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潘石屹悼念褚时健

中国青年

褚时健 东方IC 资料图

3月5日,澎湃新闻获悉,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云南冰糖橙品牌“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享年91岁。

当日下午,褚时健独子褚一斌正式发布消息称,褚时健于3月5日13时20分离世。

当天晚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向褚时健亲属发唁电称,惊闻褚时健先生不幸逝世,深感悲痛。先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中国优秀企业家的代表,先生的创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企业家为中国经济发展努力奋斗。先生的离世,是中国企业界的重大损失。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发表悼文称,褚时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开拓者,在没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是他和他们那一代人开辟出了市场经济的新天地,让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他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用褚橙来扶贫,我向他致敬做了潘苹果,跟随着他的脚步。”潘石屹在悼文中提到,两年前,褚时健视力特别不好时,送了潘石屹一本他写的书,“还在书的扉页给我写了一段话。从笔迹上能看的出来,当时他的视力已经非常糟糕了。”

“褚老今天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里,在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他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潘石屹在悼文中写到。

曾经出任过云南红塔集团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褚时健,是中国知名的“烟草大王”。

公开资料显示,褚时健1928年出生,1979年进入玉溪卷烟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褚时健将“红塔山”打造成为中国名牌,使玉溪卷烟厂成为知名大型烟草企业,但1999年,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后减刑。3年后,褚时健保外就医后,与妻子在哀牢山承包荒山开始种橙。近年来,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因励志属性加上品质优良广受欢迎。

2018年1月17日,褚时健90岁生日那一天,在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的褚橙庄园,云南褚氏果业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了成立仪式。

当时,90岁的褚时健在致辞中提到,那么多年来,基本上实现了保证质量第一、数量第二,满足社会需要的目标。“虽然我们都是七八十岁开始(创业),但对社会要做的事,我们也算做了一点。”

“现在,还有一些人问我,这个果子很难种,为什么还要做这个事。我闲不住!”褚时健提高声调称,他相信很多事是天道酬勤,“不勤快的人,在任何时候也不会有好结果,人生(间)正道是沧桑。我相信这些基本理念,人有顺境逆境,情况不好的时候不要泄气,情况好的时候不要骄傲,做人才能长久。”

为何这位老人在古稀之年还能“触底反弹”,走出一条令很多年轻人难以想象的“V字型”人生道路?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跌落谷底之后的反弹力”。这是褚时健在接受采访时讲的道理。

下面选取了《中国青年 》2014年在云南玉溪褚橙果园对褚时健的专访,标题为《褚时健:现在的年轻人太急了,我快90了还在摸爬滚打》。

1

“经历几十年,七八十岁才有点耐心了”

褚时健:现在社会上太多人这么想,都想找条直路走。尤其年轻人,大学读完书进入社会刚几年,就想搞出名堂,实际不是这样。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

我也曾经是年轻人,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社会变动很大,很多希望都破灭了。尤其是我40来岁的时候,几乎所有希望都不存在了。当你抱着很大希望的时候,失望很多;当看不到希望之后,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着一点。

褚时健:时代不同了,年轻人期望值很高。我年轻时,一家三口人从昆明到玉溪,看到修路工人们临时住的房子,都非常羡慕。当时我们都觉得:“一辈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这一生就得了!”

现在年轻人的知识面、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强多了,但年轻人的特点还是一样:把事情想得很简单。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从福建来找我,说自己大学毕业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没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标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我对他说: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种果树10多年了,你急什么?

