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情侣变身冰粉“行家”,人力资源管理卖起黑椒烤肠

19日下午5点,乔宁、延东芝这对小情侣又检查了一遍塑料盒,确认冰粉材料是否备齐。半小时后,某家装公司的HR人事宋延芳放下了应聘人员的简历,梳了梳头发准备打卡下班。6点整,刘美云犹豫地看着修改数遍的海 ,最终按下了邮箱中的发送键。他们,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却会从济南的不同方向奔至水岸名邸夜市,在同一个夜晚相聚。

他们,是时下最“潮”的“斜杠青年”,即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人群。两副“面孔”的他们随着白天黑夜的过渡而交替、变换身份。在烟火气弥漫的夜晚,校园情侣变身冰粉“行家”,公司人事卖起了黑椒烤肠,被甲方“摧残”无数遍的广告设计师则“当家做主”成了饰品老板。

“我今年都21岁了,不赚钱怎么娶她?”

5点钟从小区往夜市走时日头还很足,乔宁和延东芝想快跑几步躲躲阳光,盒子里装的葡萄干和山楂糕却不乐意了,碰撞着塑料盒发出“哐哐”的抗议声。等放好勺子、果酱、小纸碗,摆上画着不二家小女孩的价格招牌,两人的白T恤已经被汗水画出了“地图”。

“我在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电子商务,我女朋友在中国石油大学读通信专业。”听到乔宁介绍自己,延东芝还有些羞涩地低下头,看摊位暂时没来客人,便拿出ipad默默追剧。一问年龄才知道,两人都是1999年出生的,再迟几个月出生就迈入“00后”大军了。

之所以选择卖冰粉,与乔宁曾经的打工经历有关。“我每年放假都会去打工,仓库、饭店都待过。之前在火锅店干活,就是帮人做冰粉,也算学到技术了。”乔宁表示,为了让口味更加正宗,他特意网购了四川冰粉回家熬制。

夜市规定的收摊时间是夜里12点,小情侣每次忙活完收摊到家已是凌晨。清洗出锅碗瓢盆已经汗流浃背,再打开炉子通宵熬制冰粉,有时两人也会因为熬冰粉的事拌几句嘴,沉默半晌后又相视一笑。

“打工虽然不是第一次,但摆摊还是第一回。”乔宁回忆说,夜市的摊位是7月初试营业的,但他们实际“试水”的时间却要更早,钉子也没少碰。“夜市没开之前,我俩就在小区旁边的路口摆摊,连个招牌都没有,结果第一天就只卖出两碗冰粉。”这个数字,对于第一次摆摊的二人简直是致命打击,然而寡言少语的女朋友延东芝却安慰他,“没事,夜市人肯定比这儿多”。

“这样其实挺好的,在夜市摆摊比在仓库、饭店干活强,很自由。我得继续干,都21岁了,不赚钱怎么娶她啊!”说出这话,乔宁和延东芝二人都哈哈笑起来。

“快奔三的人只拿底薪,不‘斜’你养我吗?”

5点半下班后,宋延芳回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下那双让她崴脚无数次的“恨天高”。洗脸卸妆后,她从衣橱里掏出一件运动型速干上衣,催促着同样刚下班却赖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的丈夫赶紧行动起来。五分钟后,小两口风风火火地出门往夜市赶去。

宋延芳的摊位,主要出售烤肠、糖果和瓶装饮料。然而你路过此处却会发现,宋延芳的摊位很尴尬地安置在了厕所门口。或许你会诧异,明明是食品摊,为何摆在了厕所门口?宋延芳的解释让人感到鼻子一酸。

起初,刚结婚的小两口原本是跟夜市管理处联系好了摊位,但却因囊中羞涩迟迟没有交纳定金,开业在即,等不到定金的夜市管理方也只好将摊位租给了别人,几经协调才得到了现在厕所门口摊位。然而让宋延芳意想不到的是,厕所门口的人流量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摊位,她还利用在门口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贩卖纸巾等产品。

