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未英国访华使团画家亚历山大描绘的大清官兵装束和刑罚

1、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访华使团,有一个随团画家亚历山大描绘了当时见到的帝国景象:清朝官员的等级通过他帽顶的一颗小珠子表现出来。红色的珊瑚珠是最高一级,黄铜珠是最低一级,中间还有透明的红石珠、不透明的和透明的蓝石珠以及不透明和透明的白石珠。皇帝还赏给官员们一根、两根或三根孔雀翎毛戴在官帽的后面,以示对该官员的宠爱。所有的官员都穿厚底靴,在朝袍里还穿绣花内衣。

2、大多数官员还佩戴珊瑚的、玛瑙的或是彩色玻璃的朝珠。

3、官员王文雄日常的衣服:一件精致的棉制宽松短上衣,和一件带有丝绣的衬衣。他的腰带上挂有手帕、装有小刀筷子的囊袋以及烟荷包,姆指上戴有两枚宽宽的玛瑙搬指,那是为便于拉弓射箭用的。在箭囊中,装有各式各样的尖头箭,有的箭头是尖的,有的是带刺的,有的是菱形的。

4、官员们的官服是用很厚重的丝料制成的。官员缎面靴子带有纸一样的厚底,满大人们以及体面的官员总是这样的着装。

5、弓箭手护卫兵。

6、士兵装束。

7、骑兵装束。

8、手拿盾牌和砍刀的士兵。

9、一位手持旗帜或镀金板的銮仪卫执事。头上圆锥形高帽子上的羽毛,从3英尺至9英尺长不等。它是一种罕见的野雉尾上的羽毛,据说相当珍贵,而有些人戴的是百眼雉的尾羽。

10、官员的轿子。轿杆顶端用绳子绑着竹筒,轿夫的肩就驾在竹筒下边抬轿,平常出行,仆役们撑着伞和官衔牌走在前面,另有些骑马的跟在轿后。中国官员出门都是按照官衔携带随从人员。

11、一个武官和他的几个卫兵。

12、一个普通骑兵。

13、1793年,图中的枷锁只是限制犯人活动,而不用顶住沉重的木板。囚犯的表现说明了官府的傲慢和粗暴的态度,不论男女犯人都要屈从于他们。

14、1793年,审问娼妓。这样的犯人通常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打若干大板。如果罪责严重,还要增加枷锁的刑罚。但有时肉体的惩罚可以用罚金代替。随从正在旁边笔录。随从系着腰带,上边挂着手巾、钱袋,还有一个装刀和筷子的盒子。钱袋是装饰,不能打开。

15、打板子: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刑罚。施刑对象主要是轻微的犯罪者,对各阶层的人都会使用。在审判时,如官员判的板子数量少,人们就认为这乃是温和的惩罚或宽宏的恩赐,犯人就要向官员磕头,感激这种恩典。

16、穿耳刑:先用烙铁烙耳朵,再用手将尖钉刺穿耳朵的惩罚。中间的那位,是个衙役。他手执的牌子上写的是犯人的罪名,以供众人了解。旁边那人是官员,正在责骂犯人。

17、受到枷刑处罚。戴受惩的时间,从一个月至三个月不等,且中途没有间断。在被囚期间,有时狱卒会在早晨用链子拉着犯人走到城门或其它人来人往的地方。

18、枷上卡头的这部分,是通过用铁钉把两块木块连起来制成的。为了保险,还要在接缝处糊上一张纸封条,上面用大字写上受惩的原因,再加盖官府的印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8年 6月 8日
下一篇 2018年 6月 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