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游戏其乐无穷

金色的童年是快乐的,回忆金色童年是兴奋的。童年是一艘船,装满了糖果、装满了欢笑,也装满了快乐。童年像一个五彩缤纷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件趣事、游戏活动常常把我带入更好的回忆里。小时候的游戏简单又有趣,简单列举一些:

一、丢手绢。只要有一块小小的空地和一块手绢就行,人多一些最好。围成一圈,一个人拿着手绢在外围绕圈圈,唱一首《丢手绢》“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地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手绢放在任一小朋友地后面,被选中的小朋友得在对方找到空位前抓住他。

二、抓石子。三两个人都可以一起玩儿,每个人,找几个小石子,一般是每人五至十个石子。石头剪刀布,看谁先抓,从一开始抓,到没能抓住的时候换下一个人。

三、翻花绳。不需要在哪儿,只要一根绳子就能玩。想要翻出各种花样,你还得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常见的花样有飞机、牛眼、金鱼等。

四、捡冰棍棒。几个人,夏天的时候吃完冰棍,或者是从马路边捡点冰棍儿洗干净了就能玩。玩法也极其简单,就是把冰棍杆儿攥在手中墩齐了立放在桌面上,然后突然一放手让冰棍杆自由散落到桌面上,下面就看你的手艺了,先选定一根最容易拿的,平心静气、屏住呼吸轻轻地将其从这一堆冰棍杆中分离出来。接着选取第二根。如第二根与其它的交错搭接,不太好取出来,可以动用己经取出来的冰棍杆作为辅助工具。在取拿的过程中,只要肉眼看不出来其它的冰棍杆有晃动的现象即算成功。如果晃动太明显了就算是失败,请对手撒放余下的冰棍杆,任他逐一“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就这样你来我往、三番五次,最后数一数,谁拿到的冰棍杆儿多谁胜。

五、跳绳。一个人也可以玩。或者几个人课间找一个空场地,两人抡起绳子,另外的同学找合适的时机钻进去跳,看谁跳的多。

六、老鹰捉小鸡一个老鹰,一个鸡妈妈,好几只小鸡,一方是(鸡妈妈),几个人排成一长队,后面的人扭住前面人衣服;另一方是一个人(老鹰),手里拿着一个棍。喊开始,鸡妈妈队左右摆摔的队伍,老鹰拿着棍,打在某人身上,就是老鹰把鸡吃掉了。时间限时几分钟。如果,老鹰全部吃掉小鸡,就是老鹰方赢了,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吃掉任何一个小鸡,那么是老鹰输了。

七、捉迷藏也叫藏猫猫。无论在家里、打麦场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玩。就是人躲起来后,一个人找。

捉迷藏是小时候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游戏。人数不限,场地不限。两个人可以玩儿,多数人玩儿更有意思。一个人闭上眼睛数二十个数,其他人藏起来,找的人数完数后就开始找了。有的藏的地方不够隐蔽,很快就被找到了。有的人很厉害,善于隐藏,害得最后所有人都去找他。最后,没有人能把他找到,他非常地有成就感。

八、瞎迷糊摸人。一个人用红领巾把眼睛蒙住,来摸其他同学。

九、踢毽子我们都是分组踢的,一个人一个人踢过去,哪一组踢得多,哪一组获胜。

十、跳皮筋

跳皮筋一个是大多数女孩子都爱玩的。可能因为太好玩儿,看得男孩子们也跃跃欲试了。(不过很多时候男孩子都是来捣乱的份儿)。那时候,几乎班上所有女孩子书包里都有一条皮筋。尤其是放学后,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大家三五成群跳皮筋的身影。如果只有两个人,还可以把皮筋一端的结打开,然后系在就近的树干或是电线杆上,轮流着跳。

跳皮筋最常见的玩法就是皮筋高度从脚踝处开始到膝盖,到腰到胸到肩头,再到耳朵头顶,然后举高“小举”、“大举”,难度越来越大,跳者用脚不许用手钩皮筋边舞边唱着自编的有一定节奏的歌谣。如下:

