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植入的金属材料要不要取出

目前用于骨科植入的金属内固定物材料,构成成分主要为医用不锈钢或钛合金,它具有良好的刚度、强度、延展性、抗腐蚀性、生物相容性,对人体健康无害,一般没有毒性反应和排斥反应。尽管如此,医生还是建议大多数内植物尤其是用于固定负重的下肢骨折的内植物如钢板、髓内钉、螺钉,在骨折愈合后应及时予以取出。这是为什么呢?

少数并发症

因为作为金属异物,有少数人对它还是会产生一些并发症。首先,金属植入物的蚀损。虽然由于植入的材料,都具有一定的抗蚀损性,但由于材料选择或应用不当时,有可能发生蚀损,出现疼痛和无菌性炎症反应。其次,金属的过敏反应。有些人对金属过敏,深部组织中发生的过敏反应,肉眼难以看到,主要的症状是疼痛、肿胀、植入物的松动。再次,骨质松变。坚硬的内固定板,导致正常的生理负荷不经过骨折端,而由内固定板本身通过,形成“旁路”时骨折端受到应力保护,使其失去了正常的负荷,使骨发生废用性萎缩和松变。此外,是否有致癌性?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尽管仍存在成千上万的未取出的内固定物,但是内固定物对人体的致癌几率极低,亦未见相关 道。

术后1~2年取出

临床上骨折愈合时间为3~4个月,但骨的塑形改造需要1~2年,才够坚硬如常,基本达到正常人的骨骼强度,因此,内植物一般在骨折术后1~2年完全愈合后取出。儿童由于骨折愈合快,取出时间更应早些。当然,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如可吸收钉、棒、钢板已在临床逐渐应用,植入人体后在固定一段时间后发生吸收或溶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类似物等无害的副产品。

哪些情况不用取

此外,医生也会建议有些人不要取出内植物,或者取出术弊大于利,这种情况包括:一是高龄老人、较多内科疾病等患者,取出术要冒很大风险;二是固定在特殊部位如颈椎、肱骨干、桡骨小头、骨盆等部位的内植物,取出术暴露困难且易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组织,不取并不影响身体健康;三是埋藏在骨组织内的小型内植物,如跟骨铆钉、腕舟骨双头加压钉等,如取出对骨组织损伤较大,也不建议取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9年 1月 13日
下一篇 2019年 1月 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