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杯 寻找三秦最美农民工
主办单位:陕西省总工会 华商传媒集团
承办单位:陕西省建设工会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中建一局西北公司
新起点从零开始
搜集能搜到的一切资料学习
2012年,在江苏昆山一模具厂打拼多年的技术工任峰,决定回西安闯闯。
“当时我已成家,家人都在西安,尽管在昆山我已干出一些成绩,但为了家人我决定回来。”任峰说,但模具行当在西安并不好找工作,几经辗转,他在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面试中被相中,应聘至现在的岗位。
“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岗位,要求有零件加工、装配和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更需经验。”任峰说,“为了尽快胜任,我找遍能搜集到的工作记录和资料,认真学习。”
工会主席韩向锋说:“任峰一不丝苟、精益求精的品质成为他在现任岗位上得心应手的关键原因。”
“眼力”非凡
为单位省下400多万元
在偌大的发动机装配车间末端,任峰有一处单独办公区。12月17日,身穿深黑工作服、戴护目镜的任峰正在工作。戴白手套的他,先是拿起工作台前摆放的一排轴瓦,时而用白纸擦拭,再转着圈一个个端详,最后还要在一个记录本上记下内容。
在一批进口零件的检测中,任峰发现一端加工面出现薄皮,导致零件表面不平整。“这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出现抱死等故障。”任峰说,“最终查出该批次零件都存在同样问题。”
在一次装配检测中,任峰发现一个零件的边缘有裂缝。
“七年之痒”不存在
“我乐在其中”
不知不觉,任峰已干了7年。问他是否疲惫会不会厌倦,他想了想说:“疲惫肯定有,厌倦不存在!”
李静:纺织女工中的“操作状元”
从业15年,32岁的李静已成长为陕西五环(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细纱车间的业务尖子。师父高华夸她说:“我徒弟不光悟性好,更勤奋踏实!”
初进纺织厂
一切都新奇
李静是扶风人,2004年,17岁的她辍学打工,正好陕西五环(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她应聘进厂成了细纱车间的值车工。
李静至今都记得初进纺织厂生产车间时的新奇感。“车间全是轰隆作响的机器,跟想的完全不同。我东看看、西瞅瞅,觉得一切都新奇。”
在半个月后的上机操作中,李静的表现挺抢眼。她伸出手说:“你看,食指、大拇指的皮多厚、皮多粗。”
功夫不负有心人
她获得西安市“操作状元”
2012年起,李静成为厂里重点培养的新人技术骨干。2015年,她被选中代表厂里参加西安市“轻纺杯”高技能人才大赛。她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拿第一。”练是走火入魔地练,每早7:30到厂上车,一直到晚上6点。“除了中午半小时吃饭时间,其余时间都在练。”李静说。
对于细纱值车工来说,通常每人管9台细纱机,要不断在所负责的机台间巡回走动,细纱断了,需要迅速将每分钟一万二千转的纱管拔出,接好再放回原位。“手慢一点,就会和高速运转的纱线碰上,手会被烫伤或者划伤。”李静说,回到家后还有一本理论书等着她背诵。“女儿那会儿刚满3岁,我把房门反锁背书时,她可能会在门口敲门,我只好隔着门让家人带她出去转一转。”李静说,“女儿甚至一度问我‘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苦没白吃,那一届的西安市“操作状元”是她。
不骄不躁
继续在一线兢兢业业
先后在省市技术大赛上获得荣誉,李静还是那个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一线女工,甚至因为技术好,还总是被分派操作技术要求高的工作。
她每天最早到车间,在她负责的机器间来回走动,时刻按照“推捻要松散、分丝手掌形、拉头笔尖形、搭头要适当、包卷要移位”操作五要点来要求自己。“这才是纺织女工该干的活。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个工作,我就得把它干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