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水带的前世今生

题解:消防健儿好身手,接头一卡联水带,两卷水带并一条,消防水枪可近攻。


消防水带的萌芽

对水的输送采用皮管或管路有非常古老的起源,因为小普林尼提到安德罗斯岛的古代居民获得的淡水来自泉水在海底,通过下沉的铅钟覆盖泉眼,顶端用皮革管附着顶端,这样新鲜水就被输送到表面了。使用足够长的灵活的软管足以承受一个良好的水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灭火的设备和效果。

在1420年,威尼斯人Giovanni da Fontana制作了皮革制成的军事用装备软管。它们是由长条形皮革制成,由短管件的连接,并应作为一个便携式水管。

不过,虽然这软管早就在欧洲大陆广为人知,多年以后才在英国得到利用。而且,这些软管一般认为是非常有缺陷的,直到1760年之后才得到广泛的使用,某些软管材料使用覆盖了水泥或涂料的帆布,这样处理可使帆布不漏水;另一种软管材料是无缝编织胶管,用机器织成管状。

消防水带的发明

这对范德海顿兄弟从荷兰为他们的消防水管(又称作水喉)的发明获得和设厂泵浦得到通用特权(专利),专利一直到1868年有效。1735年,阿姆斯特丹出版了德海顿死后出版了泵浦专著。图像部分包括显着不同的泵浦,用金属吸气管和柔性抽吸软管作为新奇,还包括一个抽吸泵的进料管的直接填充。对本发明或柔性抽吸软管的发明的时间的任何信息不包含在该书中。

1672年1月艺术家(画家)德海顿开发压力软管(消防水带)。使用皮革制作,铆钉连接。这种铆钉皮革软管15米(50英尺),无水时重约1英担。这种长度成为标准,一直影响到今天。这种水带通过软管接头“荷兰人”连接,可以无限加长。1673年1月12日,这种软管水带首先在阿姆斯特丹的火灾中得到使用。后来,范德海顿被任命为阿姆斯特丹的消防队长。

皮革软管的发明,不管是用于吸水或者是送水,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可能需要的任何长度的管道,是一大进步。其发明者是荷兰的范德海顿兄弟,当时在阿姆斯特丹灭火装置督察办公室任职。在1672年,他们第一次公开测试过,结果非常成功,以至于第二年发生的火灾,是旧泵浦的最后一次运用,取而代之的是新改进的消防车。在1677年,25年的独占经营权被授予他们制造发动机。到1682年,他们的改良消防车生产数量足够多,可以遍布城市放置,而旧泵浦则完全退出使用。到1695年,阿姆斯特丹市区拥有这些60台消防车,其使用计划是,每当火灾发生在任何地区,附近的六台消防车需要立即行动支援。而且几年以后,这些泵浦就遍布荷兰的所有城镇了。在这些消防车中使用的抽吸软管上用皮革制成,并进入水中用一块软木令其漂浮,软管的开口部或吸入孔被装配有多孔黄铜板作为一种过滤器,防止泥土或灰尘进入。范德海顿发明的不用吸管的取水计划,包括安装在泵浦上的皮革软管,另一端被框架撑开形成为鼓起的袋,并通过足够长度的软管,这一皮袋可以放到水源附近,用水桶立即填满。

不过,这些装置很快被新改进的”蛇形泵浦“所替代,软管一端附连到泵浦的软管改进后这个计划,其中,通过水的交流,保持在一千英尺的距离给消防车供水,并废除水桶的使用,取水过程造成的极大浪费,以及取水过程所必需的劳力。

由于消防队长杨·德·海顿自身是一位著名的画家(阿姆斯特丹消防队长是他的兼职岗位),所以给我们留下来大量关于火场战术的作品如下:

杨·德·海顿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了当时的消防车和水带主导的火场战术

水带的出现,大大改善了火场战术

消防水带的改进

在1677年有德国第一软管泵浦。汉堡市财政部购买城市光检查卡斯帕·哈塞2“Schlangensprützen)800 Reichsthaler而来。哈塞,专业木雕,顺便谁是从事生产和改进1672年通过JvdHeyden软管喷洒发明了一种能够机械师。由于巨大的成功,他在1680年给每个汉堡教区提供“软管泵浦”。

城市不伦瑞克的理事会可向马格德堡泵浦制造商在1680年购买一台4缸,气室和一个60鞋长“软管”的泵浦。交易结束于1684年。在1684的秋天,萨克森州选帝侯乔治三世从荷兰买了一张“大型软管火灾泵浦,用于运河附近”,并带到德累斯顿。她提供给城堡使用,并发生在1685年8月6日的德累斯顿旧城区大火中安装到位。

萨克森州的选民在1685年2月19日向荷兰采购,去年消防泵,皮革软管操机人员的选择。在7月16日, 4位马具匠,5位制包匠和4位鞋匠作为皮革专业人员,负责为德累斯顿法庭提供消防服务。

在1719年,来自Ordruf的花边商人,约翰·克里斯托弗·贝克图林根取得了在莱比锡无缝麻布织管。他是这个过程的改进者还是发明者,是不清楚。

西奥多伯蒂乌斯(Johamm Theodor Boetius)在莱比锡1720年出版 “关于消防、固定管和软管泵浦的新信息”的 告,其中第一次在德国提出新的软管泵浦,以及生产皮革软管的 道。

在寺院莫尔布隆办公室1722年得到了第一次的消防车制造商和铜匠诺亚库尔特Hardten “简单平庸的大消防车”,价格为180荷兰盾,其中包括皮革软管的价格。

在莱比锡于1724年出现的教训雅各莱波尔德技师与最现代的泵和消防车的完整描述和说明的宏伟作品“喷泉的场景” 。 LEUPOLD从第一个铜泵浦与吸入软管,也说他用荷兰软管射水。

