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坐过火车的都知道:火车在铁轨上行驶,铁轨铺在枕木上,固定枕木的则是钢筋道钉。然而,世界上有一处铁路道钉却“别出心裁”,那就是环太平洋铁路(CPR)的最后一颗道钉—–金钉子道钉。
环太平洋铁路的最后一颗道钉—–金钉子道钉
到加拿大斑芙国家公园旅游的游客,往往都会顺道专门前往瞻仰。来到这个纪念地,不仅可以看到颇具象征意义的最后一颗道钉,而且能看到一辆100多年前的老式守车,另外还有纪念碑、纪念馆。我亲眼目睹到了与黄金颜色一样道钉,原来真金做的道钉可能已经被送进了博物馆。尽管铁路有防护网,我距离道钉有2米多远,但相机镜头依然把石砟、木枕、钢轨、涂成金色的道钉拍摄得一清二楚。
金钉子道钉的纪念碑
纪念环太平洋铁路完成的油画,但其中没有中国劳工形象
铁道旁边还有一幅4平方米大的油画,描绘的是当年东西两端铁路会合,由穿着西服的官员亲自钉下这颗金道钉的历史时刻,最后一颗道钉就在这幅油画里成为永恒。但是,这幅油画里却没有一个华工的形象。其实,历史远非如此。当年修筑铁路的绝大多数都是华工,特别是艰苦的地段,全是从中国招募来的华工参加施工的。史料记载,615公里长的路段用了1.7万名劳工,其中1万人是华裔,多数来自广东省。根据当年目击者和 纸公布的可怕的照片,估计有700至800人死于建造这段铁路,大约占劳工总人数的5-9%,其中大部分是中国人。100多年前,在原始状态的崇山峻岭中修筑这条铁路,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许多华工永远地长眠在了这深山老林里。由此加拿大政府官员,至今在每年国庆致辞中往往还会回顾华裔在这段建国历史中的贡献。
记录庆祝环太平洋铁路完工盛况的油画
描述环太平洋铁路最后一颗道钉的说明
解释环太平洋铁路最后一颗道钉的铭牌
加拿大环太平洋铁路全长8700多公里,是连接加拿大东西部地区的运输大动脉。它从加拿大西部城市温哥华到加拿大东部城市蒙特利尔,横穿哥伦比亚山脉和洛基山脉。这条铁路1881年开始动工,1885年竣工通车,历时5年。当年这条铁路是从加拿大东西部两个地区同时相向施工的。1885年11月7日,两个方向铺设的钢轨在哥伦比亚山脉里的灰熊镇附近最后对接,由CPR创始人之一的Donald Smith砸下了“最后一颗金道钉”。
完成打入最后一颗道钉的油画
最后一颗道钉纪念地的小商店
为游客服务的最后一颗道钉纪念地旁的便利店
仰望铁路附近的高山,笔者由衷想到,当年在这两大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开出一条铁路何等不容易。那些华工,谁没有远在国内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为什么他们永远地长眠在这遥远国度的大山里?国家软弱贫穷,华工备受凌辱!如今,很多中国人来参观这条铁路的纪念地,与其说是想看到这千里铁道的最后一颗金道钉,不如说是来缅怀这些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华工。
金钉子道钉纪念地还保留当年的火车
金钉子道钉和纪念碑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驾车班芙旅游走的是与太平洋铁路并行的加拿大1号公路,也是纵贯加拿大东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有8000多公里,公路的大桥经常跨越铁路。而公路,就是以铁路探出来的线路作为依据修建的,由此我更感受到华工修这条铁路的非凡意义。有趣的是,行程中一些地名、风景点都是华工发现或者是华工叫出来的,如灰熊镇的名字就是当年修铁路的华工们叫出来的地名。
供展示的金钉子道钉
行万里路有时胜于读万卷书,有机会外出旅游,经风雨,见世面,感觉真的很不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