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清晨,五点就起床了,起来沿山村小路散步,晨曦中的小山村宁静,虽是盛夏,这儿一点也感觉不到,山风吹过,很冷。昨天下午没安排骑行,补觉,自由活动。骑长途要休养生息的,太劳累容易出现意外。另外原因,一是百公里草原天路骑行难度大,一天完不成。二是骑友们体验一下沿途小山村风情。在卢家营天缘农家乐住下,选择是正确的,若再往前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荒郊野外,有点麻烦。山路十八弯,夜骑很危险。
6:00早餐,6:30出发。昨夜的篝火烧过的木柴灰烬还放在院子里,没来的及清理,让老板帮忙拍照,队友说,把农家乐的标志也拍进去,老板说肯定的,这是免费宣传广告。
出门便是一路上坡,慢骑,活动一下身体,避免拉伤。
转过几道弯,爬到山坡高处,远望小山村,红瓦房被群山环抱,周边绿草如茵,梯田环绕,零零星星点缀的树。再见,小山村,转过一道弯,视线被挡住了。
天空云层厚,挡住了阳光,有些阴暗,下坡速度快,山风吹过,冷。出发前于头强调要多穿衣服,套了件黄色防风衣,还是有效果的。
继续,前行不远,便到了一处草原布达拉景点,该景点围绕的山村叫大石头洼村,周围群山林立,四面梯田。大石头洼就像布达拉宫一样镶嵌在群山、梯田、草原之中,故名“草原布达拉”。这里平均海拔1480米,沟壑纵横,分布有九道山梁,十八条山洼,地形独特。骑行在这一带山洼之间,时而山深林密,浓荫蔽天,时而蜂飞蝶舞。山路崎岖蜿蜒,时而危岩壁立,望之目眩,转眼峰回路转,路平坡缓。骑行在高处,壮丽山川,尽收眼底。
再好的的景点,也不能过多停留,因为我们骑行,永远在路上。这里还有一段插曲,骑行出很远了,突然橙子喊手机找不到了,很着急,现在手机必不可少,离开手机,几乎寸步难行,不只是联系的工具,还有拍照、视频、银行支付等。于头吩咐大家先走,他与橙子返回找手机。前行在一山坡避风处等候,很长时间才赶来,原来橙子停在路边草地,翻包找东西时不小心掉在草丛中,失而复得,虚惊一场。我们骑行在路?上
百公里天路,确实有点长,对于沟壑、梯田、草地、野花、林地,已司空见惯,没了刚入草原天路时的新鲜感,审美疲劳,有时也懒得去看,只顾低头奋力蹬车,前浪年轻,上学时曾是学校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好,骑行在前面,骑骑停停,拿出手机拍照,拍拍景,拍拍人,浩子带着大相机,遇到好的景点,迅速从包里掏出来,抓紧拍,骑行中一停下,就落下很长距离,抓紧追,他爱好摄影,基础好,骑行天路的大片都在他的镜头里,回去得请客,淘得些大片备用。于头感冒了,骑行放缓了,值得敬佩的几位老头,任我游、深秋阳光都60多岁了,还有如此体力,都保持着年轻人的心态,百合大姐1961年出生,也一直在坚持,独立骑行,不用大家照顾。大脚丫,跑步、游泳、骑行,样样练,多次长途骑行经历,一路欢歌身体好,负责后勤,每次安排井然有序,骑行过程,每天一个段子,爬坡也想了很多办法,用绳子夸在肩膀拉,比推车轻松多了,几位车友立刻效仿。石榴红,身体轻,骑行上坡是她的强项,也留下一路笑声…这段路坡度很大,一路推推骑骑。这照片都像航拍效果了。 沿途美景让我们骑骑拍拍。 草原天路西线的骑行,很长的一段是沿着古长城遗址外侧,骑行丝路时,还能看到土长城的残垣断壁,那儿沙漠戈壁,干旱,很少降雨,人为因素少。这儿只留下痕迹了,依稀辨别出有夯土长城、土石混杂长城、毛石干插长城各种建筑形式,远望高处,烽火台的遗迹清晰可见,只不过都长满了青草,还有古居遗迹、古城遗址坐落其间,真乃立一地,则可纵览二千多年长城的立体画卷。
云层散开,成了白云朵朵,透过云彩是湛蓝色天空。想起毛主席的词《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骑友们就在长城脚下骑行,行程700,没有达到二万,那是长征的距离,我们只是小长途,骑行在燕赵大地,盛世浏览燕赵盛景。
骑行过程,无限风光,美不胜收,自己也在开小差,天马行空……
草原天路所在张北县,由茂密的森林逐步向平缓、开阔的坝上草原过渡。原来树稀少,经常受沙尘暴影响,70年代开始,国家号召植树造林,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建防绿色长廊,防护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苗长成了大树。纵目远望,层峦叠嶂,山风起处,林涛阵阵。分明一道绿色长城,生态长城。
骑行了很长一段距离,到花兰井空中草原景点,于头看表,此处海拔1550米,。这儿的原始植被保存完好,神怡远眺,仿佛入时空隧道,得睹原始万年坝上之植物群落。走近看树立的标牌,花兰井深断裂层,系尚义套里庄——张北狼窝沟——赤城独石口深断裂局部,约生成于太古代晚期,地壳上“巨型”的线性断裂带,成为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线,控制地槽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的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花兰井村就是深断裂层。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不同,是科罗拉多大河洪流长期的冲刷形成的深谷,深度达2000多米。不禁感叹,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变化多端。
自驾游的车多了起来,大部分是从西口进入,与我们逆向行驶,路窄弯多坡陡,安全第一,骑行须谨慎……
骑行到一大坡处,道路很直,从谷底一直延伸到山顶,当时安装风电,修的临时路,运设备至山顶。草原天路,借用了很多这样的临时道路。两侧出现了小村庄,一老头赶着车往山坡高处走,没法骑车了,只能推,便与老头攀谈,他说梯田种莜麦,还有荚否等,拉车的是骡子,已7岁了,骡子能活到30岁。老人牵着骡子左拐到了梯田,欢哥与大伙谈论起马、驴和骡子,何为马骡,何为驴骡,骡子性情温顺,干活卖力,很热烈。
草原天路的云,离我们很近,仿佛伸手就能采一片,从远处来,慢慢的飘走,唐代焦郁《白云向空尽》,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多么自由自在……
草原天路的风力发电也是一道风景,蓝天白云下,高塔林立,巨大的白色叶片缓缓转动,周边电网密布,伸向远方。草原天路也是我国新能源风电科技的集中展示之路。
继续,过了黄花坪村,看看路标,很快就骑行到野狐岭了,即将完成天路骑行。
转过几道大弯,海拔降低,大树也多了,两侧行道树多为白杨,有了林荫,不用暴晒在烈日下,有了丝丝凉爽。
远远看到,一侧又大的停车场,草原天路西门牌坊也到了眼前,如释重负,有点兴奋,加速骑行穿过大门,放下车子,拍照,摆出不同姿势……
从桦皮岭开始,到野狐岭结束,草原天路,100公里。
66骑行瞬间累并快乐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