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给大家整理的是第二章城市桥梁流程,大家要记得添加收藏起来,多看几遍掌握知识点,也可以分享给一起备考二建的朋友哈!

第二章 城市桥梁工程

【考点】

填方路基施工要点(★ ★ ★ )

【考查情况】分值不固定,频率较高

【出题思路】客观、主观题目均可考查,注重控制混凝土质量

【考点分支】

1.抗压强度、原材料、配合比设计

2.混凝土工程施工(拌合、运输、浇筑、振捣、养护)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原材料、浇筑、内降外保)

▌【重点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检查与检验

质量控制主要措施

内因(原材料、配合比)

①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大坝水泥、掺火山灰、矿渣);

② 充分利用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③ 严格控制集料级配及其含泥量;

④ 掺加合适的缓凝、减水等外加剂等;

⑤ 坍落度控制在120±20mm;

⑥ 混凝土采用冷水或冰水拌合

⑦ 投毛石法(水工结构,25%) 。

外因(浇筑与振捣)

① 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25℃以下;

② 分层分段浇筑:

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外因(养护)

① 温差:20℃(中心与表面、表面与气温,抗裂25~30℃)。

② 内降:混凝土内部预埋冷却管;外保:覆盖保温材料。

【注:高温期湿润养护时间均不得少于28d 】

③ 湿润养护时间

【注:高温期湿润养护时间均不得少于28d】

【考点】

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 ★ ★)

【考查情况】内容大篇幅新增

【出题思路】客观、主观题目均可考查,侧重吊装方法选择,简支转连续流程

【考点分支】

1. 施工方案的确定及吊装方法选择

2. 装配式梁(板)的预制、场内移运和存放

3. 装配式梁(板)的安装(吊运方案、技术准备、运输、安装、简支转连续梁施工)

一、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

(1)施工方案编制前,应对施工现场条件和拟定运输路线社会交通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

(2)预制和吊装方案

(3)依照吊装机具不同,梁板架设方法分为起重机架梁法、跨墩龙门吊架梁法和穿巷式架桥机架梁法;每种方法选择都应在充分调研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二、装配式梁(板)的预制、场内移运和存放

(一)构件预制

(1)预制台座要求;

在2m长度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不超过2mm,

且应保证底座或底模的挠度不大于2mm

(2)在预制台座上按梁、板构件跨度设置相应的预拱度。

(3)各种构件混凝土浇筑规定:

1)底部扩大T梁应先浇筑扩大部分并振实,再浇筑上部腹板。

2)U形梁可上下一次浇筑或分两次浇筑。

3)平卧重叠法:下层构件顶面应设临时隔离层;下层构件强度达到5.0MPa后方可浇筑上层。

(二)构件的场内移运

(1)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在施加预应力后可将其从预制台座吊移至场内的存放台座上后再进行孔道压浆,但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仅限一次,不得在孔道压浆前多次倒运。

2)吊移范围必须限制在存放区域,不得移往他处。

3)吊移过程中不得对梁板产生任何冲击和碰撞

(2)在孔道压浆后移运,浆体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80%。【提示:此数字为公路规范】

(3)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计算决定。构件吊环应顺直(60°)。吊移板式构件时,不得吊错上、下面。

(三)构件的存放

(1)存放台座应坚固稳定,且宜高出地面200mm以上。存放场地应有相应的防水排水设施。

(2)支点处应采用垫木和其他适宜材料支承,不得将构件直接支承在坚硬存放台座上;养护期未满应继续洒水养护。

(3)构件应按其安装的先后顺序编号存放,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5个月)。

(4)当构件多层叠放时,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叠放高度宜按构件强度、台座地基承载力、垫木强度以及堆垛的稳定性等经计算确定。

大型构件宜为2层,不应超3层;小型构件6~10层。

三、装配式梁(板)的安装

(一)吊运方案

(1)吊运应编制专项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论证、批准。

(2)吊运方案应对各受力部分的设备、杆件进行验算,特别是吊车等机具安全性验算,起吊过程中构件内产生的应力验算必须符合要求。梁长25m以上的预应力简支梁应验 算裸梁的稳定性