“这边的厕所很干净,你站在我们摊位前闻到的只可能是我家烤肠的肉香。”今年27岁的宋延芳是个“烤肠肚子”,卖烤肠也是因为自己“无肉不欢。”“我可是试吃了多家品牌的无数根烤肠才选择了现在的这款,自从夜市开业,我跟老公的晚饭就是我们家烤肠,别的东西再香也都诱惑不了我们。”

宋延芳表示,摆摊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补贴家用,“我今年27岁了,都要奔三的人了不能只靠底薪过日子,得为将来养孩子的支出做准备了。”对于宋延芳来说,创业初期就已经赚到一笔不小数额的零花钱已经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情了,“我会继续’斜’下去,经营好我的生活,经营好我的摊子。”

“甲方老板猜不到,给他改方案的也是一名老板”

或许是被“甲方爸爸”的长期折磨练出了耐心,也或许因为这是自己的生意。即使画了一整天的广告设计图,手酸眼睛胀,刘美云还是会从历下区的公司飞奔到北园家中拿货,再一溜小跑地下楼骑车赶到夜市,流着汗耐着性子弯腰收拾她的饰品摊。

百十样小饰品,每一个都要从收纳盒中拿出来,再一一摆到“货架”上。耳饰要悬挂,项链也得把盒子都打开。也许是出于设计师的“处女座”细节控,就连小卡子都得摆得笔直。如果不是哪只不长眼睛的小飞虫落在手背上跟她“亲切互动”,刘美云一般不会着急跳脚。

当然,真有虫子她也不止是跳脚这么简单,那尖叫声总是让人觉得她面对着的不是飞虫,而是白天那位让她改了无数遍海 最后却选择了第一版的甲方老板。

刘美云表示,来此摆摊既开源又节流,除了熬夜长一下巴痘,并没觉得辛酸。“我回家也是没事躺着刷手机,还忍不住剁手买东西,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我难上加难。”刘美云说,在这里摆摊可以把精力都放在赚钱上,偶尔有饰品店老板来她摊位“批发”,一次性还能赚到四位数。

自己做了小老板,刘美云也发生了一些小改变。“来夜市买东西的人,砍价都相当狠。之前有个阿姨,拿着二十块钱的耳饰问我五块行不行,给我砍蒙了。”刘美云表示,夜市上的她已经是老板,绝不会再像白天那样“唯唯诺诺”,她当场拒绝了这位“砍神”。

“来夜市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斜了,但斜得相当快乐。白天找我改方案的甲方怎么都想不到,给他做海 的小妹也是个老板。”刘美云表示,她在夜市租了一整年的摊位,夜晚的“老板之路”还会继续走下去。

夜市负责人:在“斜杠青年”身上看到了朝气与毅力

对于“斜杠青年”这一称呼,三个摊位的年轻人并不觉得意外,相反他们还挺喜欢这个称呼。“年轻人嘛,可能性肯定是更多一些。我目前是两个身份,或许将来适应了,身上能背着更多角色。”烤肠摊主宋延芳说。

陈立村介绍,由于夜市管控较为严格,收摊时间也有要求,最早的撤摊时间是夜里12点,有时候顾客比较多,一些生意火爆的摊子收拾完毕可能已经到凌晨3点了,即使如此这些年轻人第二天也依旧会按时按点去上班,保证自己白天的主业不受影响。

“6月时地摊爆火,确实有年轻人是一时冲动来了这里,大多是90后,让我意外的是他们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娇气。”陈立村表示,这群年轻人的毅力的确让人佩服。“说实话,有些摊位一开始我们都觉得他们会坚持不下去,但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此外,他表示,平时在与这些斜杠青年们沟通时,也会叮嘱年轻人要合理均衡时间。“我们鼓励支持他们创业,同时也希望他们不影响白天的正常工作。多重事业都丰收也是我们想看到的。”

据调查,“斜杠青年”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作家麦瑞克·阿尔伯的《不能只打一份工:多重压力下的职场求生术》一书中。而随着人们对于高收入和多元化发展的追求,年轻人开始越来越多地从事兼职工作。今年夏天地摊的爆火,让不少观望的年轻人不再等待,直接“斜”起来。

你,会考虑“斜杠”一下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0年 7月 21日
下一篇 2020年 7月 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