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增:“福清哥”成为印尼“螺丝大王”

壹福清

官方新闻平台,每天推送福清最权威信息。

为深入挖掘我市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侨乡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向世界展示海外福清人的良好形象和桑梓情怀,福清市委宣传部、福清市委统战部携手东南网海外部共同推出“海外福清人”专题,通过探访海外福清人的生存现状、记录他们的奋斗历程,从而进一步传承发扬他们的拼搏精神。

今天推出人物专访 道

《林文增:“福清哥”成为印尼“螺丝大王”》

今年82岁的林文增,1938年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西江村。23岁时,他去印尼打拼,历经无数风雨。38岁时,他用积累下来的12.5万港币在印尼泗水创办螺丝工厂,一步步奋斗成为了印尼“螺丝大王”。如今,他公司生产的螺丝产品占据印尼市场的一半以上,还销往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世界多个国家。

林文增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企业家,也是一位慈善家。福清与印尼虽相隔千山万水,却难阻他爱乡之情。事业有成之后,他积极出资捐款,帮助祖籍家乡建医院、修水库、建学校、盖公园等,带领家乡人民一起走向美好生活。他身在异域,心系桑梓,秉持一颗赤子之心,时刻不忘为祖籍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林文增。受访者供图

创业在印尼,奋斗成“螺丝大王”

林文增从小勤奋好学,聪明灵秀,曾就读于高山西江小学。得益于一个偶然的机遇,1961年,他赴印尼泗水协助叔父林学善、林学灼、林学棋、林学明经营五金工厂。为了谋生,也为了积累经验,初到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的他在叔父的工厂里一干就是整整5年。1966年,他离开工厂,以微薄的资金与林学灼、林学棋、林学明3位叔父一同创业,他们共同奋斗8年,发展了3家工厂,主要做铝锅等铝制品。这3家工厂的产权证上都没有林文增的名字,在种种原因的作用下,1976年,林文增离开了辛苦奋斗多年的工厂,拿着兑换到的12.5万港元在印尼泗水重新创办工厂,计划做螺丝生意,开始了自己艰辛的创业之路。“这12.5万港元也不全是我自己的,三分之一是我父母的,三分之一是我弟弟妹妹的,我自己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林文增说。

其实刚开始,林文增主要做的是铝片生意,因为他对这一领域相对熟悉。不久他到日本出差,参观了那里的螺丝工厂,考察中他发现日本做螺丝的机器又便宜又好又耐用,使用几十年都没有问题。当时印尼盾的面值比日元大,林文增思考了一下,觉得这生意还不错,就决定引进日本做螺丝的先进机器。由于创业之初缺乏资金,他就跟对方商量,先签好合同,再分期付款,然后从日本分批采购了约800万美元的机器。工厂发展缺钱,他就以百分之二三十的年利息向社会借贷。机器陆续运抵印尼后,他就开工生产螺丝,由合作方进行技术指导。除了购买日本的机器,后来他还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陆续购买了来自意大利、瑞士等地的先进机器。林文增说:“创业之路很辛苦,靠着自己努力,靠朋友的帮忙,靠着四处借贷,才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由于创业之初的启动资金里,林文增只占三分之一份额,创业8年后,在大家商议下,他们又把全部资产进行了重新分配。林文增把属于自己的那份资金投资到了其分到的9.5万平方米的厂房继续发展,由于效益不错,1996年,他又购买了一块24万平方米的土地,另建了一个螺丝工厂。投资界有句名言称:“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林文增也正是这么做的,他陆续在香港、新加坡买办公楼、买食品仓库,投资商业地产,涉足了更多的行业。他这个把 “鸡蛋分篮子放”的举动,后来成为了让他事业起死回生的一支“救命药”。

擦干眼泪,继续前行。靠着坚强的意志和创业的经验,林文增咬牙把生意维持了下去。此时,他在香港和新加坡购买的办公楼、食品仓库等,开始产生租金现金流,他就以此为公司经营源源不断“输血”,等到公司经营赚了钱,就继续把钱还给银行。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度过这段艰难时光,林文增的螺丝生意也越做越大。

现在的林文增早已成为印尼名副其实的“螺丝大王”,他公司的螺丝销售量占据印尼市场的一半以上,还出口到美国、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日本等多个国家,每年光钢材使用量就需要10万吨左右,销售额可达到1亿多美元。

2019年10月23日上午,由林文增捐资建设的西江文增公园竣工典礼在福清市西江村举行。图为林文增在落成仪式上发言。受访者供图

难离故土情,倾心做公益

虽然印尼与福清远隔千山万水,但难阻林文增的思乡之情。对林文增来说,福清这片土地是他魂牵梦萦的故土,有他一生难舍的情结。在事业有成之后,他总惦记着家乡的发展,他多次回乡,捐款捐物、投资创业、兴教助学,倾力帮助家乡的慈善事业。

