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见·2018|不能遗忘的铁路扳道员

火车没有方向盘,变轨转头全靠扳道员。这是人们曾经对扳道工作用的形象表述。随着铁路技术装备的不断提升,变轨工作也由电动代替人工,扳道员这个工种也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扳道工的节前

2月7日下午16点10分。叮铃铃,急促的一阵电话铃响起,北京西车务段门头沟站的扳道工师增信立即接起电话,“1号,45928次闭塞,检查Ⅲ道。”值班室人电话中说道,“1号,45928次闭塞,检查Ⅲ道。”师增信重复,并在占线板上的Ⅲ道车轨处,用黑色笔写上“45928次-(-表示闭塞)”,而后挂上电话,走出小屋。`

闭塞,是铁路专业术语,既是火车要进Ⅲ道,一个时间内,只能一列火车驶入,别的火车不能再驶入,以防撞车。接听完电话的师增信立即认真查看Ⅲ道及周边情况。

这是扳道工在接车前接听到的第一道指示电话。从火车要来,到即将驶入,再到驶入,再到离开,扳道工都要按指示,按要求,一步步耐心负责地完成。而每接入一列火车,扳道工都要确认是否需要扳道岔,让火车驶入正确的轨道。道岔一旦没有扳到位,火车经过道岔的时候,很容易发生脱轨事故,道岔扳错方向,火车错入轨道,一旦有别的列车,就会引发火车相撞。

细心、认真,是扳道工这一工作的首要标准。尤其是临近春节,任务加重,他更不能掉以轻心,每一个步骤,都要多检查一遍。

说最多的四句话

“磕嘣入槽”“尖轨密贴”“开口良好”“标志正确”,这是师增信说的最多的四句话,也是完成扳道工作的四个条件。

四句话说完了,四件事也干完了,不过扳道工的工作可不是这么简单。

扳道工的最怕

严寒、大雪,是扳道工最怕遇到的天气。

多年前,北京的冬天异常寒冷,一场大雪不停地下,瑞雪兆丰年,师增信看见下雪心里高兴,但他也担心,道岔被冻住,扳不动。

“一下雪,我们就开始不间断地清扫积雪,并往道岔上撒盐,生怕冻上,那天我值夜班,夜里上冻快,接到准备接车的命令,我就赶紧执行命令,扳道岔时,使出浑身最大气力,也拉不动,当时心里急得很!”这段经历,师增信记忆颇深,也是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挑战,在这个紧急的时刻,幸好旁边有同事正在扫雪,“我俩一人扳道岔,一人推,俩人合力才算完成。”

干完活,师增信就像个雪人,浑身落满雪,零下十度的夜里,他的衬衣湿透了。

曾经繁忙的小站

有人不禁问,一座车站,一班岗只有他一个扳道工?这要先从门头沟站说起。

20多年前,门头沟沿河城村的师增信来到这座小站,跟着师傅学扳道岔。

以前的门头沟站,不仅有货车,还有客车,“一天得有三四十趟车从这路过,那时候特别忙。”师增信回忆,当时一班岗一个扳道房,三个人同时上班,要扳道岔两百余下,“一天下来累的很,只想睡觉。”

如今,八大煤矿仅剩一座,运量降低,列车也减少至现在的十多趟,客运也停止,因此扳道员也由最多的三人同时值岗到如今的一人值岗。

寂寞中坚守

如今,门头沟站扳道工两个班次,白班11个小时,夜班13个小时,每一个半小时大约接一趟车。除了检查轨道,扳道岔,其余的时间,就是一个人的寂寞。

“不忙的时候,会对着铁轨发呆吗?”“刚开始会,对工作环境不熟悉,就会胡思乱想,现在不会了,认识到工作中不能出一点差错,责任心让我不敢分神,出门上班前第一件是把家里的事处理好,家人也很支持我,让我全身心投入工作。”师增信说。

新年的计划

门头沟站虽然不再承担客运,繁忙的春运,也少不了站内工作人员的身影。

“春运客流量加大,像北京西站等一些大站,会加开客运,将货运的任务分流到其它站,门头沟站就要承担一部分货运,我们每天也会多接车一两趟。”师增信已多年没有跟家人一起过除夕了,在他看来,春节期间更不能掉以轻心。“干我们这行,不能分神,即使是过年,忙起工作就顾不上感伤了。”

如今,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客流量大的车站都已经实现电动扳道岔,仅有部分车站还保留着人工扳道岔。师增信也明白,扳道工也许在未来不久就要全部被机器取代,还有十年职业的生涯的他,不免有些担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8年 2月 2日
下一篇 2018年 2月 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