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相君: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陈相君,男,37岁,现任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环城大队事故中队负责人。获评山西省优秀人民警察、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闪光点:

陈相君多年从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面对疑难、重大死亡事故,他总能抽丝剥茧找出线索和解决办法,化解矛盾纠纷。尤其针对各类逃逸案件,创建了“侦破逃逸事故合成作战室”,两年来破获逃逸案件32起。

人物感言:

“人民警察,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要坚守初心和使命,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勘查现场、追查逃逸、调解纠纷……2002年9月,陈相君从警校毕业分配到临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环城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工作,18年来处理各类交通事故3523起,其中侦破死亡逃逸案件30起,结案率达98%以上。他处理的事故无一复核、无一投诉。

勇于创新,破解逃逸案件侦办难题

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历来是事故中队民警眼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陈相君创建了“侦破逃逸事故合成作战室”,极大地提高逃逸案件侦破率。

4月18日凌晨6时,临汾市南环路西汾河桥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接警后,陈相君与同事赶往现场仔细勘查,从死者身下提取到微量物质。通过走访摸排和调取周边监控,事故中队对肇事车辆和驾驶人进行了模拟画像:肇事车辆为机动三轮车,驾驶人是一名45岁左右的男子。

结合模拟画像,陈相君带领中队民警连续奋战排查嫌疑车辆,调取查看大量视频监控,终于在视频画面中发现了一个米粒大小的光点,而这个光点就是破案的关键。“根据光点出现时间,我们在事故发生路段进行了多次现场实验,推断出事故发生时间,同时,确定了肇事车辆是逆向行驶。”陈相君说。

经过6昼夜的奋战,4月23日,在排查襄汾县邓庄镇燕村三轮车情况时,民警发现一辆近期全车喷漆的三轮车,结合视频监控和车辆当日活动情况,驾驶人刘某被传唤至大队进行询问。据刘某交代,案发当晚他驾驶三轮车一路逆行去某砖厂拉砖,撞人后害怕面临巨额赔偿,于是关闭车灯摸黑逃窜回家。回到家后,狡猾的刘某当即联系了附近另一家砖厂,连夜出车干活,伪造了不在肇事现场的假象。

案子破了,陈相君说:“查办案件一定要严谨,即使有99%的可能性,也还有1%的不确定性,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才行。”18年来,他做到了零上访、零投诉,收到群众赠送警旗120面、感谢信30余封。

防患未然,做好事故预防“减量控大”

多年从事一线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陈相君对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造成的伤害深有感触。如何做好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工作,他在“防、严、宣”三字上下功夫。“防”是指通过周通 、月分析,召集勤务中队负责人和辖区民警对事故多发时段、地点、违法行为进行对策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开展针对性的勤务模式。“严”是指与勤务中队在事故多发时段、重点路段联合查处酒驾、无证驾驶、超速等违法行为,消除事故安全隐患。“宣”是指进运输企业、学校、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在路面张贴交通安全提示标牌,让群众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上。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2019年辖区交通事故“四项指数”连续全面下降。

干工作任劳任怨,做劳模无私奉献。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在2019年6月成立“陈相君劳模创新工作室”,组织参与300人以上的统一行动3次,端掉8个非法经营窝点,2处制售假牌假证窝点,查扣151辆无牌走私大排量摩托车。疫情期间,他更是身先士卒坚守一线,连续作战20余天不休息,核查辖区车辆、人员。

历经风霜雨雪,却从未忘却初心。陈相君和事故中队的故事还在继续着,他将一如既往地奔波在路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奋力追求着让人民满意的崇高目标,为推动山西临汾公安交通管理事业持续向前向好发展不懈努力着。(胡建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0年 12月 1日
下一篇 2020年 12月 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