早在上世纪80 年代,福清融侨基金会成立时,林文增就投资了50 万港币参与兴建“融侨酒店”;他还曾向高山侨联捐款,为高山医院购置病床,并捐了2辆救护车;上世纪90年代,他捐资200多万元,支持福清市委市政府发起的闽江调水工程,为帮助龙高地区人民告别“十年九旱”贡献力量;西江林氏宗祠修建时,他也踊跃捐赠了一笔资金;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支援抗震救灾;资助家乡西江村老人会和解决贫困乡亲的燃眉之急更是他经常干的事。

2019年10月23日上午,由林文增捐资建设的西江文增公园竣工典礼在福清市西江村举行,公园占地面积逾26000平方米。西江文增公园是一个大型多功能滨海公园,内设篮球场、足球场、体育场等,配备多样化运动健身器材。据西江村党支部书记林文太介绍,这个公园是林文增为了改变村民居住条件,提升生活质量,主动跟村委会联系建设的。如今公园建成了,当地父老乡亲也有了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休闲与运动场所。

“我生在西江,长在西江,对家乡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林文增在竣工典礼现场动情地说,在他看来,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是海外侨胞的一份责任。他希望西江文增公园的建成能进一步满足家乡父老乡亲体育锻炼、娱乐休闲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家乡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升。活动当日,福建省侨联副主席翁小杰、福州市侨联副主席李清华向林文增颁发了荣誉奖匾,再一次对他多年来心系家乡建设、投身公益事业的善行和义举表示了感谢。

林文增与叔母林翁瑞英共同捐资建设的福清市高山西江小学新校区。受访者供图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西江小学校舍的安全问题始终让林文增挂心,他觉得原来的教学楼使用了几十年后都快变成危房了,于是他主动找到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说自己想要兴建新的西江小学。2011年2月,西江小学择新址兴建,林文增和叔母翁瑞英(林学善遗孀)共同捐资2100万元人民币,2013年8月,西江小学新校区圆满告竣并投入使用。该新校区包括教学楼、综合楼、幼儿园大楼、体育馆、运动场等,教室宽敞明亮,是一所设备完善的现代化学校,为西江及周边乡村的适龄儿童提供一个美好舒适的学习场所,大大提升了家乡的教学条件。

西江小学新校启用时,林文增与众多乡亲们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传承好品质,润物细无声

林文增勤劳拼搏、奉献家乡、爱国爱乡的事迹得到了家乡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先后多次获得家乡省市等各级政府颁发的奖状、奖章、奖牌等,嘉奖他慷慨解囊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公益事业发展。199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林文增“乐育英才”牌匾;2006年2月,他获得了福清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热心公益造福桑梓贡献奖”;同年7月,他得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2010年5月,他获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州市热心公益事业贡献奖”;2014年12月,他荣获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州市热心公益事业“大榕树金质奖”最高荣誉奖项;2017年12月,他荣获2014-2016年度“福州市热心公益大榕树奖”;2019年6月,他再一次因多年来一直热心捐赠家乡公益事业,获得了“福建省人民政府荣誉奖匾”……

不仅在自己的祖籍地,在印尼,林文增同样也是一个热心的人。他积极投入华社活动,在东爪哇福清公会担任监事部主任、名誉主席等职务,慷慨捐助公会购买会所,捐助会务基金款。2013年公会百年大庆时,他捐出了5亿印尼盾作为庆典经费;2018年印尼龙目岛发生地震海啸,林文增响应东爪哇福清公会的倡议踊跃捐出5千万印尼盾,为筹建龙目岛的一所学校贡献力量;2018年底,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帕卢地区发生强烈地震灾害,他也慷慨捐出1亿印尼盾,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林文增说:“中国强大起来了,作为华人华侨,我们走到世界各地都好,都能挺起胸膛。中国如果不强大,人家会看不起你,就会欺负你。所以,我们华人华侨要继续发挥聪明才智,继续为中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投资13741万元!福清这条山体公园步道,将成网红地!

■福清加入2017→2019刷屏系列!这些变化太真实!

经济总量超千亿元!福清上榜2019年度省“十强”县(市)及“十佳”县(市)

■ 福清城区公园出现向日葵花海!快去打卡!

福清市融媒体矩阵

新闻热线0591-85156500(工作日)

邮箱地址2714394292@qq.com

新浪微博@壹福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9年 12月 3日
下一篇 2019年 12月 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