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见证了中国第一条山区铁路的建成
它见证了中国人民
将千年蜀道变通途的伟大
它见证了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的诞生
曾因自然灾害被埋地下40年的它
今天迎来65岁生日
它就是——
宝成铁路南北接轨点纪念碑
年过花甲 再现新颜
今年2月,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工务段在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在宝成铁路k147附近发现了一截纪念碑。他们迅速在周边开始寻找,几经周折,这个被泥石流损坏成3截,埋在地下40年,让无数宝成人牵挂的接轨点纪念碑,又重现人间。
汉中工务段迅速对纪念碑进行修复,由于纪念碑是混凝土浇灌而成,里面没有钢筋,已经断成三截。为了将纪念碑修复完整,他们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历时3个月,终于将纪念碑修复完成,让年过花甲的纪念碑,再现新颜。
纪念碑来历
1956年7月13日上午10时,在甘肃省徽县黄沙河举行了接轨仪式,现场像塔一样的三棱形的接轨标志上的红幕被揭去以后,扎彩的火车头响起一声长鸣,吐出一缕白烟,拉着彩车徐徐由南向北开过了接轨点,坐在车厢里的当地两百多名人民代表,都在车窗口,向夹道鼓掌欢呼的人们含笑挥手而去。接着,在接轨点附近,五千多名铁路职工和当地农民,又举行了庆祝大会。
千年蜀道变通途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纪念碑,一起回忆中国人民将天堑变通途的伟大壮举。
1952年
7月1日,在庆祝成渝铁路通车时,毛泽东主席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宝成铁路最开始的名字)”。
7月2日宝成铁路随即从成都段破土动工。期间动用了我国建设铁路一半左右的劳动力和五分之四的机械筑路力量,它的建成不仅打通了中国人民出川的通道,更让新中国的腰杆硬了起来。
正在建设的宝成铁路
1956年
7月12日,宝成铁路南北两端在甘肃黄沙河接轨。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7月13日10时,在接轨点举行仪式。宝成铁路修筑单位的6个负责人,将最后6颗特制的银灰色道钉,钉进了接轨点上的钢轨和枕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乐队齐奏、汽笛长鸣,恢弘壮大的场面让人历久弥新,充满了鲜花与掌声。
7月14日《人民日 》第一版对接轨仪式进行了专题 道。
1958年
1月1日,宝成铁路全线正式运营,让困扰我们千年的“蜀道难”成为了历史。中国第一条山区铁路诞生了。
1月2日,《人民日 》第一版通过《把西南西北和全国连接起来了》《火车从西南直奔祖国的心脏》和《北京—成都对开首次快车》三篇文章, 道了宝成铁路正式运营,记录了这一伟大的胜利!
贺龙元帅在宝成铁路通车典礼现场剪彩
《人民日 》1958年1月2日第一版 道宝成铁路正式运营
1975年
7月,宝成铁路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这标志着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的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宝成铁路全线电气化顺利通车
1981年
8月,宝成铁路遭遇特大水害,中断行车68天,接轨点纪念碑被泥石流冲毁、掩埋,几次寻找未果。
宝成铁路水害情况
2018年
1月,宝成铁路成功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此次发布的“名录”既包括了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企业,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覆盖了全国造船、军工、铁路等众多门类。
2021年
2月,汉中工段在开展铁路沿线环境整治过程中,发现了纪念碑,5月完成修复。
保护文物 传承宝成精神
现如今,时速25公里/小时的蒸汽火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350公里 /小时的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我们已经从“奋力追赶”变成“世界领跑”。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重要历史时期,宝成铁路南北接轨点纪念碑也迎来了它65岁的生日。65年沧桑巨变,65年春华秋实,65年风风雨雨,宝成铁路浓缩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变迁,承载了铁路人不畏艰难险阻的豪情壮志。
新时代、新征程,汉中工务段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党员和团员青年重温宝成精神,学习宝成精神、传承宝成精神,引导新时代铁路人赓续宝成精神,让宝成铁路成为沿线政府企业和群众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路!用实际行动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
汉中工务段组织党员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
“最美铁路人”黄伟给青年党团员讲述宝成精神
团员代表在纪念碑前许下铮铮誓言,争当宝成精神继承人
团员青年重温接轨点纪念碑历史
接轨点纪念碑成为现场教学课堂
-
一位老党员的英雄本色
-
艰苦偏远站区职工专属福利,全套服务送上门
-
杨喜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
坐着高铁看陕西 | 硝烟凝岁月 深情忆峥嵘
-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开行突破2000列!
▌图片:周俊英 魏语檀 胥超
!你最好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