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聚焦新晋国家级专精特新榜单小巨人 12000VS8000小时 成都造气阀:超越国际标准使用寿命一半

编者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公示了关于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第三批第一年),成都17家企业上榜。

专精特新“小巨人”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市第十四次党代会 告指出,坚持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要发展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具有行业引领力的“专精特新”企业。

“眼下订单很多,生产任务很饱满,我们正全力赶进度。这一批设备已经调试好了,即将运往新疆油气田基地;那边的两台大型设备还在进行装配,中亚的买主也正催着发货。”在厂房里,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甘新伟自豪地说,在疫情影响下,公司订单却逆势上涨,同比增长了40%。

扎根成都27年,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抢抓市场风口主动应变,从单一做CNG压缩机开始,逐渐拓展到拥有铸造、容器生产、智能加工、部件精装为一体的四大生产基地,产业链涵盖天然气开采、加工、输送、存储及应用,氢能源装备设计、制造及销售,实现加氢、制氢一体化制造及实行ERP管理的企业,成为行业翘楚。

立足新阶段,公司已启动新一轮创业计划,目标直指“引领清洁能源装备发展新方向”的领军企业。

故事1

国际标准寿命8000小时

金星:“用我们的气阀,不到12000小时不收钱”

疫情形势下,订单却逆势上涨,金星股份的秘诀在哪儿?一个小小的部件,或许可以解开其中的秘密。

“就是这个气阀,国外进口的一般使用寿命为8000个小时,但我们能够达到12000个小时。我们给客户承诺,没有达到12000小时,不收钱!”拿起一块体积和一个烟灰缸差不多大的圆形铸件,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研究院长杨世宏自豪地说。

“气阀是压缩机的核心部件,这些气孔,不同的形状、间距分布都有讲究。”举着手里的这款气阀,杨世宏介绍,不要小看这个部件,为了研发这款新产品,公司跟西安交大通力合作,不断优选材料,提升生产工艺,合作研发十五年,历经数百次改进才最终成功。不光使用寿命提升了,这款气阀对能源的利用效率也提高了10%。

凭着过硬的实力,金星公司的产品受到国际客户的热烈欢迎。“从2015年开始,我们开始进入中亚市场,通过三年时间,我们成功地抢占了原来被另一家国际巨头垄断的市场,用中国制造代替了国际制造。”杨世宏介绍,以往高压大排量氢压机一直被国外垄断,金星股份通过科技创新,研发的45MPa隔膜式氢压机技术国内领先, “JXG-ll45MPa隔膜式氢气压缩机”被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联合认定为2020年度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国内首台(套)产品。

JX.H系列、JX.D系列、JX.U系列……一系列重型橇装高转速压缩机相继面世,迅速填补了国产大吨位高速橇装压缩机组的空白。“当前,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0MPa隔膜式氢压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目前正处于样机小试阶段,一旦研发成功,将在国内氢能源增压的核心技术领域独占鳌头。”甘新伟兴奋地说。

故事2

传统制造企业

却率先大胆拥抱数字化

在金星股份二楼会议室,最抢眼的是墙上一块巨幅数字显示屏。此时,屏幕上正显示着能源企业的实时数据,包括站点分布、加气量分布走势图、员工销售数据等。

“这是我们的运营管理平台和设备监控平台,这也是数字金星建设的成果之一。”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杨世宏介绍。

“主动求变,是金星股份一直坚守的品质。”以运营管理平台为例,杨世宏介绍,该平台将工作流程,日常业务全部数字化,可为企业运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比如,这批货的储存期限快到了,企业根据销售趋势走势图,就可以提前采取促销手段。”杨世宏指着屏幕上一组销售柱状图说。

“对我们金星来说,希望通过数据化创造压缩机领域全新的商业服务模式。”杨世宏介绍,“数字金星”欲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深入运用,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的应用模式,构建起以金星股份为核心的产业链数据化协同生态,彻底实现数字化转型。按照计划,金星股份将5年内完成生产线的数字化全覆盖。

采访期间,正碰到金牛区经信局来为企业送政策服务。“营商环境好!我们深刻感受到服务型政府给企业的大力支持。”甘新伟深有感触地介绍,针对疫情期间运输难的问题,相关部门主动问需,积极为企业协调蓉欧班列,为企业带货;针对企业资金需求,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银行提供更为贴心的金融支持,把贷款还款期从一年延长为两年,让企业专心生产……

“有了国家双碳目标的大背景,又有地方政府积极纾困解难,公司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氢能源这两大板块,对于建全产业链,做引领清洁能源装备发展新方向的领军企业,我们充满信心!”描绘未来,甘新伟信心满满地说。

锚定主业

在科技创新的大路上奋勇向前

从依赖进口到大力出口,一块看似并不起眼的气阀,真实记录了一场科技创新的“翻身仗”。

建设人才团队,推进校地合作,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产品研发……锚定主业,金星股份核心产品从追赶国际标准,到超越国际标准,趟出了一条跨越发展之路。

回顾发展历程,扎根成都27年来,公司最大的成功在于坚持科技创新,最大的底气来自于成都良好的营商环境。面向未来,金星股份正坚定不移按照市委产业建圈强链思路,完善产业生态圈,希望“小巨人”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奋勇向前,最终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2年 6月 1日
下一篇 2022年 6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