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项目 集体经济遍地开花———淇滨区钜桥镇发展村集体经济走笔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今年年初以来,淇滨区钜桥镇开展“破零”行动,深挖各村潜力优势,因地制宜引导各村通过村企共建、自主生根、抱团发展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在改善乡村面貌的同时,也增强了村集体的“造血”功能。

示范引领 龙岗人文小镇建设快速推进

10月4日,在钜桥镇岗坡村,龙岗人文小镇内的音乐酒吧街已经开始运营,附近的精品民宿正在加快内部装修、中式创意餐厅的5栋小木屋建筑主体已完工,工人正在调试灯光亮化。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预计12月底,精品民宿、木青小剧场、儿童手工坊等项目将投入运营。

“目前,龙岗人文小镇的民俗商业区、渝派火锅区、活力运动区等一期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30余万元。十一期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80万元。”正在项目现场查看的钜桥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王小可说。

为积极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钜桥镇积极鼓励各村对土地、闲置房屋等集体资产,通过租赁、参股、合作等方式开发利用。其中,钜桥镇以岗坡村为示范引领,指导村“两委”收回村集体土地,村企共建,按照3A级景区标准打造龙岗人文小镇。

项目采取‘村集体入股+土地入股’的模式,年底计算效益、结算分红,按净收益22%的份额给村集体分红。

“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微薄,还有外债,现在通过盘活村集体资产,探索村企共建等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以达到100万元。”岗坡村党支部书记郭文山说,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调整产业结构 激发经济活力

在钜桥镇野猪泉村,村党支部书记徐爱生正在村委会大院里组织工人给第二季收割的油葵籽称重。南边的田野里,前几日刚种上的油菜已经开始出芽;北面的田野里,4个草莓大棚内草莓长势喜人。

今年野猪泉村积极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本地传统种植经验,流转土地种植了130亩具有较大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油葵。

“第一季油葵是今年3月份种下的,五六月份开花,吸引了很多游客,7月底的时候收获了5万多斤葵花籽。我们将葵花籽榨成葵花籽油,平均2斤4两可以榨1斤葵花籽油,1斤葵花籽油售价10元,仅第一季种油葵的销售额就有20多万元。”徐爱生说,相比于种植传统的小麦和玉米,每亩多收益1000元左右。

该项目得到了村民支持。村民胡多妮说:“我们家5亩多地,都是薄地,收成不好。现在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给村里,一年收入3000多元,我又在村里务工,拔草、浇水,每天60元工资,一年又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

“短短几个月,第一季油葵就给村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第二季油葵也刚收割。趁热打铁,收割后我们又种植了油菜,这是镇里谋划的5000亩大地景观项目的一部分,明年3月份就开花了,相信会进一步推动各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的草莓项目到明年1月份也可以采摘了。”徐爱生说。

野猪泉村的变化,是钜桥镇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今年年初以来,钜桥镇全面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采取村民自种、公司托管等模式,大面积种植油葵、油菜,发展瓜果采摘。枣林村收回500余亩集体土地发展果木种植,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盘石头村流转土地150亩,建设蔬菜大棚和苗圃种植基地,同时积极争取移民资金,发展肉牛养殖等,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成立合作社 村民变股东

9月中旬,白庄村对村里3名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给予了1000元至1200元奖励,这笔钱就是从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来的。

白庄村作为传统农业村,集体经济一直是短板。今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白庄村积极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鼓励村民自愿入股,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目前,全村村民以132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同时57户村民以每股5000元的资金入股合作社。我们合作社采取‘442’的模式,将村合作社收益的40%分给土地入股的村民,收益的40%分给资金入股的村民,收益的20%用于发展村里公益事业,比如资助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村民大病补助等。”白庄村党支部书记刘玉泉介绍。

“今年夏季收获小麦18.98万斤,收入22.68万元。秋季玉米丰收后,我们就要给村民分红,预计每位股民每股分红1000元左右,每位村民分红100至200元。”刘玉泉拿出账本说。

刘玉泉说,村民自己种地,除去成本,每亩地收益不到1000元,而通过合作社统一管理、村民入股分红,既解放了劳动力,村民收入也翻了番。

镇里搭平台 促进各村抱团发展

在钜桥镇三里屯村的一家厂房里,工人正将打包好的扣件装车,发往湖北武汉。今年7月份,老鸦章、耿屯、三里屯、马常村4个村通过到河北、山西考察,合作建设扣件加工组装厂,目前生产的5批近200吨扣件已销往湖北、广东等地,销售额达到100万元左右。

“这个厂就是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创办的,原来我们几个村‘一穷二白’,没有村集体经济。今年通过到外地考察,确定了发展扣件加工组装厂的想法,由于都缺乏资金,我们就向镇里申请,镇里给我们筹集了40万元资金,才建起了这个厂子。”耿屯村党支部书记郜彬表示,厂子的建成离不开镇里的支持。

在推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钜桥镇积极协调搭台,引导各村打破村域壁垒,抱团发展产业。为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钜桥镇出台了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办法,镇里成立平台公司,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村,由村拿出项目实施可行性的方案,镇政府通过后,采取镇平台公司借款形式拨付给村集体合作社,待村集体有收益后返还镇平台公司。

通过“破零”行动,钜桥镇村集体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村村上项目发展集体经济的氛围愈发浓厚。“预计到今年年底,全镇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收入30万元以上村10个,50万元以上村2个,100万元以上村1个。”钜桥镇党委书记于顺清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20年 12月 11日
下一篇 2020年 12月 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