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创新知识产权服务、保护、运用模式 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抓服务 抓保护 抓运用 促产业创新发展

事实上,上述两家企业满满的获得感是湖南省知识产权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创新知识产权服务方式,助力社会各界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的缩影。

段志雄表示,近年来,湖南知识产权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精心指导下,以建设知识产权支撑型强省为目标,紧紧围绕“三抓三促”工作思路(抓服务,促专利量升质优;抓保护,促营商环境优化;抓运用,促产业创新发展),不断深化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服务理念、强化保护能力、提升运用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支撑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实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方面,我们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湖南省省委省政府等各界的帮助下,深化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高校知识产权中心等重点平台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服务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水平。”段志雄表示。

“一核两翼”助力成果转化 激活“沉睡”的专利

事实上,实现更多“从0到1”,意味着向更多“卡脖子”的地方开刀,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根据规划,长沙市重点围绕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省、市联动建立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中心,形成知识产权成果“推送之翼”;引进上海新诤信入驻大科城科技园,推动湖南省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中心入驻宁乡经开区、宁乡高新区,形成园区“承接之翼”,成功构建“一核两翼”的高校知识产权转化格局。

作为“推送之翼”中的佼佼者,湖南大学在2018年专门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知识产权中心),归口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的申请、使用、处置、作价投资等事项。该中心成立后,逐步创新专利筛选、培育、发布机制,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运营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湖南大学“盘活”了自己的资源,成功转化了一批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价值专利。

“我校陈政清院士团队攻克了电涡流阻尼难以用于低频大型工程结构的国际难题,相关技术应用于中国最高建筑——上海中心大厦、摩洛哥世界最高光热集热塔、川藏铁路、以及近十座千米级大桥的减振系统,并逐步由土木工程领域推广至高铁列车、风电塔、军工等领域的结构减振,形成振动控制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目前正在与中车四方、三一创投等企业与投资机构洽谈转化事宜。”李飞龙表示。

据介绍,陈政清院士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中国最高建筑,上海中心大厦,摩洛哥世界最高光热集热塔,川藏铁路及10座千米级大桥的减震系统,并正在协商将该成果应用于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的减震系统,近三年创造经济效益达3.8亿元,土木工程逐渐推广至高铁列车,风电塔军工等领域的结构减振、形成振动控制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

作为“承接之翼”中的重要一翼,湖南宁乡高新区承担着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使命。该新区负责人,宁乡市委常委、宁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郑旗介绍,自2015年湖南省高等院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落户园区以来,园区以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能力建设为核心,在校企合作与对接、成果转化与交易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2019年园区创新发展绩效评价中,该园区位列全省省级高新区第一名。

郑旗表示,经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依托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和湖南省高等院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国内知名高校全力加强校企合作,助力企业创新2020年进一步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争取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新一代无创产前诊断项目在园区落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金额6,000万元以上。扶持创新项目,湖南省储能产业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湖南中小企业“上云”行动行业运营平台等相继上线。园区已组建1.5亿元分享风险补偿基金,累计投放园区企业35家,金额达到1.37亿元,成立5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打通专利运营难点堵点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以创新为特点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2018年,湖南省成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由省、市两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组成。

“这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的发放来得正是时候,化解了企业复工复产的燃眉之急。”该企业负责人廖总说,今年年初,该企业浏阳的生产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但疫情的影响使企业新生产线的启动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在深入了解企业难题后,交易中心提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解决方案,并安排合作银行与企业融资对接,最终将“辊轮式压滤机”等5项专利和13项实用新型申请质押,在短短一个月内帮助企业获得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400万元。今年3月,智水环境新生产线迅速投入使用,截至5月底,累计产值已达4000万元。

据吴勤介绍,目前湖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整体规模已达到4300万(其中省级1300万、市级3000万),并共同委托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负责具体运营,用于补偿银行向中小型科技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服务中产生的部分风险损失。2020年1月至7月,全省办理专利权质押登记125笔,融资金额18.27亿元,同比增长了52.4%和72.3%。

湖南中技华软知识产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在湖南省知识产权局、湖南省财政厅的支持下,湖南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自2017年7月成立以来稳步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基金团队已接触湖南省内智能制造类项目超500家,其中地方金融监管局公布的符合基金投向要求的上市后备企业渗透率达66.67%;接触全省范围内符合基金投向要求的新三板企业渗透率达64.18%。基金团队参加省市区各级别项目路演等活动近200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0年 9月 9日
下一篇 2020年 10月 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