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手表的朋友都知道,手表是由成百上千个零件组成的,而且每个零件非常精细,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因此手表的价格也高高在上,但是很多认为手表的上使用的螺丝与一般的螺丝一样,殊不知大品牌腕表的一颗小小的螺丝也价值不菲。那么手表螺丝价格为什么会如此高昂呢?今天鑫诺德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小小的螺丝出生到安装到手表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手表中,螺丝虽然不起眼,但是却很重要。一块完整的手表,从表链、表耳、表壳、表扣到机芯,没有一个环节能够脱离螺丝,同时使用到螺丝的种类至少会有十几种,它们形态各异,作用在不同的位置,让手表的一切能够运作自如。其实制作成形的螺丝并不难,钢材塞进,数控机床加工,出毛坯螺丝,速度很快,成本也很低,1欧元不到,成本也就是7块钱人民币搞定。普通螺丝,搞搞初级抛光,为了拧进去,没毛刺 。而高级手表的机芯螺丝,重头戏在于后面加工工序。
一般来说手表的螺丝分两种,外观螺丝和机芯螺丝。一般的手表,外观螺丝用的都是常规螺丝,但是高级一点的品牌,就会开始使用有自己特点的螺丝,一方面是为了让固定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品质的把控。例如:里查德米尔用的一般都是五级钛金属的螺丝,硬度高,加工难度大,成本自然就很贵。
而对于外观件的螺丝而言,手表机芯的螺丝,就显得重要的多了。手表机芯空间就很狭小,因此螺丝的空间自然是有限的。目前来说,机芯的螺丝大多使用的是一字型螺丝,因为简单适省空间。但是简单并不代表容易,顶级机芯的螺丝为了追求工艺极限,视觉华贵。所以国际高级的手表,会对机芯螺丝进行细致的打磨,对螺丝边缘及螺丝槽进行倒角和抛光。
机芯螺丝从工艺角度来说,无非是抛光和烤蓝。抛光工艺在之前的文章说过,最高级的抛光是Balck Polishg(镜面打磨),手拿零件,蘸着研磨膏,在磨盘上不断的摩擦,最终表面比,镜子还亮,打磨完以后在一定角度下表面呈现出全黑色(传统的格拉苏蒂就是这么做的)。而且打磨过程要十分注意,因为只要手轻微的抖一下,就会前功尽弃要把这个零件重新开始打磨。
烤蓝工艺不是说在钢的表面抹一层蓝色物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抗氧化和螺丝强度。一般在烧制前要进行四步打磨,完之后再进行烤蓝。通过高温加热,使得钢在空气氧化,在螺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层。225度,淡黄色,以下依次是:深黄,红棕,红紫,紫,深蓝,310度是淡蓝,325度是浅灰色。一般来说要加热到270°-290°之间,温度太高太低都不会是蓝色的,选择这个温度,主要是将螺丝再次硬化。
一枚机芯螺丝仅仅抛光和烤蓝的工序,就得制表师大概60分钟的时间成本。你想欧洲人工多贵啊!成形的1欧螺丝变成了一百欧,一个机芯里边有好多种螺丝,对于功能较简单的一只手表来说,大约会使用30颗螺丝。因此可以知道一个顶级机芯,单单是螺丝成本就要两三万人民币。如果再算上更复杂的表针、表壳、其他零件就不言而喻了。今天鑫诺德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加个关,下次小编继续和大家分享更多有趣(实用)的内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