(二)技术准备

技术及安全交底;培训考核;测量放线。

(三)构件的运输

(1)板式构件:特制的固定架。小型构件:宜顺宽度方向侧立放置,采取措施防止倾倒。

(2)梁:应顺髙度方向竖立放置,防倾倒固定措施;装卸时,必须在支撑稳妥后方可卸除吊钩。

(3)平板或超长拖车:车长应能满足支点间距离要求,支点处应设活动转盘;运输道路应平整。

(4)水上运输:应有相应的封仓加固措施。

(四)简支梁、板安装

(1)安装前必须检查构件外形及其预埋件尺寸和位置。

(2)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强度:设计/75%

后张预应力构件孔道水泥浆强度:设计/30MPa

(3)梁板就位后,应及时设置保险垛或支撑将构件临时固定,对横向自稳性较差的 T 形梁和 I 形梁等,应与先安装的构件进行可靠的横向连接,防止倾倒。

(4)安装在同一孔跨的梁、板,其预制施工的龄期差不宜超过10d。梁、板上有预留孔洞的,其中心应在同一轴线上,偏差应不大于4mm。

(五)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安装

(1)临时支座顶面的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mm。

(2)施工程序应符合设计规定,应在一联梁全部安装完成后再浇筑湿接头混凝土。

(3)湿接头的混凝土宜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浇筑,且一联中全部湿接头应一次浇筑完成。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d

(4)湿接头应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孔道压浆;浆体达到强度后应立即拆除临时支座,按设计规定的程序完成体系转换。同一片梁的临时支座应同时拆除。

【考点】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与拆除(★ ★ ★)

▌【考查情况】分值较高,频率较高

▌【出题思路】客观、主观题目均可考查,注重支搭与拆除安全控制

▌【考点分支】

一、工前准备及设计验算

二、支架及脚手架制作与安装

三、拆除作业

一、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与验算

(1)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

(2)荷载组合表

注:表中代号

① 模板、拱架和支架自重;

② 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圬工、砌体的自重力;

③ 施工人员及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

④ 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

⑤ 新浇筑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

⑥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向冲击荷载;

⑦ 水流压力、波浪力、流冰压力、撞击力;

⑧ 其他可能荷载:风雪、冬期施工保温设施荷载等。

(3)施工预拱度应考虑的因素

①结构预拱度;②弹性变形;③非弹性变形;④受载后沉降。

(4)立柱高度在5m以内时,水平撑不得少于两道,立柱高于5m时,水平撑间距不得大于2m,并应在两横撑之间加双向剪刀撑。在排架平面外应设斜撑,斜撑与水平交角宜为45°。

二、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

(1)地基处理:足够承载力(预压地基),立柱底端必须放置垫板或混凝土垫块。严禁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止冻胀措施。

(2)通行孔两边应加护桩夜间应设警示灯。河中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护设施。

(3)支架或拱架不得与施工脚手架、便桥相连

(4)预压合格并形成记录(消除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

(5) 支架、拱架安装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模板;模板与钢筋配合进行,底部与基础预埋件连接牢固,上部采用拉杆固定;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6)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架和拱架进行检查和验收

【补充】脚手架搭设(2K320162)

(1)脚手架应按规定采用连接件与构筑物相连,使用期间不得拆除。

(2)作业平台上脚手板必须铺满、铺稳。平台下设置水平安全网或脚手架防护层。

(3)严禁在脚手架上拴缆风绳、架设混凝土泵等设备

(4)脚手架支搭完成后应与模板、支架和拱架一起进行检查验收,形成文件后,方可交付使用。

【补充】模板支架、脚手架拆除(2K320162)

(1)拆除现场应设作业区,边界设警示标志,并由专人值守,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

(2)按施工方案或专项方案要求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严禁敲击、硬拉模板、杆件和配件。

(4)拆除的模板、杆件、配件应分类码放。

支架法现浇箱型梁施工流程

地基处理→支架系统搭设→安装底模→底模支架系统预压→调整标高,安装侧模→底板、腹板钢筋加工安装,预应力管道安装→内模安装→顶板钢筋加工安装,端模及锚垫板安装→预应力筋制作安装→浇筑箱梁混凝土→混凝土养护→预应力筋张拉→孔道压浆封锚→拆除侧模、底模及支架→拆模落架

