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文明施工建设
四.施工防护棚
1.加工场所防护棚
施工现场所有钢筋加工区、木工加工区等加工场地须设置双层防护棚,并悬挂各种安全标识牌。
2.施工通道防护棚
在坠落半径和吊装影响范围内的操作场所或人员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必须设置防护棚。
3.临街通道防护棚
在施工程与社会道路或民房相邻,或邻近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威胁的场所应支搭双层防护棚,设置安全标语及警示标语。
4.砂浆搅拌站
砂浆集中搅拌区必须采用木夹板有效封闭,地面硬化处理,排水通畅,内外保持整洁,砂浆配合比牌及操作规程牌上墙。
五.材料堆放
1.钢材堆放
不同规格及使用的用途分类并设置标示,基底硬化,钢筋垫起(建议采用200*200砼基础),排水通畅,短期内不使用的应有防雨措施。
不同级别的钢材及其加工成品,应分区堆放,采用栏杆进行隔离,并设置材料标识牌,以防混用。
2.木材堆放
分类整齐堆放,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避免受潮或倾斜;露天存放且短期内不使用的应有防雨措施,并且设置有效的防火器材。
3.管材堆放
分类存放,堆放高度不大于1.8米或根据管材特性及楼面承重能力降低堆放高度(以最低者为准),两边沿管材底部头、中、尾处应放置木楔,防止管材倾泻。
4.钢管堆放
脚手架钢管及其它支承架,要分类平堆,并用木方垫好,高度小于1.8米或根据该用品特性及楼面承重能力降低堆放高度(以最低者为准)。
5.加气块堆放
采用单臂悬挑式材料棚,宽度为2米,围板涂刷黄黑分色,高度为2米,立杆上须有限高1.8米的标识线,棚内加气块高度不得超过标识线,底部垫高200mm。
6.水泥堆放
要分期分批存放于干爽的室内仓库。仓库底部用木方垫高,再用夹板或适当的物料铺面,堆放高度不大于1.8米或根据材料特性及楼面承重能力降低堆放高度(以最低者为准)。
7.砂石堆放
沙石堆放设置砖砌三面防护。
8.建筑垃圾池
砖砌1米高,至少围护三面,内外侧抹灰,面积不小于4m*4m,现场应设置各种小型装料池(砂浆池、扣件池、废钢筋池等),定期清理池内物件。
六.生活设施
1.办公生活区
办公区、宿舍区应与施工区、材料存放、加工区分开、隔离设置。
办公区、宿舍区应干净、美观并符合相关消防、安全规范要求。
办公区、宿舍区地面应硬化处理,裸露土质地面应采取绿化措施。
2.工人宿舍
每间宿舍员工数量不得超过15人。禁止通铺、地铺。
在夏季时,工人宿舍内应统一配备空调或电风扇。空调应布设专线,满足设计负荷。
保持室内整洁、无异味。
禁止卧床吸烟。设专用烟头桶,烟头投入桶内。
3.员工食堂
员工食堂必须具备《餐饮服务许可证》,炊事人员具备身体健康证。
炊事人员必须穿戴干净,并保持个人卫生。
食堂操作间应保持干净卫生,有防鼠、防蝇措施。
燃气罐应放置在空气流通的室外,不得与食堂操作间同室。燃气管线长度大于1.5米应采用金属管。
4.卫生设施
卫生间: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均应设男女厕所,厕所地面要硬化,厕所外墙要抹灰刷白,留有通气孔,夜间有照明,并有水源供冲洗,厕所每日有专人负责清洁,定期消毒。
农民工夜校:设农民工夜校,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医疗设施:施工单位应制定卫生急救措施,配备担架等急救器材、一般常用药品。
七.环境保护
1.降尘
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自重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应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
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或采取覆盖措施。
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措施。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施工现场应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及时清运出场。
3.防治施工噪声污染
施工现场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3~12524)制定降噪措施,并可由施工企业自行对施工现场的噪声值进行监测和记录。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应采取降低噪声措施。
对因生产工艺要求或其他特殊需要,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