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8时11分,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11时02分,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已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已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机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空间站舱外有关设备组装等作业。下面是出舱的完整视频:
这次神舟十二号乘组在出舱时,使用的是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它究竟包含了哪些新的功能?能支持多久的出舱时间?航天员穿着它作业是否舒适?
揭秘太空出舱“炫酷神器”:
飞天舱外航天服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服工程室主任张万欣表示,这套服装是二代的舱外航天服,从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载人航天器。
它最上面是一个头盔,面窗是四层的结构,两层是压力面窗,中间是充氮,它可以起到隔热和防结雾的作用。
最外层是防护面窗,是怕航天员在作业过程中会有磕碰、划伤而影响视野,这是在轨可更换的。
最外层的滤光面窗,航天员根据阳照区和阴影区来放下和打开,阳照区相当于太阳镜,防止光线射入眼睛。
航天员离开空间站进入太空,面临200多摄氏度的温差、空间辐射等一系列考验,而飞天舱外航天服有多层设计,实现了真空防护、高低温防护和辐射防护。
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无论是原材料、设计,还是确定实验方案、验证总结再改进,都是自主研发,相比于神舟七号翟志刚的出舱舱外服,它的安全可靠性更高,支持舱外活动的时间更久,使用寿命也更长,而最核心也是团队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突破的,就是如何让舱外航天服穿在身上更加舒适。
此外,飞天舱外航天服可以调节适应每位航天员的体型。虽然重达130公斤,但穿脱起来极其方便快捷。
揭秘太空出舱“炫酷神器”:
通用把手 电动螺丝刀 手动螺丝刀
与在地面不同,在太空中的航天员出舱作业,不仅穿着舱外航天服,还要面对失重等复杂环境的考验,即便是拧一个螺丝都是非常困难的,为此,科研人员还专门研制了很多特殊工具来协助航天员的工作。
戳视频↓↓↓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
这也是继神舟七号飞行乘组顺利完成出舱任务后,时隔13年,中国航天员再次执行出舱任务。
在完成全景摄像机抬升作业后,航天员刘伯明把自己的头盔相机对准地球并解说:“下面有白云朵朵,还有成片的,像海洋一样的画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用全景相机拍到的地球绝美画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