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火车不再怕“雷公”
工作人员高空作业。
在列车运行中,需要很多精密的信号、通信等设备元件来导航、联络,接收信息,而这些精密的元件最怕的就是雷击。雷击跟打雷可不是一回事,雷击是指打雷时电流通过人、畜、树木、建筑物等而造成杀伤或破坏。
尤其是雷电多发的季节,千万安培的电流从天下落下,沿数十公里长的接触网,进入牵引变电所。所以在线路上,平均每隔4-5公里的接触网支柱都会安装一个避雷器,一旦遭受雷击,避雷器就会把这股电流引到地下,避免雷击对设备和周围人员造成伤害。在距离地面1-2米接触网支柱上,会安装一块避雷器动作计数器。避雷器每承受一次雷击,表盘的数字就会相应增加。
“通过查看计数器,就能准确掌握落雷数量,计算出一段时间内的落雷频率,这样我们就能掌握重点落雷区段,从而加大对这个区段接触网设备的巡检频次,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周健介绍说。
过了一会儿,何延超爬上了高7米左右的接触网支柱对避雷器进行细致检查。“每年进入雨季前,都要对避雷器进行检修,主要对避雷器的托架、脱离器、螺栓、高压侧引线等部位进行检查,确保各零部件状态良好,无破损。”何延超说。
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防雷、防汛抢险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抢修班组和抢修机具材料,主动与气象部门建立沟通,加强雷电监测,确保列车在雷电天气下依旧风驰电掣。(于冬 杨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