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得门面
也没得招牌
只有一把大雨伞
还有三四张小桌子
一个小推车
却成了两路口的
深夜传奇
神出鬼没的“夜包子”
两路口是个美食传奇之地,烧烤、火锅、小面、烧菜……随便走进哪个巷巷,都是江湖平民中的美味大咖。
然而只有在晚上,你才能找到两路口贺龙雕像附近的这家“鬼包子”。
说它“鬼”当然不是给你摆个深夜聊斋,只是因为这家包子昼伏夜出,只有深夜十点以后才吃得到。
你见过凌晨4点的重庆吗?
晚上10点左右,两路口附近的馆子开始陆陆续续打烊,有的摊位上才进行到一天的高潮。然而“鬼包子”的一天,在这一刻才刚刚开始。
小推车架起的桌板边,嬢嬢搓面、上油的动作干脆利落,面揉好之后,紧赶着加入肉馅。
包子在嬢嬢的手上快速成型,搭配蒸笼演绎出深夜的放松小曲。
第一笼喘着热气儿出炉啦~旺火蒸腾下的包子皮薄松泡,质软如棉。
丰腴的“肉体”吸引了每一个人的眼睛。兴奋的好吃狗些一边跟老板 数下单,一边拍照发朋友圈炫耀。
包子1块钱1个,一笼12个,只有酱肉和鲜肉两种。
鲜肉馅料饱满,馅香、鲜美到爆!里面的葱解油去腥,吃起既油润又鲜香,知心知胃。
酱肉的酱香味真是~~闻到都流口水!!用牙齿轻轻撕开一角,肉汁儿倾泄而出,不小心就流了一手。酱肉会咸一点点,不过还在接受范围内。
除开包子,还有稀饭、咸菜、鸭蛋卖,味道都不错,吃点包子,来碗稀饭,咸淡和油腻得到完美解决。
晚上11点,包子卖得飞快,因为都是现揉、现包、现蒸,所以排队吃包子是常事,更怕的是遇到那种一来就直接打包好几笼带走的:“没得办法,屋头有人要吃嫩个的嘛。”
晚上12点,开夜班车的师傅得空来补充自己饥肠辘辘的胃:“赚钱,都不容易哦。”
晚上开起拓儿车来吃口包子、喝碗稀饭,是漫漫长夜里难得的休闲时刻。蹦完迪的也来了,不晓得从哪个卡卡头冒出来,坐在那里累得闭着眼吃。
拓儿车师傅对此不以为意:“重庆楞个多吃的,列点方便撒,两口都搞完了。”
凌晨4点的重庆有什么?老板也说不清楚:“从来没有感受过,有啥子区别嘛?弯腰勾背列几个小时,只想回屋困瞌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急着回家补觉的小摊,却在一个又一个夜晚,为深夜的“游魂”些提供一口温暖慰藉。
吸引重庆人的远远不是好吃
客人越来越多,小摊成了这条路上最明亮、最热闹的地点。深蓝色的雨伞已经泛着油污,把浓黑都摒弃在外面,所有人都在这如豆般的“黄昏”里等。
大家把这种气象归为人间烟火,见识过重庆深夜的外地人,也会如此感慨几句。
隔壁的小面同样深夜才开,但是无人问津。你永远也搞不懂重庆人,清早必须来一碗红汤小面,用麻辣来叫醒自己的胃,却又在深夜爱上一口咸香的包子,抚慰自己的心。
但是重庆人也不需要哪个来搞懂,就像这家包子摊,没得名字,管你们叫我“鬼包子”还是啥子包子,有什么分别?
#你还知道哪些深夜美食#
上坐标,来诱惑大家撒!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