看螺母好好的,没准一敲打就掉了。一定要确保每个都要敲打一下。一个轮胎上8个螺栓,整车就是32个。”张志清弓着身子,从车身外驾驶室位置开始,快速用小铁锤在车轮螺栓及螺母、车辆连接等部位敲敲打打。
一辆客车,大到车轮,小到一颗螺丝,都必须经过例检员的严格检查。提起安全锤、敲打轮胎,举起手电筒,仰头照向车底,仔细检查每个部位,一辆客车作业下来,他们一个人至少要弯腰十下,敲打六十余次,仰头数十次。
在车身底下,被称作地沟的地方,张志清顺着狭窄的楼梯走下去一米多深,搓了搓冰冷的双手,然后一手打着手电筒,一手用安全锤向上顶车辆的弹簧片和转向拉杆看是否松动,接着敲击车底各个部位的螺丝。“对每一辆客车都要细致检查,这是对乘客安全负责,也是对我工作负责,客运车辆出站前的安全例检是我们的职责。”张志清说。
(廊坊客运总站,安全例检员张志清在敲打轮胎)
“春节期间客流量还将加大,我们每天大概要检查各种车辆130辆左右,虽然任务重,但绝不能漏检、漏项,不放过任何一台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说完,张志清一屁股坐在工作间的凳子上,稍适休息准备迎接下一辆客车的到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