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道闸伤车伤人时有发生 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如今,车辆进出小区、酒店的大门或是商场、写字楼的停车场时,往往都要经过一道“电子栅栏”——道闸。车辆靠近时,道闸的闸杆会升起,车辆通过后,闸杆会落下,循环往复,管理车辆在通道口的出入。

道闸伤车伤人时有发生

安徽合肥市民孙女士最近有些“出行不顺”。不久前的一个周五晚上,她与朋友相约去位于合肥金寨路与南二环交叉口的一家羽毛球馆打球。当她驾车抵达时,发现羽毛球馆门口的停车场已经停满了车。

“这个停车场不大,我过了道闸发现已经停满了,但道闸旁边,也就是车头的右边有一个空当。”孙女士说,这个空当不是停车位,但能容纳下一辆车。因为自己去的时候正值高峰期,羽毛球馆附近很难找到其他空余停车位,所以就想应个急。

据孙女士回忆,当时车身进来一半后,道闸的闸杆是升起的,她以为道闸可以感应到下方有车辆,就将车头甩向左边,想倒车进入空位。但没想到的是,就在车辆快要停进空当区域时,闸杆突然降下来了。

“当时我只注意看倒车镜倒车,突然听到‘哐当’一声,闸杆的一端砸到我车头的引擎盖上。”孙女士说,当时她没反应过来,还在踩着油门,结果闸杆在引擎盖上划了一下。

她赶紧停车下来查看,发现车辆引擎盖上被闸杆一端下面的螺丝刮掉一块漆。闸杆前方除了有一个摄像头感应来访车辆外,没有其他可操纵的地方,周围也没有管理人员可以帮忙。

“太倒霉,如果有停车场管理人员还能帮忙看下。”孙女士抱怨说。

无独有偶,陶先生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不过是“虚惊一场”。

“杆子砸下来后,保安跑出来,赶紧按了一下手中的控制器,杆子又升上去了。”陶先生说,保安还怪他跟前车离得太近,没给道闸反应时间,而他认为是保安没控制好,小区门口也没有警示标志,小区的责任比较大,但想到没给自己造成什么损失,也就没有继续与保安理论。

部分道闸存在安全隐患

道闸“闯祸”是个别现象,还是经常发生?是机器操作误差,还是设计存在安全缺陷,又或是人为操作不当?什么时候从底下走过,会有被砸到的风险?这不只是车辆驾驶人,也是很多行人的困扰。

该保安坦诚地说,因为闸杆的降落是人为控制的,所以要注意是否有后面车辆跟得太紧,是否有行人跟着车辆后面进入等。一旦疏忽,很可能砸到车辆或是行人。为了减少风险,在早中晚居民进出高峰时段,物业会将入口处的闸杆固定在升起状态。

不过,小区居民对此颇有怨言,觉得小区大门敞开,外来人员可以随意进出,增加了小区的安全隐患。

对于道闸的设计安全标准,业内人士坦言,因为目前还处于新技术初始应用阶段,包括落杆速度、人车识别、防砸保护等均还没有统一的安全标准,各个厂家的研发投入也不一致,这也导致部分门禁道闸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无法做到对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底线保护。

道闸多为广告商承建

“我们会找其他公司安装道闸,有几款不同的识别系统可供选择,质量基本差不多。”该业务经理说,目前,他所在公司已经给合肥上千家小区装了道闸,不否认在日常使用中会发生道闸碰车、伤人的情况。如果有意外事件发生,他们会派人负责处理。但如果是人为操作不当,就跟他们没有关系。至于如何界定人为操作不当,他没有作进一步解释。

“如果是广告公司对道闸有所有权,因道闸本身质量存在安全隐患造成通行车辆或者行人损害的,广告公司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需要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夏姣姣说。

在日常生活中,道闸并非隐蔽设施,且无障碍物遮挡,行人通行过程中是可以看到道闸栏的升降情况。夏姣姣认为,在通行道闸时,通过车辆或者行人无视警示及提醒或者错误通行造成损失,或是在明知通行道闸区域存在一定危险可能的情况下,未能观察车辆通行和出入口情况,未注意自身通行安全,通行车辆和行人本身存在过错,可以适当减轻物业公司的侵权责任。实践中一般会充分考虑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和行为原因大小,酌定物业公司对损害后果的赔偿责任。

合肥市庐阳区法院受理过多起道闸砸车案件。从审判实践看,法院认为,小区使用的电动挡车器系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栏杆的开停,物业应当对车辆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而驾驶人未对自身安全尽到注意义务,亦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8年 8月 4日
下一篇 2018年 8月 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