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济南西工务段作业前准备工作。
每天凌晨0:30至4:30,每每在他人进入梦乡的时刻,这些高铁养护人,便开始了作业时间。尤其是冬天,为最冷时段。高铁养护,不同其他工作,全都肩负着无数生命安全的重任。
“高铁养护工作比命都大,安全就是我们的饭碗。”45岁的季风运是济南西工务段的探伤工长、济南铁路局首席技师,25年的探伤生涯,伤损“确诊”率高达99%以上,被职工们誉为“神探”。他的工作酷似B超室的医生,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对钢轨内部“病害”进行“扫描”,如有异常,仪器触摸屏就会形成一个个波形图,并会发出“嘀嘀”的声音,以此来诊断钢轨伤损的位置。
图为济南西工务段职工现场作业
季风运所在工区有37名探伤工,平均不到27岁,一半是90后。工区看似人手不少,探伤任务却十分繁重,他们每月要对德州东站至济南西站、京济、济沪联络线和济南动车所间的300多公里线路、167组道岔、6980处焊缝钢轨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尤其是黄河特大桥上这类重点设备,春运需要加密探伤。
“探伤工最怕误判,如同医生对病人误诊,切除更换一段钢轨,高铁线路会多增加一个焊头,如同又给高铁留下一处隐患。”季风运说,他和工友们每天要完成6公里钢轨和焊缝探伤任务。黄河桥风沙气候条件恶劣,昼夜温差大,为了探伤数据的准确性,零下十几度时,探伤工们坚持不戴手套作业,探一个焊缝一蹲就20多分钟,快了就可能漏掉伤损,留下隐患,一晚上下来腰酸腿麻。日复一日,推着探伤小车在钢轨上行走,6公里要走三四个小时,一旦发现疑似伤损,还要反复探测。
图为济南西工务段职工现场作业
负责线路检查的李道金说,负责线路有17名职工,每晚要推着检测仪行走6-8公里,用X、Y坐标分析数据,以排查线路安全隐患,看似轻松,但线路检查是绝对不能马虎的。
图为济南西工务段职工现场作业
据介绍,西工务段管辖线路总延展长度889.54公里,道岔225组,桥梁172座/293.010km,隧道10座/10714m,涵洞312座/81099m。最长的大桥为德禹特大桥,全长54.743公里;最长的隧道为西渴马1#隧道,全长2812m;管内包括济南西、泰安、曲阜东、滕州东、枣庄站等5个车站,崔马庄、白马山2个线路所,济南动车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网、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