小汽车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八四五六,四八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八五五六,五八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八六五六,六八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八七五六,七八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八八八五六,八八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八九五六,九八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十一、丢沙包

记得小时候玩的沙包都是妈妈亲手制作的,一个缝补好的小包裹内,装满了荞麦皮或黄豆。带着沙包,找一块空地,约上三五个小伙伴便能玩了。前后各有一个人轮着丢沙包,还有几个小伙伴在两人中间,作为被投击的对象。被击中的话就得下场。如果其中有一人有幸接住,自己则可以多一条“命”,或“救”起下场的同伴。

十二、耍拐(碰拐或斗鸡)、

游戏规则是一脚独立,另一脚用手扳成三角状,膝盖朝外,用膝盖去攻击对方,若对方双脚落地,则赢得战斗。在童年游戏中,这是最激烈最有男子汉气概的游戏,不过有少身材魁梧的女生也喜欢这种游戏,而且杀伤力惊人。

我记得小时候在学校一下课我们一群男生就跑到学校角落的草坪上“斗鸡”,有时候还会有高年级的学生来“砸场子”我们也不甘示弱,和他们对着怼,不过大多数都是我们吃亏。

十三、弹玻璃球。用大拇指用力将琉璃球蹦出,去碰对面的球,如果碰准了,就为赢家。

在一面墙上,撒手后任其自由落体并滚出去,谁的玻璃球离墙远,谁就占先手。然后就是轮流弹珠,碰到对方的,就算赢了,然后开始下一局。

十四、拍洋画、

北方部分地区叫“扇洋片”。孩子们拿出一些多余的洋画,把洋画合在一起,摆在地上,轮流用巴掌去拍,或者用洋画去拍洋画,能拍翻即可拿走。

十五、跳方格(跳房子)

儿时的跳房子是孩子最爱玩的户外游戏之一,更是女孩子的最爱。一般都在家门口的空地,或是没车的路旁,找颗小石头,就能画个房子,玩上半天了。单脚跳、双脚跳,蹦蹦哒哒过上这么愉快的一天。

也叫跳房子,记得小时候,为了玩跳方格,我们会提前从学校教室中带几根粉笔回家。如果没有粉笔,会在家附近寻找黄色的砖头,然后摔碎成小的石块,在一块干净安全的空地上画出黄色线条的九个格子。然后再丢小石块,丢到哪个数字,就跳到哪个格。前提就是每次都要把石子准确地投到相应的格子内,出线就不好了。

十六、滚铁环

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

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竞速、有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独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曾记得在比赛时还得过第一名嘞!

十七、滑冰(车)。过去传统的滑冰车是大一点的孩子们自己的杰作,滑冰车基本上是几块木板钉在一起,下面有的绑上铁丝、好一点的按两块角铁。孩子们有的在滑冰车上盘腿坐着、有的跪在上面奋力滑行。这项运动对我来说,是童年最大的乐趣,现在最美好的回忆。

十八、挤油渣(挤尿床)那时的教室都没有取暖设备,冬季课间短短的十分钟要取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挤油渣”了。此时,一群人常常紧靠着墙根站好,从两头往中间挤,如被挤出去就算被淘汰。大家虽说被挤得气喘吁吁、脸红脖子粗,但仍兴高彩十九烈,因为此时浑身发热甚至满头大汗,这游戏的效果也就达到了。有顺口溜的“挤、挤,挤尿床,挤出来谁来谁尿炕。”这个活动有一玄机,当后面的人挤劲达到最大的程度时候,最前面的那个人如果突然离开,就会使全部人涌倒在地。曾记得我的结发???,头部撞在了门框的边缘上,碰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现在还有伤痕存在。

童年是匆匆的河流,一去不复返,童年是甜蜜的糖果,让人回味无穷,童年是绽放的花朵,绽放着无限的希望与梦想!再见,我的童年!再见,我童年时的回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1年 1月 6日
下一篇 2021年 1月 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