【考点】

悬臂浇筑法(★ ★ ★)

▌【考查情况】分值适中,频率较高

▌【出题思路】客观、主观题目均可考查,侧重流程、临时固结与体系转换

▌【考点分支】

一、挂篮设计与组装

二、悬臂浇筑施工顺序及技术要点

▌一、挂篮设计与组装

(1)主要设计参数:

① 挂篮与梁段质量比0.3~0.5(特殊情况0.7);

② 允许最大变形20mm ;

③ 安全系数2 ;

(2)挂篮组装后,应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并应按设计荷载做载重试验,以消除非弹性变形。

【补充】载重试验目的

验证挂篮的可靠性,消除其非弹性变形,测出挂篮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变形量,以便在挠度控制中修正立模高程等。

二、悬浇顺序及要求

(1)托架或膺架上浇筑墩顶梁段(0号块)

【补充】临时固结方法

① 预应力筋穿束张拉。

② 在桥墩一侧或两侧设置临时支撑或支墩(硫磺水泥砂浆块、砂筒或砼块等)。

③ 顺桥向用扇形或门式托架将0号块梁段临时支撑,待悬臂到至少一端合拢后恢复原状。

【提示:刚构桥或连续刚构桥不需要进行临时固结】

(2)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

上周和大家分享了

二建市政高频考点1.0之后

我发现你们都很喜欢这份“秘籍”呐!

大家喜欢就好!

我给大家铺好这条二建考试路

剩下的就靠你们自己啦

认真把每个高频考点掌握好

二建证书还会远吗?

今天我给大家整理的是第二章城市桥梁流程,大家要记得添加收藏起来,多看几遍掌握知识点,也可以分享给一起备考二建的朋友哈!

第二章 城市桥梁工程

【考点】

填方路基施工要点(★ ★ ★ )

【考查情况】分值不固定,频率较高

【出题思路】客观、主观题目均可考查,注重控制混凝土质量

【考点分支】

1.抗压强度、原材料、配合比设计

2.混凝土工程施工(拌合、运输、浇筑、振捣、养护)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原材料、浇筑、内降外保)

▌【重点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检查与检验

质量控制主要措施

内因(原材料、配合比)

①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大坝水泥、掺火山灰、矿渣);

② 充分利用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③ 严格控制集料级配及其含泥量;

④ 掺加合适的缓凝、减水等外加剂等;

⑤ 坍落度控制在120±20mm;

⑥ 混凝土采用冷水或冰水拌合

⑦ 投毛石法(水工结构,25%) 。

外因(浇筑与振捣)

① 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25℃以下;

② 分层分段浇筑:

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外因(养护)

① 温差:20℃(中心与表面、表面与气温,抗裂25~30℃)。

② 内降:混凝土内部预埋冷却管;外保:覆盖保温材料。

【注:高温期湿润养护时间均不得少于28d 】

③ 湿润养护时间

【注:高温期湿润养护时间均不得少于28d】

【考点】

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 ★ ★)

【考查情况】内容大篇幅新增

【出题思路】客观、主观题目均可考查,侧重吊装方法选择,简支转连续流程

【考点分支】

1. 施工方案的确定及吊装方法选择

2. 装配式梁(板)的预制、场内移运和存放

3. 装配式梁(板)的安装(吊运方案、技术准备、运输、安装、简支转连续梁施工)

一、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

(1)施工方案编制前,应对施工现场条件和拟定运输路线社会交通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

(2)预制和吊装方案

(3)依照吊装机具不同,梁板架设方法分为起重机架梁法、跨墩龙门吊架梁法和穿巷式架桥机架梁法;每种方法选择都应在充分调研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二、装配式梁(板)的预制、场内移运和存放

(一)构件预制

(1)预制台座要求;

在2m长度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不超过2mm,

且应保证底座或底模的挠度不大于2mm

(2)在预制台座上按梁、板构件跨度设置相应的预拱度。

(3)各种构件混凝土浇筑规定:

