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期企业“创新达人”候选人推荐
高杨涛
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杨涛,2012年12月入职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任富士达科技部工艺室副主任。高杨涛同志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立足本职岗位深耕新作,自入职以来,研究开发出多项装配工装、仪器,如热缩管半自动整形机构、SMA-J螺套半自动装配机构、通断测试仪等等,对部门的现场装配效率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对于客户端需求的工装夹具设计等疑难问题,高杨涛同志也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最优的设计方案,并多次受邀亲赴客户现场,帮助客户解决了现场产品的多种疑难问题,受到了多位大客户的高度赞扬。曾获公司“印制电路板焊接工艺研究”技术革新二等奖,并曾被公司评为年度“技术标兵”。
在新设备、新工装的研发方面,高杨涛同志作了绞锡工装优化。宇航组件车间在生产电缆组件时,很多组件需要在焊接外导体后清理多余焊锡及电缆外皮,原有铰锡工装能很好地清理多余焊锡,但铰锡深度不好控制,操作手法的差异影响铰锡质量,同时半刚性电缆外皮无法铰掉,高杨涛同志经过深入的调查和深入地分析考虑,做出最新的绞锡工装,绞锡效果很好,并且可根据生产中遇到的不同性能问题调节和控制铰锡深度,具有防呆性,根据同样原理,延伸为多种型号连接器的铰锡工装,提高铰锡质量和一致性,避免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高杨涛同志研发了真空焊工装。为解决空气中焊接存在焊接部位气泡过多导致的焊接质量不高的技术难题,高杨涛同志经过学习焊接原理以及深度了解需要达到的焊接效果,用心查阅相关文献材料,最终研发出了真空焊设备,优化后在真空焊工装中焊接解决了气泡过多导致焊接质量不高的技术难题。
真空焊接工装
高杨涛同志勇于创新,设计了扁平热缩管整形工装。公司某车间在生产某电缆组件时,需要将两根2m长某电缆线同时穿入2m长热缩管,热缩管为扁平形状,穿入之前需要手工对热缩管进行整形,方便穿入,现手工操作效率低,一致性差,严重制约产品生产效率。高杨涛同志发现这一问题后,开动脑筋,发挥工艺人员的特长,经过仿真试验验证和在各生产车间进行考察取证,终于设计出了自动化热缩管整形设备,据试验对比,熟练工手工操作17s/根,自动整形设备初次验证8s/根,经过再次改进后4s/根,效率大大提高了,节约了人力、节省了工时,并且一致性得到了很好地保证。据车间反馈,整形设备得到车间员工的一致好评,现在正在再一次优化设备,将定长裁切与整形设备结合起来,将裁剪热缩管工序也加入自动化中,减人力浪费。
热缩管整形设备
自进入公司以来,高杨涛同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累计主导、参与工艺攻关项目300多项,自主研发设备、仪器20余台,技术项目、科技创新20余项,解决公司机械加工、产品装配难题10余项,并通过巧妙的节能降耗办法,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材料成本,为公司的工艺工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杨涛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如一地坚持学习和工作,坚持进取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高杨涛同志将一如既往地发挥“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创新争先,勇攀科技高峰,为“追赶超越”及实现陕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身力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