褚时健:我们开始时,眼前是一棵这么高的小树(伸手在膝盖的高度比划),还有满山红土。我开始也急,也想马上成林、马上有利润,种了两年树,还是满山红土,(橙子销售)到了2007年还不好办。但是我历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就有点耐心了。现实教育我们,果树每年只能长这么高,肥料、水源等问题都是原来想不到的,所以急不得。

褚时健:那是要想的。一件事,一点不懂,我不敢干。我学了七八成,有七八成把握,才敢干。我考察了水果市场,外地运来的冰糖橙很贵,本地的便宜,但产量少。我就想,除了天灾,总能整成。

2

“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褚时健: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人生历程还很长,要二十年年见成功。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大事业。困难多,搞好一点,信心就大一点,只有这样走,一步一步来。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赚一分钱,上万吨就能赚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褚时健:以前有不少人在社会变动的时代抓住机会,一下发了大财,比如搞房地产。还有人靠亲戚、靠父母,现在财富很大,我也认识。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是靠机遇、靠父母,我也认为他将来守不住。

褚时健:国家要转型,始终要靠人来破解难题。年轻人两下整不成,就想散场算了?这不行。要坚持下去,莫怕苦,多动脑筋。

脑子不活也不行。我老伴就说我,如果搁一块地在我面前,它为啥比两边的地产量好?别人不关心,我看到了就一定要研究。人不去试,方法不会出来,一点点摸索才出来。机会始终是有的,你不注意,它就过去了。

褚时健: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褚时健:种橙子的人不少,但今天可以说,要像这样种好上千亩的还不多见。有的人来我的果园看了一次,回去就开了八九万亩的新果园,但我看来,基础没打好,后头要吃亏。

像今年我们碰到的难关,十几年没遇过。连续高温一个多月,果子都被晒掉了。但你看我们的五条管道从对面大山来,面对高温,果园有水维持。别的果园如果基础不好,损失就大。而我们还能保住和去年一样的产量,就是因为农业基础打实了。

这个也是年轻人最难理解的。人在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要实实在在挣钱,才能拿得住。就像搞农业,如果你质量搞不好,经过一个周期,10元资产就变8元了。

褚时健:电子销售现在挺火,但我晓得,如果这时候头脑一昏,质量下去了,很快就会垮。

褚时健:我还真想过,就是养羊。我就想,云南气候条件比出产羊肉的西北地区温暖湿润,怎么不能养?我也认真研究过新西兰、澳洲的气候条件、羊种、牛种……但没想到80岁以后,这两年身体和精神状态下降快,不如以前了。现在看,这辈子只能在山里种橙子了。

3

“总想找现成、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

褚时健:(摆手)人生没有顶峰。我管玉溪卷烟厂时,有个主任问我:你是不是给国家利税交到50亿,就可以不干了?结果烟厂交到60亿元利税时,我对他说:“劲头比原来还大。”

褚时健:一个人做事,不是只为了吃穿。其实我自己的钱,一辈子简单吃穿是用不完的,吃太好还不习惯。像名牌,我就不喜欢。有一年我出国,一家英国公司在伦敦的高级酒店设宴,出席宴会的公司高层都是西装领带、皮鞋擦亮,我不喜欢“拴”领带,就穿得很普通去了,英国老板都很吃惊。

褚时健:这几年,不少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跑来问我:“为啥事总做不成?”我说你们想简单了,总想找现成、找运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我八十多岁,还在摸爬滚打。

我现在蹲下就站不起来了,但分枝、挂果的时候我都要去果园,坐在边上,让人扒开树叶露出果子给我看。

褚时健:前几年,农大毕业生都不想来我们这个“山卡卡头”(方言,指偏僻的地方),今年来了好多个。我说你做对了。你安心一步步来,只要三五年,就成了。在城里拿5000元工资不容易,但果园里的一对小年轻,一年工资上10万元,媳妇也快生孩子了。

褚时健:看得到。因为我承包时,这里就有3000棵老果树,每棵管理成本10元,产50公斤冰糖橙。直到现在,这些老树还在。很多果园七八年的树就衰了,广东、广西的同行问我:为什么你的老树还挂果?到底几年淘汰?我说,30年(一般果树20多年)。

褚时健:(笑)这也是对社会、对中国土地资源有用的事。如果土地涵养好了,同一块地的水果产量能从一吨升到两三吨,就能省出千百亩土地。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采访转载自2014年7月4日《中国青年 》)

推荐阅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9年 1月 2日
下一篇 2019年 1月 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