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见过的明星,装台人汉堡随口就能 出一大串,刘德华、张学友、王菲、谢霆锋、李宗盛……
但聊起他们的现场表演怎么样,他就有些语塞。因为往往演出正式开始后,他才有时间赶紧去后台眯一会儿,补个觉。当狂欢开始上演,装台人却未必能享受其中。
这一行还有着严格的、不成文的规定——工作过程中,绝不能去找明星签名、合影。多年前,汉堡团队里有个年轻装台工用手机偷拍艺人,被他一把抢过、删图,“去结钱,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但明星完美梦幻的演出,有时又是他们拿来说服家人坚持干这一行的理由。
镁光灯下的完美演出,往往掩盖着所有的不安。
装台时容易发生意外,这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从不会公开讨论,一旦谈了,就怕触霉头。更别提遇上天气跟人过不去的时候了。
但是,因为热爱,或是对这份工作的需要,很多人至今还奔波在各个演出现场。
从菜鸟到专业人员
让马云“发光”
这一天的工作,是为浙江歌舞剧院的校园演出《国之歌》搭台。中午时分,几卡车的设备已经运到剧场后台,十多号人在舞台上忙活到下午4点,一个灰色的底台已经初具规模。
伴随着设备箱摩擦地面的滑轮声,以及钉枪的“扑哧”声,一个高大的男人蹬上一部木梯,然后抓住舞台侧面上方的灯光架,一个引体向上,就像杂耍似的爬上了铁架。
这个叫董军民的汉子,今年42岁,湖北潜江人,他是杜青华带入行的。
董军民
2010年,董军民在杭州一家饭馆当厨师,恰好杜青华的嫂子,也在这家店里上班。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杜青华拆台人手不够,董军民就被叫去帮忙。
当时,“连信号线都不会拔”的董军民,跟着搬了一些架子和箱子,半小时就拿到了100块工钱。
又能看演出,收入也不错,至少比整天呆在后厨跟油烟打交道有意思多了。三个月后,董军民成了一位装台人。
干了十年,董军民从啥都不懂的菜鸟,成了“只要给我一张灯位图,我来搞定所有灯光”的老师傅。
后来,董军民加入了杭州剧院的《断桥》舞美团,一干就是三年,2000多元钱底薪,每演一场另有30元钱补助。
那段时间,除了搬箱子、搭布景、装灯光,他甚至还要穿上黑漆漆的戏服,躲在舞台上“断桥”的“桥”里,随时听着耳机里的号令,把“桥”移动到台上的定点位置。
很多时候,台下掌声如潮,观众感叹着“舞美太赞了”;台上的董军民,半蹲在“桥”里两个小时,默默充当着工具人。
《断桥》巡演的那段时间,董军民经常晚上膝盖肿胀得睡不着,但随组到成都、昆明、西安、大连、沈阳、太原等越来越多城市巡演,也成了他在老乡们面前值得谈论的资本。
最远的一次,2013年,董军民跟着剧组去了韩国首尔。在那里,作为一个装台人,他真正见识到了韩国人对这项工作的严谨。
开演前,剧院方发现灯光架后面的电线排布太杂乱,要求中方全部梳理整齐。后来又一路一路测试电压,要求调试到每一路都几乎平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盏灯的光线强度不会有落差。
从那一刻起,董军民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做一个专业的装台人。
演出后台铺得整整齐齐的电缆线
2016年,马云在黄龙饭店做了一场慈善晚宴,作为那一场的搭建团队,董军民和同伴们,花了两天时间,在宴会厅里搭了一个漂亮的舞台。但彩排的时候发现,大厅的灯光还是不够,临时决定嘉宾上台时,再增加两台追光灯。
事关紧急,人手也不够,董军民被临时分配操控其中一台追光灯。那个晚上,3个多小时,他保持着伸直脑袋、双手握灯的姿势,光圈始终稳稳地跟着马云、李连杰、姚明等大佬。
几天后,湖北老家的亲戚很快发来微信,“听说你给马云发光(打光)啊,厉害厉害”。
安全太重要
最怕影响到观众
董军民渴望行业的专业化,也希望这个行业的安全与收入一样稳定。但现实是,很多情况下,装台人只能用身体去“肉搏”。
2012年,汉堡接了一场房产公司的拼盘演唱会,演出地点在萧山义蓬一所中学的操场上。
那年夏天,杭州台风特别频繁,搭台时还风平浪静,但当嘉宾李宗盛唱完,突然就下起了暴雨,凶悍的狂风,直接把操场上几棵小树都连根拔起。
公安赶紧叫停了演出,组织现场1000多位观众紧急疏散。当时,包括汉堡在内的很多工作人员也都慌了神,只听得老板歇斯底里地大喊,“谁都别走,都上台去,顶着背景板别让它倒了砸到观众!!”
