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外形不规则而且较复杂,不易实现定位,大小头是细长的杆身连接,容易变形;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要求较高。连杆的加工工序遵循先面后孔,先基准后其它的原则。连杆是一个刚性比较差的零件,因此定位夹紧应减少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工艺特点:
(1)大头孔加工。传统工艺一般是切断后对大头孔进行拉削,或者在切断前将它加工成椭圆形,因为是断续加工,振动大、刀具磨损快、刀具消耗大。而涨断工艺将大头孔加工成圆形 。
(2)连杆体、盖分离。传统工艺采用拉断(或铣断、锯断)法,而涨断工艺是在螺栓孔加工之后涨断。采用涨断工艺后,连杆与连杆盖的分离面完全啮合,改善了连杆盖与连杆分离面的结合质量,所以分离面不需要进行拉削加工和磨削加工。由于分离面完全啮合,将连杆与连杆盖装配时,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定位,如螺栓孔定位(或定位环孔),只要两枚螺栓拧紧即可,这样可省去螺栓孔的精加工。
(3)结合面的加工。传统工艺是在拉断后还要磨削结合面,且连杆体/盖的装配定位靠两个螺栓孔中的定位孔和螺栓的定位部分配合来定位,所以对螺栓孔与其分离面的垂直度和两螺栓孔的中心距尺寸都有严格的要求。尺寸误差导致连杆与连杆盖装配后有残余应力留在连杆总成。
(4)螺栓孔加工。涨断工艺加工的连杆体/盖的装配定位是以涨断断面作定位,而传统工艺加土的连杆体/盖的装配定位靠两个螺栓孔中的定位孔和螺栓的定位部分配合来定位,所以对螺栓孔和螺栓的精度要求都很高。采用涨断工艺加工连杆时,精度要求大大降低,两个螺栓孔可不同时加工,这样为多品种加工创造了便利条件。连杆大头孔采用涨断工艺后,它们的分离面是***完全的啮合,所以没有分离面及螺栓孔加工误差等影响。
(5)螺栓装配。通过带振动式储料器的螺栓进料装置、分离装置以及带导管和气嘴的进料器,将螺栓进料、安装,并用安装在齿条式安装支架及液压驱动垂直滑台上.的快速BOSCH拧紧机进行预拧紧,当拧紧至某一设定扭矩处时,通过设有等待功能的装置松开螺栓,清理结合面,***后拧紧螺栓至要求。
连杆涨断技术在连杆加工发展史上,涨断工艺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连杆涨断加工工艺在国内已被广泛使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华晨和奇瑞等厂家均采用此种连杆工艺,一些专业的连杆制造厂家也开始采用此工艺。
连杆工艺流程:
1. 粗磨连杆两端面
2. 粗镗大头孔,钻小头孔,铣螺栓座面及打号面,钻螺栓孔及螺纹底孔并攻丝
3. 激光切槽,裂解,拧螺栓并压衬套
4. 钻深油道孔
5. 精磨连杆两端面
6. 精镗大小头孔并倒角,铣阶梯楔形面,测量
7. 绗磨大头孔
8. 清洗连杆
9. 测量称重,分级打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