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 2021年度策略 告
◆基建及地产双驱动,工程机械2021年确定高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呈V型走势,预计2021年仍有望强势回升
◆随着“新基建”推进,轨交设备或重回视野
+核心观点
疫情冲击弱化,业绩复苏快,2021年整体仍稳中向好。
展望2021年,我们依然看好在基建和地产投资驱动下确定性较高的工程机械板块;并推荐受益于高端制造投资景气度向上,自动化改造积极性提升的子行业工业机器人;同时推荐业绩稳定估值偏低,受益于新基建城际、市域轨交广阔发展空间的轨交板块。
基建及地产双驱动,工程机械2021年确定高。在稳投资、稳增长的目标下,我们预计2021年基建将继续发力,成为核心的增长动能。叠加政府工作 告中提出“两新一重”的建设,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提速,加速城镇化将开启新内需空间。我们预计工程机械板块2021年仍具有较高确定性,国产中高端产品竞争力逐步提升,行业龙头份额稳步增长。我们继续看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三一重工(60003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恒立液压(601100)。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呈V型走势,预计2021年仍有望强势回升。我国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老龄化问题逐步凸显,制造业劳动成本也逐年提升,因此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快速提高至 140 台/万名工人。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工业机器人下游产业升级、汽车制造业和3C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认为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工业机器人密度在未来几年有望翻倍增长。我们推荐国内工业机器人标杆企业埃斯顿(002747)和机器人(300024)。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低于预期的风险,房地产政策紧缩的风险,自动化改造不及预期的风险,设备出口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表1: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投资建议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认为,由于疫情对全球经济运行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国际需求受到影响。与此同时,疫情也加大了国际政治的矛盾,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将会是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主线。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供给端的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产业链的现代化(高端制造)将会是内循环的发展重要基础。同时,会议继续强调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我们看好行业龙头三一重工(60003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恒立液压(601100)和艾迪精密(603638)。
1)工程机械:总的来说,近几年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销量及业绩表现均非常亮眼,2020年挖掘机销量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两位以上的增长,我们认为2021年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仍有望保持稳步增长。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 行业统计数据,2020年1-11月纳入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296075台,同比涨幅37.4 %;11月当月挖掘机销量为32236台,同比增长66.9 %。11月份,大中小挖销量同比增长势头相较10月有所上涨,大中小挖累计销量同比涨幅扩大1%、6.2%、1.8%,增长势头不减。
在稳投资、稳增长的目标下,基建和地产投资拉动工程机械销量具备确定性,预计明年基建将继续发力,成为核心的增长动能。“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的建设,例如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进一步加深了工程机械板块明年的确定性。我们预计工程机械将全年保持较高的景气度,国产中高端产品竞争力逐步提升,行业龙头份额稳步增长。我们继续看好行业龙头三一重工(60003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恒立液压(601100)和艾迪精密(603638)。
2)工业机器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数据从2019年底由负转正,结束了长达一年多的负增长。由于下游需求逐步回暖,制造业整体环境有所改善,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呈V型走势,我们认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复苏趋势有望持续,2021年产量有望持续回升。
总结来看,工业机器人的驱动力与人口结构改变、用劳成本增加等自然驱动力,以及下游产业应用推动紧密相关。我国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结构的变化,201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8.07%,老龄化问题逐步凸显,制造业劳动成本也逐年提升,因此工业机器人密度从2011年10 台/万名工人提高至 140 台/万名工人(2018年)。并且长期来看,其下游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潜力巨大,有望在未来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认为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工业机器人密度长期有望向韩国靠拢(774台/万名工人,2018年数据),追平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密度指日可待(327 台/万名工人)。
3)轨道交通:全国铁路投资目前正处于平稳阶段,作为稳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预计2021年铁路投资大概率保持坚挺。未来轨交行业亮点之一在于后市场,由于我国高铁客运量持续快速增长,动车组保持高负荷运行,里程标准会先于时间标准达成,我们预计到2022年高级修市场规模将超过340亿元,动车组高级修市场规模已步入新的阶段。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