1)底部扩大T梁应先浇筑扩大部分并振实,再浇筑上部腹板。

2)U形梁可上下一次浇筑或分两次浇筑。

3)平卧重叠法:下层构件顶面应设临时隔离层;下层构件强度达到5.0MPa后方可浇筑上层。

(二)构件的场内移运

(1)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在施加预应力后可将其从预制台座吊移至场内的存放台座上后再进行孔道压浆,但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仅限一次,不得在孔道压浆前多次倒运。

2)吊移范围必须限制在存放区域,不得移往他处。

3)吊移过程中不得对梁板产生任何冲击和碰撞

(2)在孔道压浆后移运,浆体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80%。【提示:此数字为公路规范】

(3)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计算决定。构件吊环应顺直(60°)。吊移板式构件时,不得吊错上、下面。

(三)构件的存放

(1)存放台座应坚固稳定,且宜高出地面200mm以上。存放场地应有相应的防水排水设施。

(2)支点处应采用垫木和其他适宜材料支承,不得将构件直接支承在坚硬存放台座上;养护期未满应继续洒水养护。

(3)构件应按其安装的先后顺序编号存放,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5个月)。

(4)当构件多层叠放时,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叠放高度宜按构件强度、台座地基承载力、垫木强度以及堆垛的稳定性等经计算确定。

大型构件宜为2层,不应超3层;小型构件6~10层。

三、装配式梁(板)的安装

(一)吊运方案

(1)吊运应编制专项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论证、批准。

(2)吊运方案应对各受力部分的设备、杆件进行验算,特别是吊车等机具安全性验算,起吊过程中构件内产生的应力验算必须符合要求。梁长25m以上的预应力简支梁应验 算裸梁的稳定性

(二)技术准备

技术及安全交底;培训考核;测量放线。

(三)构件的运输

(1)板式构件:特制的固定架。小型构件:宜顺宽度方向侧立放置,采取措施防止倾倒。

(2)梁:应顺髙度方向竖立放置,防倾倒固定措施;装卸时,必须在支撑稳妥后方可卸除吊钩。

(3)平板或超长拖车:车长应能满足支点间距离要求,支点处应设活动转盘;运输道路应平整。

(4)水上运输:应有相应的封仓加固措施。

(四)简支梁、板安装

(1)安装前必须检查构件外形及其预埋件尺寸和位置。

(2)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强度:设计/75%

后张预应力构件孔道水泥浆强度:设计/30MPa

(3)梁板就位后,应及时设置保险垛或支撑将构件临时固定,对横向自稳性较差的 T 形梁和 I 形梁等,应与先安装的构件进行可靠的横向连接,防止倾倒。

(4)安装在同一孔跨的梁、板,其预制施工的龄期差不宜超过10d。梁、板上有预留孔洞的,其中心应在同一轴线上,偏差应不大于4mm。

(五)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安装

(1)临时支座顶面的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mm。

(2)施工程序应符合设计规定,应在一联梁全部安装完成后再浇筑湿接头混凝土。

(3)湿接头的混凝土宜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浇筑,且一联中全部湿接头应一次浇筑完成。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d

(4)湿接头应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孔道压浆;浆体达到强度后应立即拆除临时支座,按设计规定的程序完成体系转换。同一片梁的临时支座应同时拆除。

【考点】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制作、安装与拆除(★ ★ ★)

▌【考查情况】分值较高,频率较高

▌【出题思路】客观、主观题目均可考查,注重支搭与拆除安全控制

▌【考点分支】

一、工前准备及设计验算

二、支架及脚手架制作与安装

三、拆除作业

一、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与验算

(1)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

(2)荷载组合表

注:表中代号

① 模板、拱架和支架自重;

② 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圬工、砌体的自重力;

③ 施工人员及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

④ 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

⑤ 新浇筑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

⑥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向冲击荷载;

⑦ 水流压力、波浪力、流冰压力、撞击力;

