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朝阳区奥林西路向北骑行,眼看转个弯就能到五环辅路上,非机动车道却突然“断头”,前方是一大片绿地,骑行者不知道该怎么绕过去。回看相关的新闻 道及网络留言,这一问题被市民反映已至少两三年,可断头路还没接通。近日,奥林西路完成了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专用车道施划工作,成为城区首条冬奥专用车道。市民呼吁借此良机把这条路上的骑行痛点问题也一并解决。
五环路
非机动车道“断头” 骑着骑着就无路可走了
打开电子地图,搜索奥林西路,便能看到这条南北向的道路直通北五环奥林西桥,机动车经奥林西桥右转,既可以上北五环主路,也可以到达北五环的辅路。从地图上看,奥林西路是没有非机动车道的,但实地走访发现,这条非机动车道却是存在的,只是修到奥林西桥竟成了断头路。
按照骑行者原本的预期,从奥林西路由南向北抵达奥林西桥,然后顺着非机动车道右转,便可到达北五环路辅路的非机动车道,但眼前的路却在桥头“戛然而止”。骑行者发现这一情况后,有的铤而走险硬挤进匝道,有的只好原路逆行折返。近日有市民反映,在断头路附近看到多名施工人员,联想到奥林西路成为冬奥专用车道的新闻,还以为断头路的问题终于要解决了,向施工人员一打听才知道只是空欢喜一场,这里进行的是绿化工程。
这处断头路还导致一个怪现象——北五环奥林西桥向东路段,辅路上的非机动车道竟是从奥林西桥的机动车匝道上生生接出来的,市民该如何把车骑上去呢?敢于骑着车和机动车抢匝道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也导致奥林西桥向东路段的非机动车道利用率极低,几乎形同虚设。
四环路
没设非机动车道 过立交桥太费腿
“我怎么发现,在道路规划上,非机动车总是受排挤?!”谈及骑行痛点,有市民在投诉相关问题时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从环路的一侧到另一侧,机动车能通过立交桥直行,需要盘桥或绕路的却是非机动车,这个设计让很多喜爱骑行的市民颇感无奈。
以北四环路惠新西桥为例。干杨树甲16号院位于北四环路北侧,有居民反映,骑车下班回家,想从四环路南面骑到北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惠新西桥明明是座立交桥,却没有给非机动车提供任何的便利,绿色出行太费腿。
“这个设计是不是有点儿欺负人?”干杨树甲16号院居民刘先生指着惠新西桥旁长长的坡道说,如果想骑自行车到北四环路的对面去,就得把车推上这条坡道,到达桥上的人行便道区域后,还得一直推着车步行,直到从对面的坡道下去。但是这条坡道对于很多人来说,走着都费劲,更别提推车了。
刘先生所说的两条坡道总长度约160米,不仅长还挺陡。走这条坡道,无论是推着车,还是图省事骑车,爬到一半都累得人龇牙咧嘴。
二环路
缺少安全提醒 机非交会顾虑多
市民建议,非机动车变道产生的机非交集在所难免,希望管理部门在周边路段提前设置提示牌,提醒机动车司机前方为非机动车变道路段,应适当减速;同时在非机动车变道路段设置反光镜面,让非机动车骑行者不必频繁回头,也能观察后方来车情况,行车变道不再提心吊胆。
近年来,北京不断升级城市慢行系统,拓宽非机动车道、设置反光道钉、增加非机动车一次性转弯车道……一系列举措亮点不断,在这样的非机动车道上骑行,市民深感北京交通环境飞跃性的提升。当大家对城市慢行系统产生认同感后,其他路段非机动车道存在的设计痛点,会让人产生更明显的心理落差。希望相关部门能不断完善非机动车道的规划设计,尽快攻克这些难点痛点,满足市民需求,让绿色出行更畅通、更舒心。
(原标题:设计有“痛点”畅快骑行不容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