呼啦一下,几十号装台工人涌上舞台,一字排开用肩膀顶着巨大的背景板和钢架。风越刮越大,把钢架吹得摇摇晃晃,汉堡害怕极了。就这样顶了20多分钟,所有观众才疏散完毕,就在这个时候,暴雨和狂风也突然停了。
“安全就好。”很多时候,这是装台人说服自己和旁人最妥帖的借口,也是他们从业过程中愿意去相信的“运气”。
郎朗在西湖上弹琴
2013年,郎朗的一场钢琴音乐会,要在印象西湖的湖面舞台上弹琴。这次装台,被汉堡称为“史诗级”任务。
演出前两天,工人们乘坐着西湖里的电瓶船,一趟一趟把音箱往湖中央搬(印象西湖的舞台在水平面下几厘米处),船上重心不稳,几乎所有人都掉到过湖里,呛两口水,扒着船舷又爬上来。
因为要接电,光是水下走线,就走了100多米。在此之前,汉堡和公司同事花了整整半天时间,给所有电线仔细包上了防水材料。
千算万算,还是算不过老天,演出当天,又是大暴雨,而且一直没有停的迹象。雨下到最后,湖面上所有电线、音箱全部泡在水里,有好几个音箱都 废了,损失惨重。
干装台的,最怕这种事。而且发生在演出之前,意味着只能耗费大量时间,用最低效的排除法去解决。
法老在潮音乐节现场
今年8月的海宁潮音乐节,还是杜青华和董军民搭档,演出前一天,下起了暴雨,灯光、音响的电缆线全部浸泡在了水里。突然,有工人发现,架子上的一组灯不亮了。
因为电线都是一根根接在一起的,从外表看,并不知道是哪一根出了问题,只能全部拔下来,然后插一根,推一下开关,再插一根,再推一下开关,看灯到底亮不亮。
当时,雨大得让人完全睁不开眼睛,几乎忙了一个通宵,在检查了40多组线之后,董军民才发现,有5根线烧掉了。
谁知道,演出当天中午,又有灯不亮,只能再用排除法抢修,一直到快开场才压哨完工。事后,董军民感叹,如果那场不是他们几个装台老手在的话,可能演出都演不了。
家里人都劝改行
但什么敌不过热爱
从业至今,杜青华目睹或听说的行业事故,少说也有几十起。
之前英国的一份行业调查 告里,舞美搭建行业,被评定的风险指数为“中高级”。
但对杜青华这样从业20年的装台人来说,诉苦从来就不属于他。
前阵子,一个帮忙拆台的活儿,杜青华因为踩到钢管打滑,直接从6米高的架子上摔下来。当时大概有十几秒钟,眼前全是黑的,工友们赶紧围过来,有人还用手机给杜青华拍了张照,“(眼睛)肿得像个茄子”。
但摔伤这样的事,也仅限于最要好的几个朋友在吃夜宵时调侃几句。
自己是老手,还免不了出事,为了降低风险,杜青华几乎不用“临时工”,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登高证和电工证,“万一出了事情,说都说不清楚”。
还有一个现象——几乎所有装台工的老婆,都曾经劝过他们改行。
干装台这么多年,杜青华送给过老婆最多的礼物,就是全国各个城市的特产,有时候老婆赌气也不吃,就放在那边,任由坏掉。
演出多的时候,陆勇和老婆经常十天半月见不到面,老婆放出狠话“这个家就是你的旅馆”,好几次劝陆勇改行。去年做朴树、周传雄那场拼盘演唱会,陆勇想办法搞到了两张赠票,让老婆和她弟弟一起来现场看。
散场后,陆勇在拆台,老婆微信发来五个字“还蛮震撼的”,从那以后,一直没提起过改行的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