⑧ 其他可能荷载:风雪、冬期施工保温设施荷载等。

(3)施工预拱度应考虑的因素

①结构预拱度;②弹性变形;③非弹性变形;④受载后沉降。

(4)立柱高度在5m以内时,水平撑不得少于两道,立柱高于5m时,水平撑间距不得大于2m,并应在两横撑之间加双向剪刀撑。在排架平面外应设斜撑,斜撑与水平交角宜为45°。

二、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

(1)地基处理:足够承载力(预压地基),立柱底端必须放置垫板或混凝土垫块。严禁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止冻胀措施。

(2)通行孔两边应加护桩夜间应设警示灯。河中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护设施。

(3)支架或拱架不得与施工脚手架、便桥相连

(4)预压合格并形成记录(消除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

(5) 支架、拱架安装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模板;模板与钢筋配合进行,底部与基础预埋件连接牢固,上部采用拉杆固定;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6)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架和拱架进行检查和验收

【补充】脚手架搭设(2K320162)

(1)脚手架应按规定采用连接件与构筑物相连,使用期间不得拆除。

(2)作业平台上脚手板必须铺满、铺稳。平台下设置水平安全网或脚手架防护层。

(3)严禁在脚手架上拴缆风绳、架设混凝土泵等设备

(4)脚手架支搭完成后应与模板、支架和拱架一起进行检查验收,形成文件后,方可交付使用。

【补充】模板支架、脚手架拆除(2K320162)

(1)拆除现场应设作业区,边界设警示标志,并由专人值守,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

(2)按施工方案或专项方案要求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严禁敲击、硬拉模板、杆件和配件。

(4)拆除的模板、杆件、配件应分类码放。

支架法现浇箱型梁施工流程

地基处理→支架系统搭设→安装底模→底模支架系统预压→调整标高,安装侧模→底板、腹板钢筋加工安装,预应力管道安装→内模安装→顶板钢筋加工安装,端模及锚垫板安装→预应力筋制作安装→浇筑箱梁混凝土→混凝土养护→预应力筋张拉→孔道压浆封锚→拆除侧模、底模及支架→拆模落架

【考点】

悬臂浇筑法(★ ★ ★)

▌【考查情况】分值适中,频率较高

▌【出题思路】客观、主观题目均可考查,侧重流程、临时固结与体系转换

▌【考点分支】

一、挂篮设计与组装

二、悬臂浇筑施工顺序及技术要点

▌一、挂篮设计与组装

(1)主要设计参数:

① 挂篮与梁段质量比0.3~0.5(特殊情况0.7);

② 允许最大变形20mm ;

③ 安全系数2 ;

(2)挂篮组装后,应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并应按设计荷载做载重试验,以消除非弹性变形。

【补充】载重试验目的

验证挂篮的可靠性,消除其非弹性变形,测出挂篮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变形量,以便在挠度控制中修正立模高程等。

二、悬浇顺序及要求

(1)托架或膺架上浇筑墩顶梁段(0号块)

墩顶0号块临时固结

【补充】临时固结方法

① 预应力筋穿束张拉。

② 在桥墩一侧或两侧设置临时支撑或支墩(硫磺水泥砂浆块、砂筒或砼块等)。

③ 顺桥向用扇形或门式托架将0号块梁段临时支撑,待悬臂到至少一端合拢后恢复原状。

【提示:刚构桥或连续刚构桥不需要进行临时固结】

(2)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

▌挂篮浇筑

① 在梁段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挂篮(托架或膺架)、模板、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机械设备、混凝土接缝处理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经有关方签认后方准浇筑。

② 悬臂浇筑混凝土时,宜从悬臂前端开始,最后与前段混凝土连接。

(3)边孔支架现浇梁段

(4)主梁跨中合龙段

三、张拉及合龙

(1)预应力连续梁张拉顺序:上下、左右对称进行;设计要求。

(2)合龙顺序:先边跨、后次跨、最后中跨

(3)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合龙段长度:宜为2m

2)合龙前,应将合龙跨一侧墩的临时锚固放松。

3) 合龙前两端预加压重:随浇筑进程逐步撤除

4)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

5)合龙段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以尽早施加预应力。

6)体系转换时,支座反力的调整应以高程控制为主,反力作为校核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 2019年 4月 7日
下一篇 2019年 4月 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