1740年,德累斯顿主要泵浦的看护者Sebalon尝试用编织工艺生产麻软管,但没有成功。

法国亚麻布制造商(Franz August Parsch)在1765年在厄尔士山脉的山城Graupen定居并开始用亚麻布生产水桶,这是消防桶的新办法。

1779年,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在一次前往瑞士的旅行中,看到无缝编织的麻软管的生产。

1781年,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在魏玛成立一个亚麻布工厂,负责软管制造,可以在更大的规模制造的无缝消防水龙带。

1780年可拖动式手压水龙,使用软管和转向管,奥格斯堡。

英国Tyne河畔的纽卡斯尔的约瑟夫·安格斯在1788年开始的皮革消防软管的制造。他的孙子乔治开始使用“印度强盗”(橡胶)的涂层来编织亚麻软管。

在耶拿,制作于1809年法院铜匠Plug第一次生产了一种铆接的水管,这是他在 刊上公布。

1816年,杜福尔(Dufour)先生获得机械织机生产平织亚麻软管的法国专利Nr.1202 。

1827年3月22日在德国符腾堡,消防接头使用相同的配件,让几种软管可以耦合成为可能。

消防水带的成熟

在19世纪初被引入的另一种材料是皮革,这是现在普遍使用的令人满意的结果,证明一句老化,即“没有什么东西像皮革。”不过,这一材料中缝起来的时候很难保持水密性,但在1819年博金斯引进英国的铜铆钉铆接方法,解决了这个困难。范德海顿的皮革输送软管在接缝处缝在一起,制成50英尺的长度,端部使用铜螺丝耦合,使任何数量的长度可以根据可能需要的情况迅速接合。不过,没有记录表明这一软管用于旧泵浦的抽吸软管上,虽然一般认为它们是抽吸软管的发明者。他们在1675年制作了一些消防车使用了这种软管。原有的制作软管的办法,通过把接缝或边缘缝合到一起的工作模式,在1672到大约1807年或1808年期间保持不变。在1807年费城的赛勒斯和彭诺克,用铆钉取代缝合方式。铆接皮革软管在美国使用多年之后引入英国。在1819年结束时,雅各布珀金斯先生把这种方法介绍给英国,连同改进的软管接头,通过这些接头,软管可以不会扭曲或削弱供水通道,为此他被艺术学会授予一枚银制奖章。

那么,为什么是德海顿而不是其他人发明水带?任何发明,都需要两步,第一,发现需要;第二,提出解决办法。虽然荷兰是“低地之国”(水多,方便),可是自从两次阿姆斯特丹大火(1421/1452)之后,城市建筑风格发生改变,砖瓦建筑为主,给泵浦的射水使用带来很大的困境。在阿姆斯特丹的狭窄和拥挤的街道,原来的灭火办法涉及接近着火建筑物,并用射水的方法攻击火焰。靠近窗户的大火比后面房间的火焰更容易熄灭,尤其是厨房(许多火灾开始的地方),是不可能用水桶和固定喷嘴到达的地点。在这种情况下,旧战术包括让人用勾挠拉开建筑外墙套。这样建筑和火灾都因此开放到空气中,经常引发出更大的火灾。范德海顿是第一个想出用软管水带输送或中继水源到达火场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他注意到,直接攻击的水桶队对这些封闭火场情况没有什么帮助帮助,并且只有在这些火灾到达开放地带或靠近外墙时,水桶队才能被证明是有效的。老式泵浦的鹤嘴喷头的射程有限,泵浦操作又不能太靠近火场(给操作员带来危险),为了改进射水的效率,范德海顿兄弟作出了这项革命性的发明。消防水带允许消防员推进到建筑物内部(靠近着火燃料的根部),通过连接到软管端部的喷嘴(也称为分支管)直接对火场喷水。现代消防队员把这种方法或策略称作直接攻击。(直接攻击是对应于间接攻击而言,后者采用了雾化喷嘴,产生细水雾注入到过热的房间内,产生蒸汽和窒息火灾。)范德海顿并没有为他缝制的皮革软管提供详细施工图纸。后来英国和美国消防员使用缝制皮革软管的经验并不积极正面(即反馈不好)。这是因为皮革的缝合部位容易渗水腐烂,用来保持皮革柔韧度的黄油(tallow)让软管水带在一定压力下的接缝处突然爆裂。如果范德海顿发明的软管是在他的时代得到真正的火场应用,那么,他要么知道一些关于制作高质量软管的秘诀,要么那些消防水带在消防员的手中得到极为谨慎的维护措施。后者可能更合理的,因为范德海顿的灭火战术对灭火采取了极为用心的办法,后世无法重复。直到1818年,来自两位费城的发明家詹姆斯·塞勒斯和亚伯拉罕·彭内克获得了铆钉皮管的专利,给水带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水带技术才得到广泛的应用。1824年詹姆斯布列伍德彻底改造了爱丁堡的消防队伍和火场战术,主张消防员使用软管水带进入燃烧建筑,直接对火灾底部进行射水灭火操作,就是新水带技术带来的战术改变。

凡人看热闹,专家看门道,从小小的水带技术,反映的是一代又一代职业消防人的探索和创新,最本质的动力来自对火灾本身的体察和对火场战术的理解,一项技术,代表着一种战术。你看懂了吗?

顺便说一下,消防水带刚进中国时,被称作水喉,来自水带的英文Hose,音译为喉,要是照字面意思理解成水带连接件,那就闹笑话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11月 13日
下一篇 2021年 11月 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