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如何提高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效率和质量工艺

导线接续压接

1 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压后对边距尺寸超差

压后对边距尺寸是施压压力是否到位的直接反映,直接影响线夹与导线的连接强度,是导线线夹压接最重要的控制项目。压后对边距尺寸超差,主要原因是压接设备提供的油压不足、压模磨损超标、压模模口长度过大。

1.2压接后管体弯曲度超标

压后管体弯曲是导线线夹压接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管体弯曲超标将影响线夹的受力状态,按照验收规范规定,弯曲度不得大于2%。造成管体弯曲的原因主要是:压模上下两瓣长短不一或安装不当导致错位、相邻两模重叠长度不够甚至未重叠、压接时铝管没有放平。

1.3压接后管体轴向扭曲

压后管体扭曲,虽然对线夹受力没有影响,但是工艺不美观,影响观感质量。造成线夹管体扭曲的原因,主要是压接前导线扭劲没有释放,压接时线夹管体发生扭转,相邻的压模棱角不在同一直线上。尤其是高空压接操作空间受限时,经常会出现压后管体扭曲的现象。

铝管扭曲

1.4压接后棱角处存在飞边毛刺

接续管压接后,棱角处会产生飞边与毛刺,需要锉掉,以免产生电晕。接续管跟随导线展放升空后在进行处理,则会增加高空作业量。飞边毛刺未清除或清除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员片面追求导线展放效率、质量责任心不强。

压后铝管飞边毛刺未及时处理

1.5 线夹出口附近导线松股

压接后线夹出口附近的导线外层铝股拱起,形成灯笼状,俗称”起灯笼”,将降低导线的综合受力性能。主要原因是穿管时操作不当,逆着铝股绞制方向旋进铝管时导致外层铝股松散。

2 影响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效率因素

2.1需压接区段比较长

大截面导线接续管压接区比较长,需要压接的模数多;而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压钳输出的压力比较大,压模的长度不能太大,且行程时间长。 所以,与常规导线相比,大截面导线接续管压接需要的时间显著增加。

2.2导线外径及截面大,单根铝股直径大,割线耗时相对长

进行接续压接时,钢芯搭接部分需要割线以剥掉铝股,使钢芯露出,而大截面导线外径及铝截面积较大,单根铝股较粗,导致人工割线所需要消耗的时间比较长。如LGJ-1250/70钢芯铝绞线,外径尺寸达到48mm,单线直径4.35mm,铝截面积为1250mm2。每一模压接时间比普通导线时间耗时增加约0.5倍。且由于与压模接触面积大,压接到位后不容易脱模。

2.3管体长、导线刚性大,给穿管造成难度

为确保压接密实度,接续管内径一般仅比导线的外径大0.8-1.0mm,导线收紧、顺直的情况下可以顺利穿入接续管。但大截面导线管体比较长,导线外径、铝股单线均较大,从而刚性也比较大,导线不容易顺直,给穿管造成困难;另一方面,导线割线操作时,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很容易导致铝股松散,使导线外径增大,造成穿管困难,甚至无法穿入。在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过程中,穿管困难的现象十分常见。

2.4压接弯曲矫正困难

如果大截面导线接续管压后弯曲超出规范允许偏差,则需要进行矫正,以满足钢护套安装和质量验收的要求。由于其刚度大,弯曲矫正十分困难,耗费时间较长,是影响接续压接效率的因素之一。

2.5施工组织因素

导线接续压接包括画印、断线、割线、钢锚压接、铝管压接、质量检查、涂刷观察漆、安装钢护套等多道操作工序,需要多个工种相互协作完成。如果施工组织不当,施工秩序混乱,各工种之间衔接不及时、缺乏配合,将会增加无效时间,延长压接操作总时间。因此,压接班组的施工组织,也是影响接续压接施工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提高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质量的措施

3.1针对压后线夹管体弯曲、对边距尺寸超差采取的措施

(1)正确使用压模,确保叠模长度

所选用的压模应与线夹规格相匹配,且上下压模模口长度应一致。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认,或者出库前由工器具管理人员游标卡尺用检查并做好合格标记,上下模必须为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型号产品,钢管用压模和铝管用压模应做好明显的区别标识,防止混用。压接时,相邻两模必须按照规程要求,有一定的重叠长度,一般为5-8mm。

(2)做好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压模

施工过程中,由操作人员应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定期检查压模的对边距尺寸,其数值应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对于已磨损或变形的压模,应视为不合格品,禁止使用。

3.2管体扭曲的预防措施

压接前应将导线顺直,释放其弹性扭劲;地面压接时场地应平整、坚实,高空压接应用专门的吊篮作为操作平台,为压接操作提供必要的操作空间。

3.3飞边毛刺解决措施

对于压接后产生的飞边、毛刺,应安排专人及时锉掉,该要求应作为技术交底的内容之一。施工前开展压接质量培训,提高压接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施工过程中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监督。

3.4压接后导线松股预防措施

割线时,应在切割部位附近绑扎细铁丝或胶布,防止切割过程中外层铝股松散。将导线穿入铝管时,必须顺着导线外层铝股的绞制方向,以免导线铝股松散。当穿入不顺畅时,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穿入。安装护管时,两端必须有橡胶套管进行保护,以免压接管过滑车后,导线产生硬弯变形,出现松股现象。

4 提高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效率的措施

4.1尽量压缩辅助工作和准备工作时间

大截面导线压接区段长、截面大、割线时间长等,是由大截面导线本身特性决定,是压接必须消耗时间,一般很难再压缩。所以,应在辅助工作。准备工作耗时方面挖掘潜力。辅助工作包括导线换轴、锚线、割线、导线升空、护管安装、导线画印、毛刺飞边处理、涂刷防锈漆等,比如通过采用导线切割器代替手工钢锯,减少割线耗时;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准备、材料准备、人员准备、场地准备等,比如利用正常展放时的空闲时间,清理压接场地,为后续压接提前做好准备。

4.2做好设备维护保养

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做好压接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停工。必要时,应有备用设备或关键零部件。压模规格数量满足施工需求。

4.3通过合理布线,减少压接次数

合理的布线方案,可以减少导线接续压接次数,从源头上减少接续压接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将接续部位控制到耐张塔,紧线时将压接管截掉,此时压接管仅起到临时连接作用,对其工艺质量可不作过高要求,或者直接用双头网套进行连接。另外,可以通过提前与导线厂家协商,增加单轴导线的长度,放线区段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单轴导线长度越长,压接次数越少。

4.4强化施工组织措施

导线压接一般由专门的作业班组完成,同时需要与其它作业班组衔接配合,所以强化压接班组组织建设、保持班组人员稳定性、提高组织纪律性和配合意识,对于提高压接施工效率是十分重要的。班组负责人必须由组织协调能力强、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施工项目部负责整个施工场地内的协调工作,确保各班组之间配合密切。

5 其它措施

5.1大截面导线接续压接对导线展放质量与施工效率,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施工前应进行专项策划和培训,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用以指导现场施工。

5.2优化布线方案,包括放线段划分、导线定长、导线接续管位置控制等,减少压接次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压接导致的质量缺陷,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值得施工技术方案设计人员的重视。

导线压接试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8年 4月 3日
下一篇 2018年 4月 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